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成功背后:早期没技术没钱敢做芯片 联想已涉足芯片却放弃

曾几何时,人们普遍认为英特尔和微软组合牢不可破。但谁也不曾想到,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两大霸主居然让位给ARM和谷歌。ARM 芯片被广泛使用在智能手机、电视机、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可穿戴等设备上。受益于移动设备的崛起、大型家电和汽车系统的普及,基于 ARM 指令集生产的芯片几乎垄断了嵌入式和移动端的市场。


ARM成功背后:早期没技术没钱敢做芯片 联想已涉足芯片却放弃​据统计,有超过100家公司与ARM公司签订了技术使用许可协议,其中就包括苹果、三星和高通等智能手机巨头。外媒近日更是报道,苹果将在2020年推出搭载 ARM 处理器、代号 Star 的 Mac,可能使用 iOS 作为操作系统。

2018年5月27日,在备受瞩目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其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品牌——昇龙(StarDragon),中国国产芯片阵营再添“强芯”。
ARM成功背后:早期没技术没钱敢做芯片 联想已涉足芯片却放弃​华芯通半导体CEO汪凯博士介绍,昇龙(StarDragon)是华芯通第一代服务器芯片产品,它是兼容ARMv8架构的48核处理器芯片,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10纳米工艺,在性能上媲美国际市场中高端服务器主流芯片产品水平。


ARM成功背后:早期没技术没钱敢做芯片 联想已涉足芯片却放弃​软银2017年世界大会公布的ARM市场份额显示:ARM 芯片在智能手机市场所占份额>99%、调制解调器>99%、车载信息设备>95%、可穿戴设备>90%。

ARM早期没技术没钱却敢做芯片

1978年12月5日,物理学家赫尔曼·豪泽(Hermann Hauser)和工程师Chris Curry,在英国剑桥创办了CPU公司(Cambridge Processing Unit),主要业务是为当地市场供应电子设备。1979年,CPU公司改名为Acorn计算机公司。起初,Acorn公司打算使用摩托罗拉公司的16位芯片,但是发现这种芯片太慢也太贵。”一台售价500英镑的机器,不可能使用价格100英镑的CPU!”他们转而向Intel公司索要80286芯片的设计资料,但是遭到拒绝,于是被迫自行研发。

1985年,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设计了他们自己的第一代32位、6M Hz的处理器,用它做出了一台RISC指令集的计算机,简称ARM(Acorn RISC Machine)。这就是ARM这个名字的由来。

20世纪90年代,ARM公司的业绩平平,处理器的出货量徘徊不前。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手机的快速发展,出货量呈现爆炸式增长,ARM处理器占领了全球手机市场。2006年,全球ARM芯片出货量为20亿片。2007年底,ARM的雇员总数为1728人,持有专利700项(另有900项正在申请批准中),合作伙伴200家,年收入2.6亿英镑。

联想早期本已涉足芯片却放弃

自1988年以来,联想孙祖希等自主研发了5个ASIC芯片并成功地应用于汉卡、微机和汉字激光打印机,在以用立业的基础上,1994年倪光南在联想领导层参与下又与复旦大学和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资建立芯片设计中心(“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的意向,准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能力。

然而,随着倪光南被排除出联想领导层,他为联想未来发展所作的这些部署、计划和构想也都被抛弃了。联想集团做出令人扼腕叹息的决定,像倒洗澡水连同把孩子一起倒掉那样,不仅挤走倪光南,而且“自废”了倪光南为联想未来所“修炼”的“武功”。时至今日,联想转型仍然茫无头绪,只是历史无法倒回过来了。


ARM成功背后:早期没技术没钱敢做芯片 联想已涉足芯片却放弃​现在看来,历史已经在一步步证明倪光南的远见卓识。如果早在1994年倪光南筹划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能够顺利组建起来的话,凭借联想、复旦等的“产学研相结合”,在国内几乎还没有竞争对手。现在,联想在挣扎,而倪光南仍在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推动中国的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

早期没钱没技术的ARM取得了巨大成功,而背靠中科院手握大量资金的联想本已涉足芯片却最终选择了放弃。放弃等于失去了技术研发能力,即便未来发现了重大机遇,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ARM的成功再次印证:机会只属于有准备并有创新精神的人。联想如果在上游芯片领域坚持做下去,或许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动。


ARM成功背后:早期没技术没钱敢做芯片 联想已涉足芯片却放弃


​联想

ARM的成功给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范本。移动互联网给了ARM和谷歌逆袭英特尔和微软的机会,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未来肯定还会出现重大机遇,接下来就看中国科技企业如何把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