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监退休后有什么下场?

用户62620692888

写一写《太监谈往录》里提到的:

清代太监养老去处有二:1.出家;2.加入“太监养老会”。

先说第一条。

很多太监都在寺观中挂个名,当个名义上的和尚或老道。好等到老了之后有所归宿。有能力的甚至联合同事人,自己办个庙观,开山传派。所以老北京寺庙很多都和太监有关系。

纯粹用于太监养老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北平市北长街万寿兴隆寺”,一个是“平西黑山护国寺”。

再说第二条。

太监养老会明朝就有。《太监谈往录》的作者信修明自己曾经办过“恩济慈善保骨会”。清朝末年,北京太监养老义会规定:入会的太监先要交百八十块钱,三年之后,可以到养老义会所属的寺庙养老,寺庙供应食宿。

当然,太监的命运也和他们的权位富贵有直接关系。如李莲英、小德张那一等人,当然完全不用考虑养老问题。比他们次一等但也算有钱有势的,凭借财势,在寺庙中也能过上好日子。比如西太后下边的二等太监刘多生,后来做了白云观的方丈。

而最底层的太监,连养老义会的入会费也交不起,只有流浪各处,冻饿而死了。


北门猿

古代太监命运悲惨,在年老体弱的时候,美其名曰“退休”,实际上是没有用了,被皇帝从皇宫里赶出来了,这些退休的太监鲜有好的归宿,大多数下场悲惨,有以下几个下场:

一是出宫摇身一变成了爷,娶几房老婆,抱养一个孩子,自立门户。当一些皇宫中有权有势的大太监退休后,因为之前早就为退休做了准备,捞了大把的银子,在退休后,买个大宅子,娶几房老婆,丫鬟下人一应俱全,摇身一变成了老爷,再抱养个儿子,过上了富家翁的生活。

二是投靠亲属,苟活于世。大多数太监都是在很小的时候由于家里穷才送进宫中做太监,一般都有兄弟姐妹,鲜有有自己子女的,或者认了一个干儿子。在太监退休后,他们会投靠亲属,这些亲属好的话,会给他养老送终。如果这些亲属不好的话,往往会榨干老太监们的退休金,然后再将他们一脚踢出门,自生自灭。

三是在寺院、道观出家。一些太监在刚进宫的时候,就开始谋划后路,他们会定期向寺院、道观捐钱,到退休的时候,他们可以到寺院、道观出家或者养老,也算有一个比较好的归宿。

四是太监养老会,退休的太监交一定的钱可以加入这个机构,到太监养老会所对接的寺院、道观等地养老,供吃供住,也算不错。

五是流落街头,成为乞丐,自生自灭。有一些贫困的太监,没有什么积蓄,没有去处,要么花完可怜的退休金,沦为乞丐,乞讨为生,要么就直接生无可恋,被逼无奈,上吊自杀,一了百了。

总之,退休后的太监不仅养老是个大问题,而且他们被人们指指点点,遭受精神上的打击,大部分人下场悲惨,太监是封建社会对人类的血泪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