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电脑软件传奇录(五)

怀旧代表——音乐播放Winamp

致敬:电脑软件传奇录(五)

导语:1984年,英国Adlib Audio公司推出第一款电脑声卡,让PC拥有了真正的发声能力,不再是PC喇叭滴滴答答的声音。1989年,新加坡创新Creative公司推出了SoundBlaster声卡,取代Adlib成为业界标准,Creative和SoundBlaster差不多成为了声卡的代名词。1992年,创新推出第一款拥有16位采样和44.1kHz的采样率的立体声声卡,理论上达到CD效果,从此电脑多媒体时代开启。在DOS下也有各种音乐播放软件,但不好操作,Windows3.0和win95用Windows自带的WMP和Xing MPEG Audio Player播放。实际上,视频播放器大都能播放音乐文件,音乐播放器只不过是细化出来的一类专业软件。1995年mp3格式音乐和第一款MP3播放软件Winplay3诞生,本章从此说起。

WinPlay3:1995年同MP3格式一同出现。由于当时的硬盘相对较小(如500MB),由于MP3文件体积小,所以对于在计算机上存储音乐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跟rm视频文件同样的意义。

致敬:电脑软件传奇录(五)

Winamp:1997年Nullsoft公司推出。与winplay3相比,Winamp更具专业播放器的味道,支持播放列表,操作更加人性化,贴近真正的CD机,基本键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在使用。软件启动语音“Winamp, it really whips the llama's ass!”堪称酷狗等口号广告的鼻祖。译为“Winamp,狠狠抽打美洲驼的屁股!”原意不详,但是美洲驼却成为了Nullsoft的吉祥物。所以Nullsoft后来就被AOL收购了?Winamp提供免费版和10美元付费版,无任何差异。会有人花钱?用户对这个小巧精致的播放器的接受度大大超过人们的想象,在被AOL收购之前,每月能赚10万美元。到90年代末,几乎每一位音乐爱好者的电脑上都安装了Winamp,在中国几乎每张MP3光盘都附有Winamp,也是每一张装机盘里必备的软件。甚至还出现过跟软件界面一模一样的播放器硬件,如果不被AOL玩坏,恐怕就没iPod什么事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Winamp牢牢占据了音乐播放软件市场,除了少数专业选手使用下面的几个软件,因此把Winamp作为本期怀旧代表。

致敬:电脑软件传奇录(五)

Foobar2000:Winamp插件作者做出的另外一个经典音频播放器,2000是名字的一部分而不是版本号。定位是专业数字音频播放工具,更注重技术,功能强大。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了很多的专业数字音频知识,普通的用户对其常常无从下手。可以通过自带的插件和各种扩展插件(多达1200多种),分别实现多种功能、效果以及界面。

致敬:电脑软件传奇录(五)

Beoplayer:丹麦的一家全球顶级数字产品设备提供商Bang & Olufsen出品,独特高贵是他们的产品设计理念。Beoplayer被音乐发烧友称为“音质最好的播放器”——据说其声音效果超过大名鼎鼎的Foobar2000。有说法称其对音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放mp3时可以把很多爆音和杂音都修饰掉,可以不用借助硬件设备来提高mp3的听觉效果。对于有损压缩的MP3文件,能做到这种程度,作者表示怀疑。

致敬:电脑软件传奇录(五)

致敬:电脑软件传奇录(五)

Airplayer:本文作者热情推荐,极其小巧。

致敬:电脑软件传奇录(五)

借机提一下Midi音乐,这种音乐文件非常小,早期游戏经常使用,也有单独的Midi音乐供下载,很有特色的音乐格式,midi音乐只能是音乐而不是歌曲,这是由它的原理决定的。MIDI文件是一种描述性的“音乐语言”,它将所要演奏的乐曲信息用字节进行描述,譬如在某一时刻,使用什么乐器,以什么音符开始,以什么音调结束,加以什么伴奏等等,可以把midi文件认为是一个音乐的数字化乐谱还加了编曲。MIDI文件本身并不包含波形数据,所以MIDI文件非常小巧。一首完整的MIDI音乐只有几十KB大,而能包含数十条音乐轨道。MIDI要形成电脑音乐必须通过合成。早期的ISA声卡普遍使用的是FM合成,效果不是很好。后来大都采用的是波表合成,将各种真实乐器所能发出的所有声音进行取样,存储为一个波表文件。播放时,MIDI文件向波表发出指令,找出对应的声音信息,经过合成、加工后回放出来。取样文件在声卡上使用声卡上的芯片进行合成的叫硬波表,取样文件在软件里用电脑CPU处理合成的叫软波表和,可以理解为硬解压和软解压的关系。作者记忆最深的midi是仙剑dos音乐和碧海银沙下载midi。


致敬:电脑软件传奇录(五)

最后,作者想说明的是,追求高品质音乐,绝不是一款音乐播放软件就能做到,音乐发烧友非常明白,音源、解码器、线材、扬声器等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音质的好坏,所以对于普通电脑用户来说,品质好点的音乐文件、美观易用的播放软件、性能较好的音箱,基本就够用了,毕竟电脑不是专业的音响器材,不必追求极致,何况如今大多数人都用手机听音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