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原因导致乌鲁木齐堵车,看看有没有你的“贡献”?

乌鲁木齐的堵车,也算是个老问题了,但不得不说,这两年来,随着BRT开通,以及交警部门的努力,乌鲁木齐堵车有所改善,但因为车辆保有量极速增长、个人车辆占有率、历史遗留问题、道路资源紧张问题、设计不合理问题、规划缺乏前瞻性问题、修建高架、地铁等问题、社会车辆公交车混行问题、司机素质问题等因素,乌鲁木齐堵车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大量路段堵车严重。

下面,扫街哥就乌鲁木齐堵车原因进行分析,看看有没有各位看官们的“贡献”。

第一、车辆保有量极速增长,每月增长一万辆,人均2.7个人就有一辆车。根据乌鲁木齐市交警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乌鲁木齐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07万辆,按照乌鲁木齐以往车辆保有量增长速度(每个月至少增长1万辆)来看,到目前,乌鲁木齐车辆保有量应该在108.5万辆,按照乌鲁木齐目前人口(2016年末351万–2017年减少的人口数[有疑问可以去查询《乌鲁木齐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差不多2.7个人就有一辆轿车。

人均车辆拥有的密度,全疆应该最高。

2002年,乌鲁木齐的车辆保有量只有10万,到2016年,94万辆,到目前,108.5万辆。16年车辆保有量增长接近100万,现在基本是每个月至少增加1万辆车,一天增长330多辆。

第二、道路规划缺乏前瞻性。乌鲁木齐的城市规划,整体来说缺乏长远和前瞻性。其他不说,乌鲁木齐满大街乱停车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更好地规划建设停车场,当初就没有想到乌鲁木齐的车辆保有量增长速度会那么快,所以,建房子的时候,没有拿出更多空位建停车位、停车场、地下停车库,导致大量车辆无地方可停,只好停在马路边上或人行道上。

堵车也是同样道理,乌鲁木齐以前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因为缺乏前瞻性,导致修路比较狭窄,尤其是老城区,好多主干道是两车道,不堵车都不行。不仅是老城区,包括现在的高铁片区、会展片区,道路同样设计太窄,就如会展片区,除了会展大道、红光山路宽一点,其他道路,都设计比较窄,就如龙腾路,是会展片区东面的南北走向大通道,但竟然只是双向四车道(如图),设计规划部门,就不能把道路设宽一点吗?就不能设个双向六车道八车道吗?可能就是觉得,这里现在人少车少,未来估计车也不会太多,所以这样设计修建,说白了,还是缺乏长远规划。
十大原因导致乌鲁木齐堵车,看看有没有你的“贡献”?

经开区的高铁片区、维泰大厦等周边也是一样,路比较狭窄,很多仅仅是两个车道,实在无力吐槽。双向四车道的龙腾路​这个问题,说白了,还是我们自身思维受到局限,看的不够远,眼光只盯着目前的情况,缺乏长远规划。

第三、地理位置受限。从乌鲁木齐地理位置来看,市区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东部有博格达山、喀拉塔格山、东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南部有伊连哈比尔尕山东段(天格尔山)、土格达坂塔格等。辖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所以,乌鲁木齐重点是向北发展,特殊地理位置,限制了乌鲁木齐向东、向西发展。尤其是西面的雅玛里克山、骑马山、蜘蛛山、鲤鱼山、石火山(万泰阳光城背后)等山势,导致乌鲁木齐不是一马平川,东面同样道理,跃进街、大湾北路、碱泉街、新泉街向东就成了断头路,东山及跟前的垃圾场,阻碍了城市道路的东延。

特殊地理位置,导致乌鲁木齐目前只有核心的南北大通道–河滩快速路,以及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北京路/阿勒泰路等。

第四、道路资源有限

。主要是老城区的道路资源紧缺,高楼林立、房屋密度大,限制了道路扩宽。尤其是像水区的新民东街、西街、红山路;沙区的经一、二路、和田一二街、奇台路、伊宁路、黑龙江路、公园北街、钱塘江路;天山区的和平南路、解放南路北路、中山路、红旗路、民主路、建设路;高新区(新市区)的银川路、阿勒泰路、鲤鱼山南路、河南路、长沙路、江苏东路、杭州路等,道路资源有限,紧缺,两边是房子,没法延伸扩宽,加上路边乱停放车辆,导致堵车厉害。

十大原因导致乌鲁木齐堵车,看看有没有你的“贡献”?​ 狭窄的新民东街​

第五、设计不合理。乌鲁木齐之所以堵车,跟很多地方之设计不合理有很大关系。其他不说,我就说说五星路与红山路十字路口附近的由南向北方向,每天堵车厉害,根本原因在于,从东外环路下五星路时,占据的是中间道,但公交车站则在最东,由南向北的公交车要从最西面的道拐到东面的车站,就会被从外环下来的车挡住(前面是五星路十字路口,从外环下来的车等红灯占据中间道),导致公交车过不去,等车,就出现堵车严重现象(如图)。这样不合理的设计,乌鲁木齐还有很多地方,大多数都在十字路口。
十大原因导致乌鲁木齐堵车,看看有没有你的“贡献”?

第六、不断修路。乌鲁木齐目前在建的有四条地铁线,施工总里程达到88.87公里,涉及中心城区25条主干路、64个站点。由于轨道交通施工点多、线长以及施工周期长、跨度大、且均在人员密集区,对交通影响较大。

据乌鲁木齐交警部门排查,乌鲁木齐轨道交通共有64处施工站点194处施工围挡区域,其中已排查出有57处影响交通通行的施工点,存在施工围蔽面积过大,临时通行便道破损、交通安全设施缺失等问题。

除了轨道交通外,乌鲁木齐还在修建断头路(丁字路)、地下综合管廊、高架桥,以及城市道路升级改造(靓化工程),都在围蔽施工或占道施工,必然会影响道路通行,再熬熬吧。

第七、交通出行单一。内地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机动车保有量是乌鲁木齐几倍,为何不堵车?或者没有乌鲁木齐堵车那么严重,很大一个原因是,这些地方交通出行多样化,如出门有地铁、非机动车等。乌鲁木齐之所以堵车,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出门只能是开车或者坐公交车(BRT)。乌鲁木齐特殊气候原因,冬天没法骑行,导致在建路时,以前没有考虑建自行车道,这些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陆续建了一些,但不成熟,主城区、城市主干道上,基本没有自行车道,而地铁又没有修好,出门除了靠坐公交车、BRT,就是开车,能不堵吗?

第八、不少司机素质不高,随意变道。这个也是乌鲁木齐堵车的一个原因。很多司机,随意强行变道,随意占道,导致经常出现堵车情况。举例:由东向西的西虹东路劳动街红绿灯处位置,因为经常堵车,很多直行去华凌市场的司机,为了更快,走最北的右拐道,到红绿灯处才停下,这样就挡住了后面要右拐的车辆,导致堵车。这种情况,真不少,尤其要吐槽下乌鲁木齐新AT车,满大街,随意变道、飞奔、见缝插针,感觉这条马路就是他们自家修的一样,一点都不遵守交通规则。

另外,公交车道私家车到不分,混行也是原因。乌鲁木齐很多地方,是有专门的公交车道,然而,即便上面写有“公交车专用道”几个字,依然有大量的社会车辆占道,导致公交车、私家车混行。

第九、懒,不爱走路,出门就开车。这也是乌鲁木齐堵车的一个原因。乌鲁木齐人民不爱走路,出门喜欢开车,有的甚至去200米远地方办事上班,都要开个车,道路资源有限、停车位又少,大家都开车出门上班,能不堵车,能不停车难吗?我身边不少同事,家就在单位跟前,也要开个车来上班,恨不得全世界不知道TA有个车。如果人人都坚持1到2公里,甚至三四公里内都走路上班办事,乌鲁木齐一定不会那么堵车。

第十、攀比心理,人人买车给城市添堵。还有,乌鲁木齐人有攀比心理,觉得大家都买车了,自己也必须有一辆车,即便八十年不出一次远门,即便单位就在家门口,还是要买个车,因为人人都买车了,人人都开车了,觉得自己没车,很没面子,会被人看不起,有的甚至贷款买车,根本就不考虑实用性。

我每天走路上班(到单位3.5公里),很多同事朋友不解,经常说,你们都有娃娃了,离单位也不近,为何不买个车?我就直接说,走路更健康!因为,车买来了,周末加班加点,没有休息日,也出不了远门,有时候休息时,也就到跟前的广场、公园转转,车买来,估计一个月开不了两次,为何还要买呢?我弟买了一辆车,半年了,没开过10次,都停在地下车库,经常去开车,车上是灰尘,所以,没事多走路,不实用,就不要买车了,少给路添堵。

让人欣慰的是,首府有关部门也意识到相关问题,也对车辆拥堵进行了调查,并采取相关措施,如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目前开展了四项举措:1、优化施工占道 交通通行效率提升10%以上;2、高架桥车道“瘦身” 提高出口通行率;3、打通城市微循环,将疏通108 处交通小堵点;4、严查6大交通违法 继续增加电子警察建设。

此外,乌鲁木齐今年要建10个停车位,打通50条断头路、丁字路等,以及即将开通的地铁1号线北段,年底全线开通等,都是解决首府交通拥堵的有力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