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最近一期《国家宝藏》大家看了么?

这般任岁月流转,故国深情不变,国宝皿方罍的百年回家路,也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附:《国家宝藏》——国宝皿方罍的百年回家路

国家宝藏_20180114期-黄渤王嘉深情演绎国宝回家-综艺-高清正版视频-爱奇艺

看图▼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那么皿方罍到底是何方神物呢?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皿方罍

皿天全方罍(léi),商代晚期铸造,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被称为"方罍之王"。该器于1922年被发现,器盖于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器身流至国外。2014年3月19日经多方沟通和协议,皿天全方罍于6月14日回归中国长沙。

皿天全方罍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该器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

皿天全方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皿天全方罍”是商代晚期盛酒器,该器通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盖呈庑殿顶形,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高圈足。全器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均装饰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器盖刻有“皿天全父乍尊彝”七字铭文,器身则为“皿父乍尊彝”五字铭文。

罍是古代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诞生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期,绝迹于战国时期。青铜罍在历史上流行时间较短,尤其是方罍更是十分稀少。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在商周两汉,王宫贵族的盛大宴会上,罍是用来盛酒或水的必备器物。其形制分为方体和圆体两种。在商周至两汉,罍的形式、工艺逐渐由繁变简。方体青铜罍作为早期繁复奢华的形制,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器物造型上的高超设计,也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青铜铸造的发达程度。而方体罍因其制造技术最为复杂,更是尤为珍贵稀少。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刘武的后代为争罍而引发的宫廷流血争斗。可见罍在古代器物中的重要性。

皿方罍为商朝晚期铸造,是殷商的高级贵族之一皿氏家族的器物,中原商朝人南迁时带入湖南。虽然考古发现表明,湖南一带在商朝中前期已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但要铸造如此精美复杂的方罍重器还缺乏能力,而且方罍的器形、纹饰、铭文完全属中原殷墟风格,皿方罍的颜色黑亮,是所谓的“黑漆古”,它需要在腐蚀酸的环境中埋藏千年以上才能形成,这与中原青铜器在碱性土壤中所形成的颜色不同,显然是中原商朝人南迁时带入湖南的。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文物地位

皿天全方罍,这件距今3000多年的“皿天全”方罍,造型雄浑,形体巨大,通体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其高超卓绝的铸造技术,神采飞动的气势和令人倾倒的精美纹饰,是其他古代青铜器无与伦比的,堪称“罍中之王”,是举世无双的“稀世珍宝”。

皿天全方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皿方罍,全名叫皿天全方罍(léi),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被称为“方罍之王”。

皿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大族,“天全”是器主名字,“己”是受祭拜的庙号之名。

“罍”诞生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期,绝迹于战国时期,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而“方罍”更是十分稀少。

商周时期皿氏家族最具影响力的“方罍之王”随着家族的南迁,沉寂三千年多年后才重现于世。明明是一体而生,却在久经离散苦。器盖辗转国内,而器身则几易其主,飘零海外。

1922年于湖南桃源戚家河因暴雨冲刷而出土,为当地一戚姓农民发现。

而后一石姓古董商闻风而至,出价购买,但物主之子因恐贱卖,遂携方罍盖至附近小学钟姓校长处咨询价格。

石某心怀鬼胎,持罍身匆匆离去,从此皿方罍身首异处,天各一方。

皿方罍盖始终留在国内,历经辗转,解放后收藏于湖南博物馆,算是回归老家,适得其所。

器盖铭文

而更为重要的皿方罍器身,却被卖到了国外。

有说被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收藏,但未见于正式记载,权当故事。

在佳士得目录中正式标注的传承,有大名鼎鼎的C T Loo(卢芹斋)和 C FYau (姚叔来/姚昌复)。

后者可能知之者甚少,其实他是2、30年代执中国古董外销牛耳的运通公司总经理,张静江的妻弟。

还有一个是声名显赫的收藏加兼学者A W Bahr (大都会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他捐的)。

最后一个收藏者是日本古董商浅野。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2001年3月20日纽约佳士得春拍目录,封面重器赫然在目的,便是这淡出公众视线多年的万罍之王 - 皿方罍。

消息一出,青铜收藏界掀起轩然大波,拍卖那天,各路大行齐集现场,包括筹集了数百万资金,志在必得的保利和上博。

结果皿方罍以925万美元的创纪录价格卖出,但夺标者既非上博保利,也不是屡出重手的英国古董大鳄Eskenazi,而是一位据说来自法国的神秘位买家。

925万美元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

它相当于那场拍卖会284个lots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二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皿天全方罍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

该器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

关于皿方罍器身的描述,有这样一段文字:

皿方罍器身表面呈金褐色,器形高大、造型雄浑,富丽堂皇,通体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四角和四面中间共饰八条粗大扉棱,以云雷纹衬地,肩、腹分别以大兽面纹为主纹,空隙处填夔龙纹,在主纹和扉棱上再饰云纹,前后两面正中,上下排列两立体兽首;左右两面肩部各有一兽首衔环。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器口有“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故名“皿方罍”。

整器展现出高超的铸造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神秘、富丽、久远的历史气息和一种不可撼动的威严与霸气扑面而来。

国际著名古董商吉赛尔先生曾对皿方罍做出这样的评价:

“对于这件青铜器,我能说什么呢?它简直是出神入化、太令人难以置信了!我爱死它了!当你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它时,你会为它整个外型与内涵所震惊。”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2014年6月12日,颠沛流离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古青铜器珍宝皿方罍在纽约世界著名拍卖行佳士得正式移交中国。

2014年6月28日,身首分离90年的青铜器国宝皿方罍的器身和器盖在湖南长沙“身首合一”。这件距今3000多年、在海外飘零了近百年的国宝文物,终于回到故乡,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

皿方罍曲折的合体史,就如同视频中黄渤那一句“我就想回个家,怎么就这么难?”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曾流落海外数十年,千年文物皿方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