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幾個要素,幫助孩子獲得優質睡眠!

在孤獨症兒童身上,睡眠是一個十分常見的問題,但相比於孩子的語言、認知、動作等其他問題,睡眠問題通常得不到家長足夠的重視,然而,它卻會加重自閉症狀,影響孩子的日間功能和情緒行為表現。

今天,我們就和家長分享該如何幫助孤獨症兒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獲得優質睡眠。

掌握這幾個要素,幫助孩子獲得優質睡眠!

掌握這幾個要素,幫助孩子獲得優質睡眠!

舒適的睡眠環境

安全、安靜的睡眠環境至關重要。無論是單獨睡或與家人合睡,家長最好能夠讓孤獨症兒童每晚都在同樣的環境下睡覺。

孩子晚上睡覺時,臥室溫度適宜、安靜、無光或弱光。如果孩子怕黑,可以開小夜燈。睡前不要聽收音機、看電視、使用電腦或聽音樂,臥室周圍應儘量沒有噪音。

仔細考慮其他環境因素。孤獨症兒童可能對特定聲音比正常兒童更敏感,如流水聲和家電聲。孤獨症兒童也可能對睡衣和被蓋有特殊的觸覺要求,仔細觀察兒童是喜歡寬鬆的,還是緊一些的睡衣呢?喜歡緊厚重的還是輕一些的被蓋呢?

積極的就寢程序

積極就寢程序是一系列簡短、可預見、可期待的睡前活動。可預見強調的是孩子自己能想得到,或在家長引導下可想得到;可期待強調的是孩子知道做完一項活動,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積極的就寢程序可幫助孩子放鬆,為睡眠做好準備。每晚進行相同就寢程序,這種穩定性能讓孩子變得安靜。睡前要避免刺激性遊戲、看電視、玩電腦、強光和劇烈活動等。

睡前15-30分鐘開始進行就寢程序。幼兒的就寢程序較為簡短,一般應在15分鐘內可完成。隨著年齡增加,就寢程序需要更長時間,但不要超過一小時。

如何建立積極的就寢程序

1、儘量在兒童臥室內進行(除洗澡和刷牙等事項外)。

2、按照固定順序進行。

3、提供視覺支持。

可將就寢程序製成圖表,幫助孩子看到每晚需要,按照同樣順序進行的每項睡前活動,也幫助家長監測兒童遵守情況。如兒童對圖表不感興趣,也可以用每實物代表每項活動。

掌握這幾個要素,幫助孩子獲得優質睡眠!

4、選擇能讓孩子安靜的活動作為就寢程序。

培養規律的睡眠習慣

堅持固定的就寢和起床時間。特別注意,就寢時間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定時適當:如果安置兒童過早上床睡覺,可能會造成入睡困難。如果孩子上床後要花很久才能睡著,建議將就寢時間延後半到一個小時。

隨年齡增長,兒童傾向睡得越來越晚,但仍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很多兒童週末會晚睡晚起,睡得時間較長,但建議週末與平時的睡眠時間變動不要超過一小時。

晨醒時間:即使兒童晚睡,最好也按平時時間起床。如果兒童堅持要晚些起床,但也不要超過一小時。很多家長可能認為,"回籠覺"對兒童有利。但事實上,兒童起床時間越規律,晚上的睡眠質量越高。

午睡:如果兒童年齡還小仍需要午睡的話,應保持午睡時間的規律性。小睡最好在孩子臥室裡進行,並不要晚於下午四點。

飲食:平時和週末要規律地吃早餐。晚上不宜吃太多,但睡前的小點心(如奶酪、餅乾或水果等)可能對兒童入睡有一定幫助。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早溫暖的陽光,夜晚寧靜的月光,會幫助兒童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當兒童早上醒來後,第一時間拉開窗簾,讓陽光灑滿整個房間。白天小睡時也不必拉上窗簾,享受日光浴的歡樂。如果兒童夜間睡覺怕黑,允許開小夜燈。

獨立入睡是關鍵

急不得,慢慢來。

兒童學習獨立入睡需要一個過程,急不得,要慢慢來,或許會花幾個星期。如果過去兒童一直需要家長躺在旁邊才能睡著的話,可嘗試幾個晚上坐在床邊陪兒童入睡,然後再換成坐在床邊的椅子上陪伴,以後就每天把椅子離兒童遠一點,直到家長能離開到兒童看不到的地方。家長做這些的時候,還要儘量減少對孩子的關注度,如要少交談,少面部表情或眼神交流。

等一等,再察看。

家長離開兒童臥室後,如果兒童哭鬧,還是無法入睡的話,家長可在兒童臥室外面先等幾分鐘,再進去簡短察看(不要超過一分鐘),只給兒童有限的語言和身體接觸,然後用平和卻堅定的聲音告訴孩子"現在該睡覺了,你不會有事的,晚安",然後就要堅決地離開房間。

通行證,用獎勵。

家長還可以使用入睡通行證幫助兒童學會獨立入睡。兒童夜醒後,可以用通行證來換取一樣他想要的東西,比如說要抱一抱或是喝杯水,作為他繼續睡下去的鼓勵。家長應與孩子事前約定這張通行證一夜只能用一次,用完了就讓家長收走了,直到第二天早上再還給孩子。家長還要與孩子約定適當的獎勵機制。如果某一天孩子沒有使用通行證,那第二天早上會得到獎勵,如一張貼紙貼紙積累到了一定數量,兒童可換取一份小禮品,或是一次外出遊玩的機會。

掌握這幾個要素,幫助孩子獲得優質睡眠!

注意事項

選擇適合自己家庭和兒童的建議。

準備好再開始這些計劃。

小變化,大不同。

從最小改變做起,再慢慢地實施其它改變。

要耐心。

很多方法要堅持兩週以上才可能看到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