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摘要:追問「鋼鐵俠」下一個大生意可能面臨的幾個問題。

如果遇上堵車怎麼辦?你會嘆氣、會焦躁、會坐立難安,破口大罵也是常有的事。但往往最後,你能做的,唯有「等」。

然而屈服於現實從不是伊隆·馬斯克的作風。這位特斯拉和 spaceX 的掌舵人在遭遇一次堵車後,創辦了一家「無聊的公司」——Boring company,希冀在地下建一套交通運輸系統,把地面上的人往下運,來解決城市擁堵問題。為向公眾更好地介紹 Boring company 的使命和作用,馬斯克最近在 YouTube 進行了近兩個多小時的直播,透露了公司許多設想和新動向。

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在主播馬斯克的預想中,有了 Boring company,不管你是步行還是騎自行車,只要你找到 Boring company 開發的地下交通站臺,你就可以連人帶物一起坐上一個可容納 16 人的吊艙「Loop」。即便你是開車,也可以單獨擁有一個運輸車輛的吊艙。

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接下來,只需花費 1 美元,你就可以以 150 英里/小時(約 241km/h)的速度前進,直到到達距離你目的地最近的那個站點。按照馬斯克的說法,他會在一條線路上設置數十到數百個小型車站,每個車站都只佔用一兩個停車位的大小,減輕車站佔地面積的同時增加便利性。

可別以為馬斯克在演示 PPT 畫大餅,事實上,Boring Company 在洛杉磯西邊建造的 3.4 公里長的地下隧道已經接近完工。如果洛杉磯市議會能在 6 月聽證會批准 Boring company 進行隧道概念實驗,最快明年春天,洛杉磯人民就可以免費試用這種全新的交通工具了。

無聊公司不無聊

城市交通對絕大多數人都是公平的,即使是馬斯克也會遇上堵車。2016 年 12 月,當馬斯克被堵在洛杉磯的路上的時候,他就在推特上發推稱:「堵車快把我逼瘋了!我要造一臺隧道挖掘機,開始挖隧道」。和大多數人不同的是,馬斯克不止是嘴上抱怨而已,在發完吐槽洛杉磯糟糕的交通狀況和立志挖隧道的推特兩小時後,馬斯克就又在推特宣佈:「我們真的要開始挖隧道了。」說幹就幹,Boring company 就此成立。

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馬斯克的這家新公司是家超級高鐵公司,但事實並非如此。Hyperloop 超級高鐵的想法的確是馬斯克提出的,他還曾在 2013 年對其做過詳細的論述。但由於他當時忙於特斯拉和 SpaceX 公司的業務,所以率先落實超級高鐵想法的並非 Boring company。

不過,由於馬斯克公開發表了他關於超級高鐵的想法以及允許他人使用,因此像 virgin hyperloop one 等超級高鐵公司都受到過馬斯克方案的影響。當然,Boring Company 自己也參與了一些 Hyperloop 項目,比如美國東海岸的相關建設項目中就有它的身影。

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雖然 Boring company 定位是一家交通運輸公司,但直到現在 Boring company 的主業務仍然是挖隧道。超級高鐵要運行在真空環境下才能儘可能減少摩擦和空氣阻力以提升速度,這就對地下隧道的質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造好隧道是 Boring company 目前最重要的任務。除了洛杉磯之外,Boring company 還在開發包括連接美國東西海岸、連接華盛頓特區與巴爾的摩之間環的形隧道以及沿著芝加哥和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O』Hare)之間的環形隧道。

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馬斯克此前透露的信息顯示,他想把 Boring company 的業務和 SpaceX 的火箭業務相結合,儘可能減少人們花在遠距離路程上的時間。比如,將市中心的乘客利用地下超級高鐵送到火箭發射臺,再利用火箭快速將乘客送到目的地。按照馬斯克的設想,從紐約到上海只需半個多小時。目前紐約、上海之間最快的航班也需要 15 個小時。

一開始,馬斯克是想通過隧道運輸汽車,使其能快速到達目的地。但在這次的直播中,馬斯克似乎改變了想法。通過 Boring company 的運輸系統,他不僅想用來運輸汽車,還想要運輸行人、自行車等。不過,這不意味著馬斯克就放棄了他此前結合 SpaceX 進行交通運輸的想法。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馬斯克在直播中提到,目前他花在「Boring company」的時間只佔工作時間的 2%-3%。雖然口頭上說不花多少時間,但從籌集資金方面和推動工程進展的決心來看,馬斯克對「Boring company」是非常認真且投入的。

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圖片來自 D·A·Walldch Instagram)

馬斯克想要通過「Boring company」打造出一套全新的交通系統的想法雖好,但從長期來看,其發展還存在許多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擺在馬斯克面前最明顯的首先就是工程速度。為了保證建造的地下隧道不會受地震影響,也不會影響到工地上方社區的正常運轉,目前工程推進的具體速度比蝸牛還不如。具體來說,目前團隊的挖掘速度約為 5 米/小時,相比之下,蝸牛爬行的的速度是 50 米/小時,而人類平均行走速度差不多為 5000 米/小時,這意味著建造耗時週期會非常長。

好在馬斯克直播過後,在 Twitter 發推稱,工程速度正在不斷加快,將朝著人類步行速度的十分之一進發,也就是每小時 500 米。

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緊接著擺在馬斯克面前的的挑戰是:如何讓這樣一套複雜的交通系統運行起來。具體問題包括但不限於:如果系統帶有汽車,那麼 Boring company 要如何運行普通行人和汽車兼容的地下交通系統?需要多少隧道才能保證去往不同地點的吊艙正常運行?如何保證吊艙在數百個站臺中快速啟動又快速停靠?如果沒有真正的站臺,人們要在哪裡等待吊艙,要等多長時間?每個吊艙只能容納 16 人,那麼需不需要排隊?

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如果按照設想,Boring company 的運輸系統正常運轉起來,就意味著需要更多地下隧道、更精細的運作系統和更多的吊艙,成本極高。而且考慮到馬斯克打算將 Boring 隧道用於運輸包括自行車、個人汽車等多形式的交通工具,其成本和難度還將進一步增加。

即使技術允許,考慮到地下交通設施建造的成本,接下來的融資也將成為馬斯克的挑戰。雖然馬斯克已經賣過噴火槍和帽子,接下來還打算賣糖果,但要想真正把這樣一個大生意做成,他可能還需要花費大量精力說服投資者。

為了說服投資者,Boring company 的盈利模式就不得不提。這就又給馬斯克提了一個新的難題。馬斯克在這次直播中表示,每位旅客只收 1 美元的單程票價。而此前,馬斯克曾在公開文件中的計劃,從洛杉磯到舊金山的超環路花費 60 億美元,定價到 20 美元的票價才可能收回投資並支付運營成本。

馬斯克做主播!這一次聊的是「無聊的公司」和瘋狂的地下交通方案

如果只收 1 美元的票價,那麼 Boring company 可能要做好長期大額的投入準備了。要知道,在票價固定只收 2 元的北京地鐵時代,絕大多數地鐵線路都是虧本運營的。以承包給港鐵公司的四號線為例,2013 年 4 號線包括運營、維修等折算成本約為 11.85 億元,票價、廣告等年總收入約為 5.64 億元。如果按照 4.3362 億人次的年客流量來計算,4 號線每賣一張票,虧損約為 1.43 元。

即便定價問題可以解決,回本週期也仍然是巨大的挑戰。2014 年,時任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任志強在接受採訪時還直言,作為北京四號線地鐵第二大股東,除了年年往裡賠股本金和利息之外,一分錢收益都沒有。此時距離四號線開建已經 10 年,正式運行已經 5 年。考慮到這點,只收固定票價的 Boring company 未來的盈利能力依舊值得擔心。

當然,話又說回來,馬斯克幹得哪一件事不是困難重重呢?更早之前,有誰會相信電動汽車能這麼快地成為傳統汽車的競爭者?又有誰會相信一家新晉的私人公司能把火箭送入太空?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拋出了大把的疑慮,但媒體和公眾都沒有給出完全否定評價的原因。在面臨城市交通這樣一個全球性的難題,現有方案都差強人意的時刻,如果需要用一種現在看來超現實的方式去解決它,你願意押寶在誰的身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