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爛了騰訊給的一手好牌 摩拜增速已落後

近日,摩拜將獲得E輪融資的消息在坊間鬧得沸沸揚揚。然而有消息指出,摩拜此次融資金額仍有待商榷,並非此前報道的8億美金,量級可能有所萎縮。但領投及跟投者沒有變動,仍舊是以騰訊為首的幾家老股東。

騰訊發好牌多流量平臺支持

打爛了騰訊給的一手好牌 摩拜增速已落後

無論騰訊是否疼愛這個嫡子,但不得不說確實給摩拜發了一手“好牌”。對於摩拜這種處於風口的創業公司來說,保持高速增長是存活下去的唯一“免死金牌”。尤其是在面臨前有ofo後有彩虹合唱團的夾擊之下,騰訊給出的幾張好牌,能夠為摩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

摩拜亂打牌引流效果差強人意

打爛了騰訊給的一手好牌 摩拜增速已落後

另一方面,摩拜並沒有瞭解到騰訊給的好牌的真正價值。作為最早入局共享單車行業的一批企業,摩拜佔到了先入者的便宜,在競爭對手匱乏的時候累積了數量可觀的初始用戶群體,且當時的用戶對於299元的押金額度並未產生過任何疑問。但隨著市場競爭的逐漸加劇,進入企業數量日趨增加,用戶心中對押金自然就有了對比。如今,押金高已經成為了摩拜一個抹不掉的標籤,甚至是新用戶的進入門檻。

但摩拜顯然並沒有意識到這點,所以在“出牌”的過程中永遠在突出免費2字,免費騎行、免費贏取皮膚。然而,此免費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免費,這只是摩拜玩的一個狡詐的遊戲而已。用戶想要獲得這部分免費福利之前,必須要先繳納299元的高額押金。可為了3天假期的免費騎行,為了一個不一定會抽到的皮膚,繳納299元,怎麼想都不是實在的買賣。

更何況在服務嚴重趨同的共享單車領域,還有大量的品牌推出了免押金、免費騎行、抽紅包等更吸睛的活動,聰明的消費者自然算得明白這筆賬。所以,固執己見的堅持收取299元押金不放,恐怕才是導致摩拜打爛這一手好牌的直接因素吧。而這一切也許並非摩拜本意。

重資產模式成拖累摩拜發展增速放緩

打爛了騰訊給的一手好牌 摩拜增速已落後

眾所周知,摩拜在單車製造方面選擇了一條道阻且長的路——自建工廠。雖然自建工廠可以提升對於產品的把控,但資金的投入量也是十分可觀,而更重要的是產能十分有限。

自去年共享單車大戰開始,ofo、摩拜紛紛啟動了急速擴展戰略。城市數量和車源投放量成為企業競逐對象。據網絡媒體公開報道,截至目前,摩拜的單車的保守預估投放量在450萬以上,而摩拜單車的成本每輛約3000塊錢。如此算來,摩拜僅僅在單車製造方面的投入就已經高達135億。就算後續富士康等第三方代加工企業的加入,幫助摩拜在一定程度上“減重”,其單車製造成本仍是一筆可觀的支出。

所以,尚不具備盈利能力的摩拜,必須通過不斷融資去填補重資產的漏洞。據公開披露數據顯示,此前的7輪融資摩拜累計融資5億美金,約合34億人民幣。而這對於摩拜的重資產投入來說顯然是杯水車薪。對此,有媒體猜測摩拜堅持收取299元押金也是因為入不敷出,畢竟押金池裡的資金量遠比融資金額來的更為可觀。雖然摩拜否認了挪用押金池資金續命的消息,但截止至今,摩拜也沒給出押金池裡的資金的具體去向,不少消費者也反饋了退押金難的問題。

重資產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並非是好事。企業越重,發展速度就越慢。就好像跑步競賽一樣,胖的大多都跑不過瘦的。經過一年多的角逐,共享單車的競賽已經開始到分層階段,而摩拜的重資產弊端已經顯現出來,據Trustdata最新4月數據顯示,摩拜單車的新增用戶增長率已經放緩,顯現出疲軟的態勢。

互聯網公司重資產模式的另一個弊端就是高度依賴融資,尤其是自身沒有盈利的企業。看似一筆筆融資進賬是好事,但短期內高頻、高額融資,絕非美事一樁。當故事講完,總得捨去點什麼,才能迎來投資人的信賴,換來救命錢。

我們只希望摩拜這次E輪融資,不是賣血續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