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你們說他是天才,我卻覺得他就是個孩子。

埃隆.馬斯克:你們說他是天才,我卻覺得他就是個孩子。

01

曾經有人問:“我怎樣才能成為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埃隆.馬斯克這樣偉大的人物?”

埃隆.馬斯克前妻賈斯汀寫下的回答得到了幾百萬網友的轉發:

“極致的成功需要極致的個性,這樣的成功是以其他方面的犧牲為代價。極度的成功和你認為的成功不一樣,你不必成為他們,也能過上富裕和優質的生活,這樣你獲得幸福的概率會比成為偉大的人的概率更高。”

這就是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的人生,他所有能被看見的成功與光鮮,都是用普通人難以想像和忍受的痛苦換來的。他醒著的時間幾乎都在工作,而用在陪妻子的時間,一週也不會超過10小時。

說實話,從女性的角度來看,像埃隆這樣的天才發明家、創業者,其實真的很難成為優秀伴侶的典範,如果他們普通一點也許女性的幸福指數會更高一些。

但是,身為人類,我們的生活,又受益於世界上還存在這樣的天才與瘋子,他們正在通過個人的極致努力,為了所有人能有更好的生活而竭盡全力。

一直都覺得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而埃隆.馬斯克這個出生於1971年的男人,註定會成為影響世界的人。

埃隆度過難以想像的挫折,堅持自己的太空夢,同時以一個連續創業者的身份,挑戰了三大尖端產業的革命——太空火箭、電動車、太陽能發電。

02

我們不必期待他完美,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什麼百分百的完人。

僅僅是因為埃隆為了夢想竭盡全力拼搏的樣子,這就足以讓他成為這個時代中最偉大的人。他的人生,註定會因為其成就,而在未來的時代依舊閃閃發光。

有人說他是第二個喬布斯,也有人說他是硅谷鋼鐵俠,但在我眼中,他就是一個孤獨又任性的孩子,為了自己童年時的夢想,選擇了用一生做一個孤獨的天才。

1971年6月28日,埃隆.馬斯克出生在南非,他的父母是大學剛剛畢業的一對年輕人。這是一對男才女貌的組合,相同的生活經歷,讓這兩個人毫不猶豫地認定對方是彼此的依靠。

儘管後來兩個人還是沒能攜手繼續走完這段人生路,但母親梅耶.馬斯克用一種獨立女性之美,用滿頭銀髮和少女般的體型成為了時尚界的新寵,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了什麼叫做60歲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而他的父親,則給埃隆.馬斯克遺傳了最偉大的工程師基因。在教育和培養孩子方面,這對父母堪稱典範。母親教會了孩子勇敢與堅持,父親教會了孩子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他們也許沒能成為彼此最中意的伴侶,但依然成為了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父母。

縱觀埃隆的成長曆程,你會發現,這種偉大天才的基因,絕對是幾代人澆鑄而成的。埃隆身上的冒險基因,應該是從他外祖父約書亞那裡就遺傳到了。

最初是因為外祖父約書亞的父親約翰.埃隆得了糖尿病,當醫生宣告他只有六個月的壽命時,後來偶爾遇見脊骨神經科醫生,竟痊癒了!他的妻子阿米達,為了更好的照顧自己的丈夫,開始學習脊椎學,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脊醫學院。糖尿病人最好能住在寒冷、乾燥的地方,為此全家人選擇了從美國遷往加拿大定居。

受到家庭的影響,埃隆的祖父約書亞也成為了一名脊骨醫生。後來因為政治等多種原因,約書亞帶著妻子韋妮及五個孩子,前往南非定居。

除了在南非建立起最好的醫療診所外,這對夫妻還酷愛飛行,駕駛著單引擎飛機,飛到過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埃隆.馬斯克的母親梅耶和自己的雙胞胎姐妹凱耶,還在她們才三個月大的時候,就被父母親一人抱一個上了飛機,為了自由和夢想在天空翱翔。

儘管這個浪漫的醫生,最終由於空難離開人世。但是長大後的梅耶,依然選擇了骨子裡有冒險精神的人成為自己的人生伴侶。畢竟有這樣一對父母,註定了埃隆母親梅耶不會選擇做一個平庸的女性。

梅耶相貌出眾,遺傳了舞蹈老師出身母親韋妮的美貌。成為模特的她,受到醫生父親的影響,選擇了學習營養學並拿到學位。這些經歷都為她以後,即使成為單親媽媽,也有能力獨自撫養孩子並獲得經濟報酬。

巧合的是,梅耶選擇的工程師丈夫,同樣也是一個飛行愛好者,儘管不算太富裕,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擁有一個雙引擎的小飛機。

埃隆的家族,此時已經積累了兩代人對征服天空的夢想。

到了埃隆長大的時候,他則開始夢想著前往太空。瞭解了這段家庭成長曆程,我相信這種天生的冒險精神,早已如代碼刻錄在埃隆的基因裡。

03

埃隆小的時候特別怕黑,夜裡房間必須開燈,完全沒有獨自在黑暗中呆下去的能力。

六歲那年,有一個夜裡突然停電,面對漆黑的房間,他在床上嚇得尖叫。

父親走進他的房間,坐在他的床邊,很認真地跟他講:“黑暗只是因為缺少可見光,周圍的世界事蹟和白天並沒有什麼不同。”

那個夜裡,父親給他講了黑暗與光的原理。從那時起他就明白了黑暗只是因為缺少光,從此再也不懼怕黑暗。也是從那個時候,他開始明白,任何一件事,不能只看表面的現象,要去探求事物背後的真相。

八歲那年,埃隆的父母正式分開,母親獨自帶著三個孩子,為了生活和賺錢養家,不停的搬家,埃隆童年的記憶裡幾乎都是在轉學中度過的。他前前後後轉過七次學,基本上適應新環境都是以插班生的身份開始的。

因為其個子矮小,又酷愛沉默的讀書,成績好到令人嫉妒,這些都讓埃隆從小沒有什麼朋友,總是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閱讀和思考。

他是那種少見的超級讀書迷,作為一個孩子,他每天花在閱讀上的時間竟然能達到10小時,有時甚至是一天看兩本書!這個閱讀速度和學習能力,簡直無人可比。母親梅耶說:“只要出門,埃隆絕對會掉在書店裡。”

他永遠都是坐在書店的地上,拿起最新的漫畫和科幻小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就連母親帶埃隆見朋友,只要覺得對方不能夠引起自己的興趣,埃隆總會拿出隨身帶的書,不浪費一分一秒的閱讀。

我覺得,埃隆日後能有這麼大的成就,可能還和他小的時候不需要學習奧數等過難的知識有關,才有時間進行這樣海量的閱讀。正是在這種自由閱讀中,他受到大量名人傳記的影響,夢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一個發明家。

他總喜歡把精力投入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小小年紀還自學計算機編程,他對數學和物理以及哲學的興趣以及對太空的痴迷,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12歲那年,埃隆讀到了尼古拉. 特斯拉的傳記,他為這個天才發明家一生坎坷悲慘的命運,流下了眼淚。

生於1856年的特斯拉,是一位克羅地亞移民,曾發明了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發電方式,也曾創造出無線通信,成就卓著,卻一生窮困潦倒。去世前的最後10年,沒有任何投資人資助他的構想。

為了發明自己構想的結束戰爭的武器,他一生負債累累,最終孤獨地死在酒店裡。特斯拉是個天才,他有強大的學習能力,會八國語言,卻在商業方面始終無法有所突破,最終沒辦法將自己的知識變現。

12歲的埃隆.馬斯克在心中發誓,如果有一天我能有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我一定會用特斯拉的名字來命名。

長大後的他,做到了。

如今能擁有一輛特斯拉,是無數科技發燒友夢寐以求的事情。特斯拉的車主,骨子裡都有埃隆那種打破平庸敢於冒險的激情。

在守著穩穩獲益的公司時,埃隆又開始不安分了,繼續去追逐小時候的夢想,想要自己造火箭來改變世界。這個看起來像痴人說夢天方夜譚的計劃,卻被埃隆一點點用可操作可實踐的方法,慢慢地變成現實。

美國時間2018年2月6日下午,埃隆.馬斯克成功發射了獵鷹重型火箭,這標誌著私人踏入太空的重大進展,也意味著世界上推力最強勁的商業火箭成功完成首飛。

有意思的是,埃隆讓這枚重型火箭,同時攜帶了一輛特斯拉跑車進入太空,人類從此將會重新書寫新的航天史。

當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天才時,我卻覺得,這個40多歲的男人,不過是努力活出一個孩子的樣子,保持著天真的夢想和永不服輸的倔強。

就像他引以為豪的外祖父約書亞常說:

如果你總是做你喜歡做的事,你絕不會做你不喜歡做的事。

@作者妮妮:

12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