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日子未必可怜

苦日子未必可怜

世界上有太多的趋势未必就是逻辑,却被大众习惯性当成存在必然关联来看待。虽然现象非常明显,对应事实也多,然而例外的数量庞大,所以想要确定形式并不科学。两个载体在理论中倒也有着直觉上能被感知的重叠度,但绝非必然,想要如假设中呈现的那样完全因果是没有道理的。

比如苦日子和可怜。

首先源自自我的否定。生活实际艰苦更容易觉得难受,当欲望被动压制,意识转移过度模糊,在物质和真实中没办法创造空间,心理就会至少不健康起来。苦日子的确会制造可怜的错觉,资本匮乏、技能欠缺和效果达不到预期,都是在助长这种情绪的泛滥。最经济的解决方法可能就是切换“休闲”模式,选择麻痹精神来掩盖成倍悲伤,可惜太依赖只会适得其反,结局会更加糟糕。

接着,就是可怜自己,无法避免地进入非理性强化氛围的节奏。或者长期并可持续地低估自己,或者相反高重环境造成的影响。无论什么情况,都是在偏离该有生活错误执行任务。话虽如此,但想要让局中人做出旁观者的判断,谈何容易。更何况,那种结合背景经常生成深刻舒适度,正好能够导出苦日子“股东”的悲伤,我们没理由拒绝。

苦日子就这样可怜起来,恶性循环,如同雪球一样滚大。仅可见硬件,到处都是悲剧素材,而在潜在层次上,意识会受到比公开事实更严重的压迫。实际呢?我没办法劝你看开,因为苦日子就是衰的代言,令人讨厌,谁都想脱离。但没出现前,更残酷的是,我们突然知道结局无限接近固定命运而且自身本事远达不到改革程度。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要着急可怜自己。毕竟,再无价值的人生也会意义重大。

这个结论的另一种情况是对外和输入,发生在不同个体间,单方面和由此引起的双向反应。也就是说,我们很容易根据苦日子定义别人很可怜,反过来同理。真相是这样吗?当判断出来的时候,其实早就片面,不同人物对待事件角度有区别,除非得到对方承认(即便如此也不完全),否则答案会更离谱。有时,人总会以关注的名义参与到其他生活中,还有心无意地按照自身构想推荐主观建议,结果有效偏少,误导和否定占据主要理由。

平心而论,如果真懂得关注别人在这个自私的社会算是一件开局好的善事,只要节奏把握好,还值得表扬。可惜动机不纯和过程偏差的话,结论就会错误。比如,拼命给抑郁症人士灌输一定会好的安慰,只会好心办坏事。苦日子虽然不是疾病,心理大概率会脆弱,经不起长期的提醒。施加可怜的行为在某种层面看就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行为明显就会提升苦日子参与者的负能量代入感。至于那些故意捣乱的顽童,实属作恶,最好还是戒掉吧。

事实上,苦日子未必可能。苦日子属于物质和精神上相关现实的客观反映,却远不是全部生活。基于主动不容易,而忍不住改革是无奈的挣扎,有效和延缓刺激都会解构作为现象的“可怜”。身陷苦日子该怎么避免可怜呢?没办法,但我们一旦清醒接触可怜以后,苦日子就不止表面那些情况了。

总而言之,苦日子没办法选择,人却能决定可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