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一刻体验到了真正的贫富差距?

秋雨是场流泪的诗

最近热播的《欢乐颂2》,我让们来看看剧中的赵启平赵医生的经济情况。

第二,座驾是沃尔沃XC60也40多万。

第三,书香门第的高材生,家里也一定不像樊胜美那样缺钱。

这样的条件,在中国妥妥的中产阶级啊,在现在婚恋市场上也算是“优质男”了吧。多少人奋斗一生也达不到赵医生的经济水平,又有多少人盼望能有一个像赵医生那样的家庭与与社会地位。

而赵医生的经济水平在剧中产不多算是“垫底”的了,这真让人唏嘘啊。

这是《欢乐颂1》第十集里,当曲筱绡让好友帮忙查赵医生的背景资料时,好友对赵医生的评价。对于这种评价曲筱绡当时不置可否,回了句:“玩玩嘛。”

我们可望不可即的赵医生在像曲筱绡这样的人眼里是“不一个阶层的”,没有钱的,“少搭理”的那群人。

讲真,赵医生的条件,我们又多少人能达到。那这样推算下来,我们是那种根本就不会被搭理的人喽。我也就呵呵了·······

是他们脱离了我们这些穷苦大众了,还是我们完全不了解上层人的生活。

《欢乐颂2》第四集里,曲筱绡的朋友说出了一点,曲筱绡这个阶层的人赵医生养不起,我们穷苦大众更养不起啊。

我在想,我们这这阶层的人何曾让上层社会养活?我们辛辛苦苦工作着,认真生活着,不管他们如何看我们。

就这样,毕竟我们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里的“人民”。

不说了,我搬砖去了。


Green Pet绿色宠物

老家有一户人家,家里有几个大厂子,那几年经济形势大好,他们家趁着机会发了大财,眼看着家里唯一的儿子长大成人,家里也给找了一个貌美的姑娘,可没想到结婚前却查出来很严重的肾病,当时医生就说最好换肾,透析也可以维持,但是换肾是最好的。

一般人如果没钱基本上都会选择透析,因为换肾就算有肾源,前前后后得花一百来万,不过他的父母马上就同意了换肾,也是运气好,很快就有了肾源,再加上资金到位,他很快就做了手术,术后也有钱应对排异反应,再加上充足的营养、休息,小伙子两年后又生龙活虎了。

当初的未婚妻也没有吹,在他生病时还床前床后地伺候着,毕竟那女孩子家小门小户,后来结了婚,现在孩子都有了,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因为孩子得的是肾病,不能吃盐,很多好吃的都不能吃,孩子馋啊,看到家里的鸭子抓住就往嘴里塞,他妈妈就用白水煮了鸭子给他吃,白水不加盐,不加调料的鸭子能有多好吃,可孩子馋啊,看他吃的津津有味,他妈妈眼里泪水就流个不停,流到嘴里又咸又苦。

后来她终于忍受不了看着孩子病情越来越重,再加上家里也越来越需要钱,他们夫妻两个人又出门打工了,把病重的孩子留给奶奶照看。

再后来,孩子就去世了。

同样的人,同样的病,就因为贫富的差距,一个一家人其乐融融,一个却跟父母阴阳相隔,谁说生死面前人人平等?


陈兰香老师

曾经,我姐带着我逛商场,当她买了一条裙子,599的时候,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我内心里,那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那晚我没睡好觉,一直觉得,怎么会有人买那么贵的裙子,姐姐说我,逛商场就找凳子坐着,也不看看衣服,我心里就想说,劳资买不起啊,逛都不想逛,后来,慢慢工作,融入城市,就好了,能接收那么贵的价格,但骨子里还是觉得贵,很少买那些。


虞姬大小姐

有一次一个客户来签合同交首期款,傻白甜一样的一个姐姐,她一边掏钱包一边跟我说:我上午去买家具了,花了多少钱我不记得了,所以这张卡里的钱够不够交首期款我不知道,先刷刷看。然后刷卡果然钱不够了,她就觉得特别难为情,特别抱歉的跟我说:我现在就回家取另一张卡,因为我平时没事做,情绪有时候不稳定,我情绪一不稳定就容易乱花钱,所以我家里人都不给我太多钱,只给我几十万零花……

当时我心里真是天雷滚滚,这个姐姐特别好,真的不是在跟我炫富,而且她还不是接触客户中最有钱的,但是我已经感受到深深的差距了。


何芽芽

2005年大学毕业,寝室老三追随女朋友的脚步,去了深圳。一年后,两人结婚,在深圳省吃俭用供了一套房,当时那里的房价已经接近每平米一万元了。几乎同一时期,我在沈阳也按揭了一套房子,一环里,一平米3460。我俩的房子面积差不多大,他每个月的房贷却是我的三倍还多。

当时每次打电话,老三都会向我倒苦水,说太累,他两口子每个月工资交完房贷也只够吃饭,一点钱攒不下。当时我还窃喜,没到压力那么大的城市去发展,留在沈阳多好!

去年,老三两口子终于忍受不了深圳的高压力。他和我说,该给孩子选择好学校了,但深圳一套学区房比天价还天价!政策上倒是可以租学区房上学,但光租金一个月就要两万元。

最后,老三决定举家回东北发展。然后,深圳房子卖了1200万+,据他说,这还是着急回来给孩子办学区,便宜卖的。

现在,老三两口子在沈阳置办了房产,给孩子也选好了学区房,银行里还躺着1000万的存款,虽然现在嗷嗷降息,但一年的定期利息也不会低于15万,这就已经高过我的工资了。。。

同样的工薪族,毕业10年后,因为房子所在城市不同,我和老三已经是两个阶级的人了。


瑤不可及1

说说留学生圈子吧,室友五个,一个军三代,一个家里是国内某著名建筑师儿子,一个爸爸是某上市集团老总,还有一个母亲是某银行行长,还有一个家境一般,留学生圈子确实乱,非富即贵。毕竟一个月生活费起码就得1500刀,但是大部分人家里管的都很严,剩下一部分才浪的,毕竟美国现在对留学生要求很高,绩点低的直接遣送回国。


qzuser17244032

回答了一个问题,收获了一堆骂。说什么的都有。反正都是躲在手机后面做键盘侠的。

我想表达的只不过是一个朋友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同导致了缺乏自信最后越过越差劲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人,好的东西。

但是呢,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很多内心肮脏又阴暗的人,喜欢恶毒的去揣测别人。这样的人真的很可怜。愿你们一辈子都活在阴影中见不得阳光!


fantong666

一次在学生时代的兼职真正让我体会到了贫富差距:那时我在一个处在富人圈的大型生活超市里面做促销,就是那种一天100块钱,需要站8个小时的兼职。那是在5.1小长假的时候,别的有钱人都趁着小长假出去旅游了,而我却为了生活费需要在外面做兼职来赚取生活费。刚好那天超市酸奶打折,所以我就在那里挑,挑性价比最好的。而一个25岁左右的已婚妇女和她老公走过来,那女的直接拿了最贵的那种用玻璃瓶装起来的老酸奶,还在旁边问我这个是什么日期产的,我回答是昨天,还顺便介绍了一下这个有多么好,结果那女的来一句:哦,没关系,不用很好,反正我是拿来敷面膜的。EXM?我都舍不得买来吃的,她居然拿来敷面膜,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贫富差距,真是伤透了,更是坚定了我要努力挣钱的想法。


羞涩果果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上高中生看到的两个故事

高三在一所市里比较优秀的高中上学,班里并不缺富二代官二代。我的同桌是一个来自县城的小学霸,但是自身家境并不好。学校的饭也不算很贵,一份盒饭5块钱(能吃八分饱)。但我同桌一分钱都不舍得浪费。每天吃从家里拿的咸菜然后就着学校的馒头吃。一天花销不超过3元钱!!!有一次他发烧了怎么说都不去看病,然后我逃课回家去给他拿了药品,虽然被班主任吵了但是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晚上回家给父母说了我同桌的情况,父母表示可以资助他(我家里也只是普通小康),但是我深深了解同桌内心的倔强与自尊心所以我拒绝了。 那时每天妈妈都会给我做早饭,早餐吃各种肉(这就是我高中三年从110斤胖到140的罪魁祸首。。。),然后我每天让妈妈多做一点带学校,吃一半时就说吃不完,理所当然的给了同桌吃。有的时候我们俩也会一起吃老干妈,友谊不分贫贱。 后来我们毕业了,好久没联系,但是每年生日都会收到他寄来的礼物,虽然不是很贵重。我知道,他早就看出我是故意带饭给他只是一直在心里感激。有这样一个同学真好,有人说高中是一群人的高中,大学是一个人的大学,也许高中的友谊才最真挚吧。

2013年夏天的某晚,我把车子停在路边,坐在驾驶座上,和车上的朋友着聊天。

朝我们走过来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蓬头垢面,嘴唇干裂,走路时左肩晃动的幅度有点搞笑,显得很执拗。

他上身穿一件泛着汗碱的T恤,脚下蹬了一双破旧的塑料拖鞋,手里拎着一个断了一边提手的红蓝方格的那种塑编行李包。

小伙子小心翼翼的敲了敲车窗,我跟朋友都有点紧张,车窗打开一条缝看着他。

小伙子用很难懂的口音问我,从这里到xx城市应该怎么走?

我们有点诧异他问的问题,从这里到他问的城市大约一百公里路程,我给他指了指方向,告诉他往西大约一百多公里。小伙子点点头说了声谢谢大哥就往前走了。

我们的话题被他的问题打破,愣愣的看着他的背影,本以为会是个乞讨者或者流浪汉,讨点钱或要点吃的。可他只是问问路,而且看上去是要徒步过去的意思。

小伙子走出去几十米,在人行道边坐下,拿出一瓶水喝了几口,然后低着头摆弄着地下的什么玩意,像是在休息。

好奇心驱使我一定要过去问问情况,同情心让我觉得这可能是个需要帮助的人。

我和朋友过去,站在他旁边,这次轮到他有点紧张了,仰头愣着看我。

我蹲下来问他:你是准备走着去xx吗?他说:要去那里找他一起出来打工的老乡。我问:你从哪里过来的?他结结巴巴的说:老家在云南,来山东打工,收到老乡的口信,说他在xx市的印花厂正在招人,收入比现在高一些,而自己的身份证扣在之前的工头手里,也不给开工资,所以决定出走,步行去找那个同乡。

我更觉得诧异了,且不说拖欠工资,扣押证件仅长途步行和捎口信的时代早就不复返了,难道真的还有这样的事?

我问他你有没有那边老乡的电话?他答不上。

我接着问之前做什么工作,他讲也是做印花,我对印花工艺多少有些了解,问他都做什么具体的劳动,他有问有答,看上去不像骗我。

对,我是自己走来问他的,他没问我要任何东西,怎么是骗我呢。

对话持续了五六分钟,我的结论是小伙子没受过教育,家在云南山区,没有电话,打工是为了补贴家用,同村出来的几个人如今都分散了,没有朋友,没有依靠。

但他是个本分人,迫于无奈和对世界认识的浅薄,没有别的选择,孤注一掷步行两百多公里去投靠带来口信的同乡。

在他的眼睛里我没看到赶去见同乡的盼望,没看到被工头欺负后的愤怒,在他看来好像一切都很正常,像是在叙述别人的故事,低垂的眼里空洞无意,就像个老人在等待明天。稚嫩的脸和他手上布满沟壑的一层硬壳极不相称。

我站起来,抽出两百块钱递给他,告诉他往回走几公里是车站,那里有很多旅馆不用身份证,几十块就能住一夜,明天用剩下的钱买张车票,余下的还够吃几顿快餐。

小伙子赶忙推开我的钱,哆哆嗦嗦的说:谢谢大哥我不要钱我不要钱,就像害怕我会害他一样的诚惶诚恐。

我又递给他一张名片,告诉他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打给我。

小伙子还在坚持推脱着,朋友跟着劝了好多,小伙子才算接受了。

我和朋友转身回到车里,看着那小伙子慢慢走远,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人能有多穷呢?能穷到买不起一张车票?如今打工的工人工资都能拿到三四千块,如果他懂得维权,或者懂得与人交流,一定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如果他受过一点教育或者有个能出出主意的朋友,这些现象也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连个电话号码都没有,凭着一个地址和口信就能徒步两百多公里前往另一个陌生地,这是没胆识没信念吗?也不是。

我猜是他过往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子,生来就没有志向的引导,没受过文化的滋养,对他来说,外面的世界像小山村一样,看不见灯红酒绿,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活着而已。

看到这个题目,想起来这件事,还是觉得心塞。哀其不幸,悲其不争!

贫穷的根在人,让贫穷落后的人们学一点点知识,那他们就会有向往,有了向往就不会再有贫穷。

想起两段电视剧里的台词:

“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他们残酷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最高层的人可以最大程度的享受物质和精神的供应,然后随着层次逐渐递减,最底层的人所拥有的物质能量通常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生存,而精神供应,几乎为零。”

“ 我们习惯把人群分成好人和坏人,并由此而延伸出一些诸如卑微啊,高尚啊之类的概念,其实,一切只是机会而已,穷乡僻壤的地方犯罪率低,并不能说那里的人高尚,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痛苦。”

我在那个小伙子眼中没看到一点痛苦,这才是我最难释怀的地方,像上面那段台词里讲的,没有选择就不会有痛苦,可他,连选择的机会或能力都没有。

消除贫穷,给人们选择的机会,这是国之大任!!

真的再也不想看到这种事了。

城市新干线

虽然我自己知道有钱人的生活不是自己可以想象的,但在那一刻还是重重的打击了我。

去年八月份的时候,表姨让我和爸爸跟表舅去北京帮他们搬家,租的四合院在五环外。表姨说主要目的是搬家具,怕搬家公司磕着碰着了,自己有车就让自己人搬这样省点心。一共有九间卧室,没一间都有不同的柜子,桌子,椅子,架子什么的,表姨说每一件都是几十万,好像是什么红酸枝的,我也不懂。说实话,现在这社会几十万的家具大堆的,所以心里也不是太惊。毕竟光平时他家常开的车都好几辆,有奔驰E300L,途锐,奥迪Q7,三菱帕杰罗,还有几辆厢式货车。

等到三个车装满的时候正好该中午吃饭了,表姨夫回来了,正好进门打完电话,我一看就说:“姨夫,你咋还用个老年机了?”“啥老年机呀,这是个高端手机,17万呢。”表姨接过来说。说实话,当时我就震惊了,一个手机而已,这么贵是顶吃还是顶喝呀。

吃完饭,下午往新房子搬,只听说买了一套大房子,没想到还真大:地上三层,地下两层,一共五层还带半亩地的别墅。后来才知道这房子光买还托了熟人还花了两千多万!!!我了个去,我已经惊的没法说话了。最后竟然还有,刚在郑州郑东新区买了一套一楼一千多平的门面,又是三千多万!!!!!!!!!!我想静静。

突然想起一句话: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还是过好自己的吧,千万别有攀比心理!

凡事都要知足常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