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書,卻寫不出來東西?

徐娟玲

  很多人確實不擅長寫作,但不代表寫不出來,寫不好,只是沒有真正理解何為閱讀與欣賞,閱讀與積累,想像與寫作的關係,只要掌握了寫作的方法相信你也能寫出不錯的文章。下面我結合自己練習寫作的經歷給您一些建議吧:

  第一,閱讀與欣賞。閱讀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拿起一本書,讀就可以。但這僅是形式上的讀,很多人看書只是為追求故事情節,而忽視對語言的欣賞。真正的閱讀者會邊看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會欣賞作者的寫作風格,寫作特點。兩者結合起來後,閱讀速度就會明顯放慢,邊讀邊品味,方能感受到閱讀之美。

  我平時喜歡利用午睡和晚睡前的時間閱讀,多年來一直堅持這個習慣養成。我閱讀的過程中不追求速度,而是把閱讀與欣賞有機結合起來。就拿《讀者》雜誌的文章來說,篇幅短,內涵深,語言優美,特別適合練習寫作者進行觀摩。每一篇文章我都會觀察文體,看文章的構成,寫作的風格,語言的特點等。有時讀一句可能會停下來品味,有時讀一段,或者讀完整篇再反覆去品味。

  第二,閱讀與積累。很多人誤以為讀書越多越好,在我看來,如果閱讀的過程不動腦不動筆,那無異於走馬觀花,即便汗牛充棟最終也是大腦空空。因為在閱讀過程中的積累非常重要,這個環節如果丟了,相當於使閱讀走形式。上面說的閱讀與欣賞,是一個發現與品味的過程,而積累則需要不斷思考,同時可以用筆劃一劃那些你認為有特點,或者文字優美的句與段。

  我在多年閱讀的過程中,一直用慢讀來為積累騰出空間。只為追求的樂趣,以及讓自己深刻地去理解作者的語言特色,這為自己去嘗試寫作可以提供模板。當然積累不是當搬運工,而是學會怎樣應用。多年前我還做過剪貼本,分類把文章收集起來,有空時就反覆去閱讀與品味,看多了,大腦裡記的東西也就多了。

  第三,閱讀與想像。很多人閱讀的過程中缺乏思考環節,而思考恰是想像力充分發揮作用的過程。如果你把平面化的文字語言通過想像力,能變為立體的鮮活的動態場景,那你的思考達到境界了。如果想把想像力充分鍛煉出來,仍然需要慢讀,哪怕是讀一句話,也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在大腦中產生動態的情景。試想,當你每天在閱讀的過程中鍛鍊你的想像力時,你的想像力該有多豐富啊。

  我曾記得童話大王鄭淵潔說過,很多人在幼兒期想像力是極為豐富的,但是隨著進入小學和中學被知識固化了大腦,想像力會逐漸喪失,大約到了十歲左右,部分人的想像力就枯竭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寫的那些作文,太格式化了,大大限制了想像力的發揮。

  第四,觀察與記錄生活。如果你感覺寫不出東西,說明你大腦中是空的,那不妨先從觀察生活做起,生活每天在繼續,如果你去用心觀察,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人或事。這不就是生活日記嗎?寫生活日記對語言的要求不高,只要你能把一件事記述清楚就可以,如果你對自己的寫作稍嚴謹的化,不妨把很多帶有口語性質的話,變為書面語即可。

  我多年前練筆時,喜歡通過回憶尋找素材,然後選擇文體,如散文、詩歌、寓言或童話故事、隨筆等。因為童年或少年的記憶最為深刻,有時在閱讀別人的文章時,就可能產生共鳴,喚醒我們相似性的記憶,找到目標主題後,要快速構思,發揮想像力,及時記錄下來,寫完後反覆修改。當你不斷觀察與記錄生活時,你會發現自己慢慢就養成喜歡動筆的習慣,你的寫作思維被激活後,寫作就不是難事了。

  以上是我對寫作的幾點建議,僅是個人之見,如有不妥,萬望海涵。


韓國成老師

題主的目的很明確了,因為想要進行寫作,所以進行了大量的閱讀,最後卻發現仍然寫不出來東西。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分為下面幾個部分:

一、想做專業的人,必須先做專業的事。這就要求你明白自己要從事什麼樣的寫作,是自由撰稿人,還是小說創作者,是進行評論創作,還是想要抒發情感……不同的目的會導致我們寫作的方向,閱讀的方向,思考的方向都發生南轅北轍的變化。

所以,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進行什麼樣的寫作。而後,根據寫作方向選擇閱讀方向。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我們早已進入了信息爆炸的時代,這會給我們的閱讀帶來很大的困擾,卻也給我們決定讀什麼樣的書帶來很大的便利。想要成為小說創作者,就要去讀一些諸如故事是如何誕生的、尋找靈感的N種方法、小說學堂等等,那些大家的經驗之談對我們的益處巨大。

二、木桶理論

所謂的木桶理論,就是指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木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高度。

在第一點裡面,我說根據寫作方向選擇閱讀方向,這相當於是把木桶中特定的木板加高了,這樣能不能增加我們個人的容量呢?很顯然,如果這塊木板是最短的,那必然會增加,但如果這塊木板不是最短的,我們的容量依然不會有變化。那麼,我們該怎麼確定容量有沒有增加呢?

這一點並不難,寫作類、學習類的通用工具書能為我們提供很大幫助,比如刻意練習、這樣讀書就夠了等等,這些學習技巧能夠同時增加我們所有木板的高度,相應的,我們的容量也就增加了。

現在,你還擔心自己最短的木板太短,那麼,動手吧,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加強練習。

第三、智力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提高。

意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它決定了我們對待寫作的態度。如果你因為短期遇到的挫折而徘徊不前,在寫作之路上,你只能止步不前。

小時候愚笨的人,可以通過不斷的練習聰明起來。同樣的,熱愛寫作,卻發現寫不出像樣東西的人,也可以通過不斷地針對性練習獲得提高。如果想要提供一些心理支撐,那麼一萬小時定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四、寫作大部分時候就像擠牙膏。

這是多數作家的心聲。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你寫作是因為你熱愛寫作,如果不,那就裝作熱愛。

這一部分毫無疑問,是關於堅持的。

堅持閱讀。

堅持寫作。

如此反覆。

看看那些網絡小說作家,經年累月的創作,最終堅持下來的人才能獲得成功。有很多天賦異稟的人,因為無法堅持,最終離開寫作的道路。

對於長期來說,寫作更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這不是說要勸退你,而是讓你對寫作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總之,無論你是想成為業餘作家,還是職業作家,閱讀和寫作就是你要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你要敢於邁出這一步,每個人的路都是不同的,這種不同要在你邁出那一步之後才能看出來,在此之前,沒人會知道。

最後,祝你在寫作之路上越走越遠,同時,注意安全!


孟祥齊845

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卻寫不出來東西,其實我覺得主要的原因還是


1.不寫;

2.

記錄和複習。

你看上圖這些是我去年,在工作之餘寫的一些原創,不管好壞,大概一年下來大概也有30篇左右,平均一個月2篇左右!

比起一年讀500本,300本和100本的來說還是差了太多。

但是今年我卻已經寫了這麼多的文章了,這是為什麼呢?

記不清是誰說過的一句話了,寫作最大的敵人不是其他而是不寫,不去動筆寫,就以為自己寫不出來,這是最大的問題!


這個我深有體會,其實從2016年開始,做運營,做文案,做策劃,到如今上下班,包括放假我都沒有停下筆來一次,堅持寫讓我得到最大的好處就是,上千字的文章,我可以隨隨便便的寫出來!


另外關於題主說讀了很多書卻寫不出東西來,從個人經驗來講,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不是不會讀書。


而是沒有去記錄和複習,這裡的記錄指的是記筆記的方法,複習指的是複習的次數!因為你要是記錄和複習了記住了,寫作的時候就一定能有所言!


能寫又有所言,輸液就沒有白讀了。


一眼微書單

這個問題和“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書,大部分都不記得了”相似,我想原因也是相通的。

原因有三個方面:



讀而不思考

就是光讀書而缺少思考。只注重紙面上的文字或者注重讀書的頁數和本書,對一本書所講的內容,所表達的觀點,是有道理還是沒有道理,你認同還是不認同,這些都缺乏思考。更不用說,對整本書的邏輯結構、推理方式、論證論據的思考了。沒有思考的結果是,讀的多忘得多,還有可能讓自己更迷茫。

正如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罔”。



讀而不融入

就是就讀書而讀書,好想讀進去了,但實際上沒有讀進去。就像聽課走神一樣,老師講什麼句句都聽得很清楚,但是過後一問你老師剛才講什麼了?你卻答不上來。讀書的時候就像掃描儀,字字句句都錄進去了,但你沒有融入進去,不知道書裡講的是怎麼得來的,作者是通過什麼樣的體驗才有了這本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體驗,這種體驗到底會給我們帶來哪些觸動,這些都不是很清楚。這就是沒有融入。從演戲的角度打個比方,就是沒有入戲。



讀而不動筆

寫作是一門實踐課。不寫就沒有什麼可寫,不寫就是有一大堆想法,你不能很準確地用文字表達出來。因此,寫作的前提是思考+感受+動筆。

如果想學寫作,前提是你得堅持動筆寫點什麼。每天哪怕就那麼三五百個字,記錄自己讀書的想法、心得,上下班路上碰到的人和事給你的感受,或者今天情緒的變化,動筆把它寫下來,不管文字表達優美不優美,只要連貫表達就好了,日積月累,慢慢的就會有東西寫,也會越寫越好。

所以,寫作還是一門堅持的課程。堅持讀書、堅持思考、堅持動筆,這三個堅持做到了,外加一點天賦和靈感,就能夠成為一個寫作的高手了。


財市知透透

1.首先,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讀了那麼多書,卻寫不出來東西?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問問自己讀書是否得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每一天都有數以萬計的書出版上架,縱使一生全部用來讀書,所讀之書不過是冰川一角。


寫作是一種輸出,是建立在大量輸入的基礎之上的。但讀書只是輸入的一種,而且要把所讀之書應用到實踐中去才算沒有白讀。但現實的情況是,不少人確實感覺到讀了不少書,但大多數是走馬觀花,自以為讀了不少書,但真正內化為能力的卻寥寥。


正確的讀書方法應該是帶著目的去閱讀,閱讀一本書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要從這本書中得到哪幾個問題答案?然後用便籤和彩色筆在讀書的過程中做標記,最後用思維導圖彙總全書,這樣才能篩選出對日後寫作有用的素材。


2.堅持寫,多動筆是關鍵

讀書是為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和靈感,寫作是一種輸出,再好的文章也是改出來的。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開始做堅持完成一件事比做好它更重要,寫作也是一樣。

不管是天才作家還是寫作愛好者,堅持寫是關鍵。初入寫作圈的朋友,想一下子寫好是不太現實的,寫作是一項長久的工作,先不要著急否定自己,也不要說寫作靠的使天賦。先去寫,寫上50萬字,如果還是沒有機會或者原地踏步,那再說自己寫不好還來得及。

人們往往不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在沒有堅持去做一件事之前,或者剛開始遇到困難就著急否定自己,找一萬個理由來捍衛自己不適合做這件事,而不是尋找問題的突破口去解決問題,這樣的做法是很可笑的,也是很愚蠢的。

3、寫作的技巧

通過閱讀打好輸入的基礎以後,堅持寫作輸出,最後談的才是寫作的技巧。寫作的過程中,多去拆解大號和優秀的文章結構,包括文章標題、邏輯結構、亮點金句等等。

找一個靠譜的自媒體平臺,堅持輸出,一邊讀書,一邊寫作,結合讀者的評論再逐漸改進,總有一天,你也會寫出一篇10萬+。

乾貨 | 思考 |技能 | 2018年,一起成長。



夢歸秦淮

相反,看到一些好的文章,對同一個主題他們卻能寫得生動、有共鳴,心裡會佩服,怎麼別人能想到從這個角度切入呢?

後來看林語堂女兒寫的林語堂傳,他對女兒說的一句話解開了我這個疑惑。他說:

要做作家,最要緊的,是要對人對四周的事物有興趣,要比別人有更深的感覺和了悟。要不然誰要聽你的話?……剛才在電車上,站在車廂後面,雨淋風吹,你那痛快的感受,全表露在你的臉上,你何不把那種感受寫下來,那種真的感覺如果能描寫出來,就是好文章。

讀很多書,做豐富的知識儲備,只是基本,但是做到了這一點不代表能真正的寫好文章。

我們需要有將這些知識串聯起來的能力。我認為,這個串聯能力來自對周圍事物保持敏感的觀察、挖掘自己獨特的體會、發現引起別人共鳴的東西,這才是最要緊也是最難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與你共勉!


伍鋅在讀書

會寫作的人生有多賺?名和利只是附屬品,更重要的,能夠成為很多人精神上的領路者。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明明讀了不少書,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出來,這就像是我們品嚐美食,明明在世界各地吃了不少好吃的,為什麼很難做出相同的味道呢?做不出美食來你會覺得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烹飪方法,味道不對你會考慮是食材不好、調味品搭配不合理,而且熟能生巧,也許你一兩次做不好,但是做多了味道也就出來了。



寫作和烹飪其實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以下我分享一些我的寫作心得:

1.積累

讀書:烹飪要有食材,寫作也需要素材,讀好書是一個好的素材來源,但如果想要妙筆生花,僅僅只是看書,遠遠不夠的。

歷事:你平常是不是很喜歡和朋友聊八卦?比如你高中同學和你們班大胖子在一起了!你是不是很好奇,很想知道他們怎麼勾搭上的,喏,這就可以寫一篇文章,你的所見所聞,你的經歷也是可以作為素材的,很多作家每日會記錄自己所思所想,而這些日誌便成為了代代流傳的作品。

見人:你的一生會和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相知相遇,你有沒有好好觀察過他們?你還記得你高中同桌她臉上的痣在哪邊嗎?如果你能夠仔細觀察身邊的人 ,記錄他們的模樣,他們的行為,他們的性格、故事等等,也不會什麼也寫不出來了。

行路:有句話說的好“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但你有空閒時間時,不如到處走走,無法出遠門,去觸摸馬達加斯加企鵝柔軟的身體,就去動物園看看大熊貓如何與飼養員鬥智鬥勇吧,短暫的假期可作為拓寬生命寬度的好機會,美術館、武術館、體育館、溜冰場、音樂會…把它們都記錄到你生命中去吧!



2.動筆

如果你永遠只是停留在想寫作狀態,而不去做,你永遠也寫不出來,很多大師一開始的初稿都是一坨屎,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所以你現在就動筆寫吧,不要怕自己寫不好,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要知道,不付諸行動,你永遠也不會成功。



3.文章要有結構

文章的結構是骨架,人沒有骨架就支撐不起來,文章也是一樣,不少人在動筆後會覺得自己寫的前言不搭後語,這就是因為沒有邏輯結構,沒事的,有時候只要把段落顛倒下順序就好,告訴大家一個萬能結構:(1)亮觀點,開門見山表達觀點,讓讀者一目瞭然你寫的是什麼。(2)說現象,列舉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讓讀者入戲(3)做分析,根據事例進行一定分析(4)下結論,結尾很關鍵,大家最好能多看一些經典書,引用一些著名理論,名言名句,這樣更有說服力和吸引力。



赫曼·赫塞說過:“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讓你悄悄地成為自己。”我支持大家多多寫作,當你講筆尖觸及世界本質,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傳播給大家,不僅會提升你的寫作能力,還能提升認知能力、思考能力、邏輯能力等,這不就是我們渴望的成長嗎?

just do it!


美奈子兔


這個問題提的好! 首先我要告訴你:讀書多與寫作能力強沒有必然的聯繫,擅長寫作多少有點天賦成分在裡面。比如一些知名作家莫言、路遙等都是沒有讀過多少書的人,卻寫出了知名的作品。《語文》,以前叫《國文》是現代人從小就不間斷學習的基礎課程,目的是培養人的聽、說、讀、寫能力,因為這是人立於社會、進行群體交往的基本技能之一。聽、說為語;讀、寫為文。所以有“文盲”,而沒有“語盲”。“語”基本上是人的本能;而“文”有後天學習鍛鍊的成分。一般地講,能說會道的人,如果讀書識字,就比較容易上手寫作,這就是所謂的特長天賦在起作用。 其次,“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出了在有一定寫作基礎的情況下,多讀書有利於提高自身寫作水平的規律。但是,為什麼還會出現題主所說的情況呢?這是因為好的文章作品都由信、雅、達三個層次構成,即內容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一。1、信,即內容是文章的基礎。無論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還是詩、詞、歌、賦,真實、完整、準確、邏輯清晰的內容都是文學作品的基礎。2、雅,即思想性,文章想要表達的思想、觀點、情感要明確,能夠感染人、打動人,給讀者以收穫感。3、達,即藝術性,遣詞造句、篇章結構,佈局合理巧妙,使文章讀起來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上的衝擊。上述三點層層遞進,邏輯順序不能更改。讀了很多書,卻寫不出東西來,就是信、雅、達這三點沒搞明白。現代社會浮躁,很多人直接就奔著“達”去了,卻忽略了“信”和“雅”。沒有一哪有二、沒有二哪來三,這是很淺顯的道理。這裡舉一對例子,更能說明問題。魯迅的文章裡出現了很多廢話(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樹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和病句(孔乙己大約的確是已經死了、記念劉和珍君等),應該說夠不上“達”,但“信”、“雅”表達的非常深刻到位,所以瑕疵影響不了魯迅的文學大師地位。反觀于丹在央視講《論語》,辭藻確實很華麗,非常的“達”,然而終於因為無“信”、無“雅”,遭到大家的唾棄和吐槽。所以讀書多不一定就會寫、能寫、寫好,關鍵看你寫了什麼內容。
要想會寫、能寫、寫好,先從寫真人真事寫起、從自己的真情實感寫起、從自己的真實想法寫起。然後讀書,讀書不在多而在精。讀精品、精讀作品。細讀其人物、事件;領會其思想、精神。先不要理會寫作方法和技巧,那是作者的技能,不一定適合你,照貓畫虎永遠畫不出有氣勢的真老虎! 如此,反覆讀、寫,循環往復,永遠寫自己頭腦裡的東西,不抄襲,最終你會成為寫手,形成自己的套路風格,你就成功了!


雜家論談

1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讀了很多書,看了很多深度文章,感覺很多東西都似曾相識,甚至看到一個概念,你就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在哪本書裡出現過。

但到真正用起來時,卻又不知從何入手。

是因為書讀得太少嗎?其實不是。

很多時候,是因為你讀書的方法不對。

講一個對我觸動很大的故事。

新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徐復觀,是民國著名學者熊十力的弟子。

1943年,徐復觀初次拜見熊十力時,請教熊十力應該讀什麼書。熊十力告訴他:讀王夫之的《讀通鑑論》。

徐復觀頗為自得地說,那書早年已經讀過了。熊十力不高興了,說:「你並沒有讀懂,應該再讀。」

過了些時候,徐復觀再去看熊十力,說《讀通鑑論》已經讀完了。

熊十力問:「有點什麼心得?」徐便接二連三地說出許多他不同意的地方。

熊十力未聽完便怒聲斥罵:

你這個東西,怎麼會讀得進書!任何書的內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什麼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你會受到書的什麼益處?讀書是要先看出他的好處,再批評他的壞處,這才像吃東西一樣,經過消化而攝取了營養。比如《讀通鑑論》,某一段該是多麼有意義;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記得嗎?你懂得嗎?你這樣讀書,真太沒有出息!

徐復觀後來回憶說:這對他是起死回生的一罵。

恐怕對於一切聰明自負,但並沒有走進學問之門的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罵。

(出處:周為筠《在臺灣》一書)

我想表達的是什麼呢?

正確的讀書方式,不是去找「知道」,而應該去找「不知道」。

2

讀書的本質,是獲取新知。而聚焦於「知道」—— 你能得到什麼新知呢?

你所讀到的,都是已知的東西。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但很多人卻不具備這個意識。

這兩天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叫做:日本煮飯爺爺村嶋孟被譽為「米飯仙人」,標榜匠人精神,是否過譽了?

看到這個標題,我的第一直覺是:是不是真的有這回事?是的話,這位老爺子在煮飯上有什麼過人之處?

但點開問題,靠前的回答都是什麼呢?

各種揶揄:

  • 這不就是營銷嗎,就是想賣大米嘛;

  • 坐等什麼時候出「白開水之神」;

  • 為什麼沒人叫我嗑瓜子仙人;

  • ……

更有甚者,表示:

煮個飯都能煮出花來,你們這些小資,能不能別這麼崇洋媚外、自欺欺人?

這些態度,其實都可以歸為一類 —— 我把它們稱為「封閉性心態」。

什麼是封閉性心態?簡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熟悉的觀念,去解釋新事物。

他們喜歡從「不同」的事物中尋求「相同」,把共性提取出來,自認為抓住了事物的本質。並把一個新鮮的世界,改造成自己熟悉、穩定的世界。

與之相對的態度,我稱為「開放性心態」。

秉承開放性心態的人,會有更強的好奇心。他們的態度,是從「相同」的事物中尋找「不同」,並且去探求「不同」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邏輯和原因。

他們樂於接受一個新世界,並且把認知和解釋新世界,看作一種冒險。

封閉性心態是不是一定不好?當然不是。很多時候,它可以節省我們的認知資源,降低注意力的消耗,幫助我們把精力集中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但當我們在學習新鮮事物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的,是開放性心態。

拿前面的「米飯仙人」來說:這是不是營銷重要嗎?我關心的是,這位老爺子是不是真有過人之處?有沒有什麼技巧,是平時能用起來的?

哪怕定性為一場營銷,去思考、分析一下背後的營銷技巧,也比「營銷而已,有什麼好談的」好得多。

這才是學習。

無論是讀書,還是學習技能;是從信息中學習,還是從經驗中學習,最重要的,是始終保持這樣的態度:

這個知識點,有哪些地方是我不知道的?能夠如何為我所用?

而不是看到任何一個知識點,都往自己熟悉的概念上面靠,告訴自己:

「這不就是xxxx嗎?」

抱著這種態度,是永遠無法得到任何新知的。

你只是在不斷強化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

3

為什麼說「開放性心態」優於「封閉性心態」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說過,神經科學認為:

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是以「概念」和「聯繫」的方式,儲存在我們大腦當中的。每一個概念就是一個點,點與點之間的連線,就是概念之間的聯繫。這些點和線組合起來,構成的網絡,就是我們的知識網絡。

封閉性心態,是每遇到一個新的概念,都將它拆解,用自己知識網絡中已有的概念來解釋、替代。它會不斷地強化固有的知識聯結,但並不會新增任何節點。

而開放性心態則相反。每遇到一個新的概念,哪怕暫時無法解釋,也先將它納入大腦,作為一個新的節點,再不斷嘗試將它跟固有的節點建立聯繫。

它會不斷地增加新節點,擴大整張網絡的範圍。

而皮亞傑的建構主義告訴我們: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自上而下」的。

也就是說:我們大腦中的知識網絡越廣,越豐富,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就越全面,越有效。

舉個例子。

我大學的時候,讀過彼得·德魯克的書。那時,囫圇讀完全套,只覺得「這些不都是套話嗎?是個人都知道」。並沒有感覺到任何新意。

但當工作了幾年,瞭解了許多管理知識和行業積累,拓展了視野之後,重新拿起德魯克,才發現:

原來自己以前根本沒有讀懂。

許多看似普通的內容,都蘊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幾乎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收穫。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我的理解能力變強、智商提高了嗎?

當然不是。是因為我的知識網絡,被極大地拓寬了。每看到一個概念,我能夠「聯繫」起來的知識大量增加,自然,獲得的收穫也就更大。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浸淫於某個行業、崗位太久,就很難接收新鮮事物了?原因就是:他們的知識網絡已經被固化,很難再用「開放性心態」去理解新事物。

他們更需求的,是心智的穩定性。

他們希望這個世界是熟悉的,能夠被理解。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

真正善於學習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態呢?他們不會拘泥於「知道」,也不會去尋求「相同」,他們樂於接受新觀點,對「不同」極其敏感。

對他們來說,新鮮感,比起穩定感,是更值得追求的東西。

他們不會擔心「自己的認知被顛覆」,因為他們無時不刻都在修補和懷疑自己的認知。

4

說回主題。

當你讀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時,你腦子裡想的是「很多觀點跟我一樣嘛」「這些東西我早就知道了」「沒什麼特別有新意的」—— 你就要注意了。

因為,你很可能在捨本逐末。

用這樣的心態讀書,只是在浪費時間。

你除了強化對自己的認同之外,又學到了什麼東西呢?

大衛·庫伯提出過一個「庫伯學習圈」。他認為,學習一個新的技能和概念,需要經過這麼一個循環:

具體經驗 → 反思 → 抽象性概括 → 應用於實踐

只有走完一遍流程,你才能說真正學會了這個知識點。

這就叫做「內化」

可以看到,抱持著「我知道」這種心態的人,只達到了第一步「具體經驗」。

他們只是看到了一個概念,並把它「辨認」(figure out)了出來。並沒有真正去思考和理解。

但從「辨認」,到真正「理解並運用」,中間還有巨大的路程要走。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讀書,才能保證學到東西呢?

5

1. 反思

辨認知識點,是誰都會的事情。但辨認之後呢?

不要停留在「我知道」,而是要進一步去思考:這個知識點,跟我所理解的,有什麼不同?

不妨這樣問自己:

  • 它們的表述是否一樣?

  • 它們的推導是否一樣?

  • 它們背後的邏輯是否一樣?

  • 它們應用的情景是否一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都是「貼標籤」,「日常生活中,不要給人貼標籤」,和「在辦公室裡,如果你很內向的話,不妨找到一項技能、一個垂直領域,把它作為你的定位,讓別人給你貼上標籤」—— 這裡的兩個「貼標籤」,是同一個意思嗎?它們矛盾嗎?

如果你按照上面的問題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兩者明顯是不同的。

前者強調的是「不要輕率地對別人下定論」;後者強調的是「讓別人快速記住你,提高存在感」。

重視概念之間的差別,多進行反思,這樣才能真正掌握一個知識點。

2. 抽象概括

進行「反思」之後,下一步是什麼呢?就是去思考:

  • 這兩者之間為什麼會有不同?

  • 如何概括它們?

  • 能不能用一個更高的模型統一起來?

舉個例子:關於 Todo List 和 GTD 的工具,我試用過起碼 20 款,每一款都用了至少一個月。

為什麼要試用這麼多軟件呢?是每一款都不能滿足我的需求嗎?不是的。

原因很簡單。只用一款軟件,我就會被這款軟件的框架限制。所以,我會不斷去發掘新軟件,尋找它們背後的邏輯,思考開發團隊的構思,並結合自己掌握的時間管理知識,去歸納、總結,抽象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時間管理體系。

一旦有了自己的一套體系,其實用什麼軟件、怎麼用,都已經不重要了。飛花摘葉皆可為劍,甚至用最簡單的備忘錄,也能滿足我的需求。

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3. 應用實踐

通過前面兩步,得出一個抽象模型之後,下一步,就是把這個模型,應用到實踐中。用它來理解你讀到的信息,解決你遇到的問題。

只有放到實踐中去檢驗,你才能發現:你抽象出來的模型是否嚴謹、全面,是否有足夠的解釋力。

緊接著,再在實踐中,去積累經驗,進行反思,重新開始下一個循環。

只有這樣,你才能不斷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網絡,讓它向著更高層次伸展、蔓延。

這才是真正的「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快速」「高效」。這並不是真的在學習,只是在滿足學習的焦慮感。不要成為這樣的人。讓大腦動起來。


十里巷陌

寫作是什麼?是內心的文字表達,內容很豐富:知識、經驗與體驗、情感、思想、想象。

寫作跟閱讀相關,閱讀量越大,越有較高的文字儲備自由度。但只是相關,不是決定。

寫作決定性的因素是:寫作意識。

您有寫作意識,您看到任何事物、書籍 ,內心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變成文字、文章。您沒寫作意識,您看再多的書,都:水過無痕。您內心有很多想法,但只能嘴上吹吹牛,變不成文字、文章。

人有八種智力,語言智力是智力形式的一種。有人語言交流不行,但會寫文章,如:韓非子 ,說話結巴,但文章是法家宗師級別。有人能說會道,但寫不出文章,如:農村很多搞說唱的人,因為用不著寫文章。還有人既不會說話,也不會寫文章。像政治領袖、演講家類的,既會說話,也會寫文章。

綜上,寫文章,除開天賦因素,與“現實需要”相關。現實逼著您要寫文章了,時間長了,手熟了,自然會寫。

剩下的,是如何寫好文章。

how?

一,學會基礎表達。從句到段,從段到章,從易到難,循序漸進。

二,學會藝術表達。修辭如比喻等的運用,詩詞歌賦小說散文時評等體裁或內容的嘗試。

三,多閱讀經典。經典引人入勝,不論是表達,內容架構,還是思想。對人會有氣質的儒雅化。

四,學會模仿經典。看過書籍文章,要有意識去模仿寫作。高級的,利用批判性思維去分析文章,做出自己的評價。

五,建立自己的架構。有內心架構的人,文章寫作會遊刃有餘。無架構的人,只會憑靈感。靈感是點式寫作。架構是立體寫作。

我這裡提供一個架構模型:分解(將事物層層分解,如事件分解成:when,where,who,what,why,how,result。等)、分類、分時、分變、分級、分比、分角、分序。

六,萬物入文。

七,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