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聲優真的有很多粉絲嗎,為什麼?

冰劍夜琴

當然有!先說結論,在日本,聲優是明星化的職業。

因為筆者是這樣理解的,如果說電影裡的,演員就的角色的靈魂的話,那麼動畫的靈魂就是——是的,是作畫。動畫師就相當於電影裡演員的位置,例如角色的喜怒哀樂,表情感情的表達,都是靠原畫師的作畫來表現,作畫太爛,配音再屌,都無濟於事。

不過作畫只是一部分,聲音可以說是另一半。一個角色的話,作畫和聲音的比重是6:4,聲音是一種輔助,主要還是靠作畫的演出能力。不過有些角色聲音就很重要。例如《物語》裡的阿良良木歷,這種話癆角色,就是作畫演出<配音的典型,這個角色如果配音無味,那《物語》看起來一定是覺得廢話聯翩無聊透頂的,不過因為背後的聲優把這個角色演活了,所以《物語》看起來還是很帶感的。

又比如《天元突破》的卡米娜,這種熱血男如果沒有一個聽的燃起來的聲音,那麼這個角色依然會給人死氣沉沉的味道。

又好比《零之使魔》中的路易斯,這種角色賣萌為主,劇情為輔的動畫,如果女主角的聲音不行,那麼就毀了一半了,當時那個年代,“釘宮四萌”,這種說法,也是對聲優最大的認可。

所以,作畫演出,和聲優的賣力演出,都是非常重要的。畫要畫的可愛或者帥氣,聲音也必須對味才行。你讓三爺(三笠)的聲優去配釘宮的萌系角色,可能就很彆扭,同樣反過來,你讓釘宮去配三笠這樣的女生,也很難配好。

所以,如果說作畫看起來更像幕後的話(當然,實際上就是幕後),聲優會給人更加臺前的感覺(當然,也是幕後)

在日本,聲優是明星化的職業,這個具體怎麼發展來的,筆者這裡不做深入的探究,但是聲優對動畫的影響是莫大的,有些人看動畫先看畫風喜不喜歡,然後就會參考聲優陣容喜不喜歡,衝著一個聲優去看動畫的大有人在,這就和衝著某個演員去看某部動畫一樣。

看動畫的ED,一般會先展示聲優的職員表,而不是原畫,也可以看出製作中,聲優的地位。

日本的聲優已經是偶像化的包裝,從配音,顏值,唱歌水平,活動的調動能力,各方面都看,你完全可以把有名的聲優,當做“明星”,至少是那種,推特上看到聲優發內容,就會成百上千的人去轉發的名人級別,有著自己的名人效應,不比國內的二線歌手差,而實際上,很多聲優唱功不俗,像是頂尖的水樹奈奈這個層次,也是日本最著名的“紅白歌會”的常客,這樣水平的聲優,憑什麼沒有粉絲? 至於顏值:

看看梅原裕一郎,這種男聲優,顏值吊打國內二線小鮮肉無壓力啊

香菜那種什麼的,自己都給自己定位是偶像,就不多說了


T哥小站

不能絕對這麼說,有很多粉的聲優自然是那些比較出名的,每一個行業總有人的粉多,有的人少。

因為我動漫接觸的比較多,所以對電影和電視劇那方面的聲優瞭解不是很多,姑且就從動漫方面來著手分析。

在我的認知範圍內,我所瞭解的聲優主要包括動漫配音和歌曲演唱這方面,但不排除他們有的也會去出演電視劇之類啦。這些聲優的一大部分粉絲都是來自他們在動漫中所配音的角色,而且他們都是很有實力的,各自都有各自的聲音特點。

我們都知道,日本在動漫行業算是比較成熟的一個國家,所以他們的動漫作品相對其他一些不是很成熟的國家來說,在世界各國的傳播範圍比較廣,這個有利的條件,也為聲優們積累了一大批的死忠粉。

舉個例子,釘宮理惠,日本的著名女聲優,為很多部動漫配過音,在她的諸多聲線中,配過的傲嬌角色聽起來最讓人上癮,由此產生了一大批的“釘宮癌”患者,被釘宮小姐姐大罵八嘎,hentai,無路賽就是爽歪歪,真的是一群抖M痴漢哈哈。

再有就是舉例卡米亞,為夜鬥,夏目,兵長等等角色都配過音,真的是超級出色的作品,兵長的高冷,夏目的溫柔,夜斗的,,,(好吧,不知道怎麼形容了)姑且用沒節操來形容吧,他的風格切換真的是讓人著迷,始於聲音,忠於才華。

所以根據以上這些舉例來講,想必應該能讓人明白有的聲優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粉絲吧!還有很多很不錯的聲優,就不一一拉出來講啦,不知道諸位最最最喜歡的cv是誰呢?


來自一個二次元問答的答題者~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