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笼络了120亿财富,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

清朝末年,清政府昏庸腐朽,中国的形势极为严峻,满清贵族束手无策,八旗子弟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干正事,朝廷可用的也就那几个汉臣,其中李鸿章算是一个实干家。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笼络了120亿财富,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

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作为四大名臣之首,李鸿章的政绩不亚于曾国藩,他曾经成功操练了淮军,而李鸿章是一个标准的实干家,他一上任就“以练兵学战为根本”,“吏治洋务”皆靠后,他对士兵说“兵贵能战”,这话说得恰当,士兵不实战操练他们干什么?搞那些吏治根本没用,那是官场的事。

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笼络了120亿财富,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

之前上海的官绅一心指望花点钱,雇佣外国军队抵御天平军,但其实呢?雇佣兵能给你好好干活吗?什么都不如自己操练一支强大的政府军好使,关键时刻“求人不如求己”。

李鸿章也很注重跟外国人学习新技术,他到上海后“尽改湘军旧制,更仿夷军”,他雇佣外国教官操练中国军队,使湘军成为清军最重要的、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笼络了120亿财富,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

李鸿章兼容并蓄,还招纳了很多叛将,还有土匪兵,都收归己用,到攻打天京前夕淮军已经增长到七万人。

说明李鸿章有军事才能,而且李鸿章还有出色的外交才能,日本首相都很佩服他,说如果不是中国弱于日本,他是对付不了李鸿章的,在外交上也会让李鸿章占尽便宜,可见李鸿章的办事能力。

在上海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外国人之前嘲笑淮军是“乞丐军队”,李鸿章却将它变成一支精锐之师,在军费上李鸿章采取了“关厘分途”的办法,用关税支付常备军、防军的军费,在解决军费上李鸿章也比其他人强。

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笼络了120亿财富,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

要不是清政府太弱,每次都派李鸿章出头,他也不会成历史的背锅的,也就不会背负那么多骂名,其实那种情况他也是代表政府的意思,派谁去都是这个结果,可能处理得还不如李鸿章。

北洋舰队覆灭后,李鸿章的家底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后来他去日本和谈,日本方面很坚决,说:“只有允与不允”两个字而已。

李鸿章遇刺后,日本才稍放宽了和谈条件,中国赔款少赔一个亿,在李鸿章签字之前,他曾泪流满面地对美国顾问说:“万一谈判不成,中国可以迁都陕西,日本打持久战不行,必然是日本败于中国。”

这几句话说明了李鸿章有政治远见,他签约也是上面的意思,按他本人的意思是不签的。

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笼络了120亿财富,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

不过李鸿章还是有瑕疵的,比起其他的三个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贪,左宗棠几乎是两袖清风的。

清朝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同治十一年底,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也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它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轮船招商局先以朱其昂为总办,后以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由此奠定了“官督商办”政策的基调。

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李鸿章死后却给子孙后代留下巨额财产,光白银就以前多万两,他的后代子孙在很多大城市都有田宅和土地,还有大量的现金票据。

李鸿章留下的遗产不算田宅土地在内,至少有四千万两白银,这是大清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如果算上田宅土地,换算成现在的钱,李鸿章至少留了150亿财产,可谓清末的“巨贪”。

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笼络了120亿财富,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

李鸿章这些钱财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李鸿章创办淮军军费不够,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筹措军饷的办法,为了激励士气,李鸿章是默许士兵抢劫的,他们抢劫到钱财,也就不会在军费上多做要求,打仗才会更卖力。

第二是收取贿赂,这点就是他人品的瑕疵了,据说签订条约时他收过俄国人的贿赂,得到不少好处。

第三李鸿章是实业家,兴办实业需要问朝廷要钱,要的钱一半用来办事就不错了,剩下一半中饱私囊,充实了他的腰包。

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笼络了120亿财富,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

其实当时很多人说,李鸿章“保舰制敌”的方针是为了保住他的私家军队,北洋海军打仗连子弹都舍不得用,因为李鸿章怕自己损失太多,不过这种说法到底是真的还是讹传?反正李鸿章也是背了不少锅,也不差这一口锅,他也习惯了。

此人是清末4大名臣之首,笼络了120亿财富,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

李鸿章的后代子孙也是争气,没有挥霍祖上财产,亿万富翁出了很多,至今李家的后人里,亿万富翁也很多,这说明他们继承了李鸿章的聪明敛财的头脑和圆滑的外交手段,李鸿章的后代个个都是聪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