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CCCP&SCC|最新晕厥指南建议分析

2018CCCP&SCC|最新晕厥指南建议分析

2018CCCP&SCC|最新晕厥指南建议分析

病因学分析

引发晕厥的原因有多种。根据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相关指南关于晕厥的分类,晕厥分为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综合征、直立性晕厥和心源性晕厥。对于在急诊就诊的晕厥患者,都遵循4步诊断(图1)。

2018CCCP&SCC|最新晕厥指南建议分析

图1. 诊断晕厥4步骤

评估流程

2018年ESC最新晕厥诊断和管理指南推荐,急诊科晕厥患者的诊治思路为:①晕厥是到急诊科就诊的主要原因吗?②急诊科初步评估(图2)后,病因诊断明确吗?③如果病因不明则使用危险分层流程图(图3)。

2018CCCP&SCC|最新晕厥指南建议分析

图2. 晕厥患者初步评估和危险分层流程图

2018CCCP&SCC|最新晕厥指南建议分析

图3. 危险分层流程图

心源性晕厥诊断思路

心源性晕厥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运动中晕厥、卧位晕厥、伴初发胸部不适、晕厥前心悸以及猝死家族史。患者可能有冠心病、心力衰竭、先心病或肺动脉高压等病史。

• 心电图的主要改变包双束支阻滞(定义为LBBB或RBBB合并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阻滞)

• 其它心室内传导阻滞(QRS时限≥0.12 s)

• II度II型晕厥患者AVB和I度AVB伴显著的PR间期延长

• 在未使用负性变时性药物的情况下,无症状的轻度不恰当性窦性心动过缓(40~50 bpm)或缓慢的心房颤动(40~50 bpm)

• 非持续性VT

• 预激性QRS复合波

• 长或短QT间期

• 早期复极

• V1-V3导联上1型ST段抬高(Brugada型)

• 右胸前导联上负向T波,提示ARVC的epsilon波

• 提示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室肥厚

高危因素包括男性、>60岁、无先兆症状、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出血迹象、持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肌钙蛋白升高等;中危因素为>50岁、既往有心脏病史、有心脏装置但功能未见异常、心电图异常、早发心源性猝死家族史,症状与神经介导性晕厥不同。

处理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