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財經聲音」肖亞慶:央企要強化境外項目管理

肖亞慶:央企境外風險防控要落到實處

5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境外風險防控座談會。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央企境外風險防控座談會上強調,要切實把境外風險防控工作落到實處,推動中央企業國際化經營邁上新臺階,努力成為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主力軍和排頭兵。他表示,中央企業要著力做好戰略規劃,充分發揮戰略導向作用,把企業國際化經營引入有序軌道。要著力加強集團管控,統一管理職能、健全管控機制,完善管控方式、強化境外項目管理。

李錦:未來國企一線職工工資要普遍上漲

5月25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對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管理辦法進行重大改革。 國資改革專家李錦撰文稱,目前中國國企一線職工工資均不及管理人員年薪的50%。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這種工資懸殊的狀況將出現根本調整。也就是說,國企一線職工工資要普遍上漲。不過,建築行業、機械製造業、電信業、“三桶油”這些用工數量大的企業會因勞動生產率因素而有所影響,而電力、有色等行業實現利潤降幅較大,職工工資可能會出現下降。

管清友:高房價的本質是收入分配問題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表示,歸根結底,房價問題是一個收入分配問題,我們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太大了,以致於讓中產及以下的階層感覺到購房遙遙無期,對於高收入或高財富佔有的群體來說,房價並不高。房價問題沒有理想狀態,政府的著力點應該放在解決收入分配問題。他指出,目前來看,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城市,一般工薪階層想買套房都很難,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黃有光: 搖號是最違反市場經濟原則的方法

中國目前至少有8個城市實施了房源統一搖號的政策。著名華裔經濟學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黃有光表示,搖號是最違反市場經濟原則、不公平、效率最低的分配稀缺物品的方法,應該儘量避免使用。他說,即使搖號的過程完全正規,沒有內定,沒有任何手腳,那一萬人中最後獲得購房號的一百人,並沒有比其他沒有獲得購房號者更優秀,對社會貢獻更大,或付出更多的錢,或對房子有更大的需要。

李揚:要讓槓桿有可持續性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日前公開表示,槓桿本身是現代經濟運行的特點。比起小農經濟、比起自然經濟來說,用槓桿操作肯定先進得多。所以我們的目標不是要去除槓桿,而是要讓槓桿有可持續性。社會上說要搞到大家都沒有槓桿,這肯定是錯誤的。槓桿要可持續,可持續微觀上有標準、宏觀上也有標準,這才符合現代經濟運行的特徵。

唐建偉:中美貿易衝突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近期,中美兩國高層代表經歷多輪談判後,終於達成協議,中方承諾增加對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的進口來縮小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 不過,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唐建偉分析稱,未來中美之間貿易爭端演進仍然面臨較多不確定性,短期的風平浪靜可能並不代表持續的一帆風順,我們對此還是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他指出,中國要有清醒的認識,要從戰略上重視外部環境的變化,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