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逸、奇駿立大功!日產汽車2017年財報公佈,利潤大跌

日產汽車2017財年財報公佈,經營利潤大跌,中國市場依舊增長,軒逸、奇駿立大功!

軒逸、奇駿立大功!日產汽車2017年財報公佈,利潤大跌

日前,日產汽車公佈了其2017財年(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的財報,根據這份財報顯示,在過去的2017財年,日產汽車公司經營利潤為5,748億日元,淨收入為11.95萬億日元,經營利潤率為4.8%。全年淨收益增長12.6%至7,469億日元。其中,2017財年前三季度,公司因特殊事件、庫存調整和價格下調的影響而產生了較高費用。但得益於第四季度的出色表現,公司的業績得到恢復。此外,非營業收益和美國稅制調整帶來的利好,同時抵消了經營利潤的下降。

軒逸、奇駿立大功!日產汽車2017年財報公佈,利潤大跌

從上面的詳細圖表可以看到,日產汽車2017財年的經營利潤同比大跌了22.6%,營業利潤率則下降1.5個百分點,為4.8%。

在2017年,日本工業各種作假醜聞頻發,包括神戶制鋼所的數據造假以及日產汽車質檢造假醜聞等。日產汽車質檢造假事件,是由日本國土交通省對日產汽車工廠進行檢查時發現。日產位於神奈川、栃木、福岡3縣的5家工廠,有不具備資格的技術人員進行車輛最終檢驗,並使用正規檢查員的印章在檢查記錄上蓋章。此問題導致了日產汽車日本本土的6家工廠停產兩週,並決定召回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日本生產及銷售的116萬輛汽車,以做質量複檢。此次事件將導致日產損失高達250億日元(2.22億美元)。隨後日產還追加召回了於9月20日至10月18日生產的約3.4萬輛汽車重新檢驗。中車網分析,這一事件是導致日產汽車2017財年經營利潤大幅下跌的主要因素。

在銷售業績方面,得益於2017年發佈的全新日產Note e-Power車型在日本市場上的出色銷量,以及新一代聆風的推出,日產在日本本土的銷量增長了4.8%,達到58.4萬臺。

而在國內方面,日產奇駿和軒逸的市場表現強勁,加之東風啟辰品牌的納入,日產在國內的銷量增長達12.2%,共售出152萬臺新車,佔國內市場份額的5.6%。與此相對應的是,在美國市場,日產汽車的銷量達159萬臺,市場份額為9.2%,均高於國內。因此,北美市場依舊是日產的第一核心市場。

至於說歐洲市場,日產銷量下降4.6%至65.2萬臺,市場份額為3.6%。在俄羅斯,日產的銷量增長為12%,達到10.5萬臺。而在亞洲其他地區和大洋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在內的其他市場,日產的銷量為81.9萬臺,增長1.3%。

通過這一系列數據不難看出,維持日產增長與利潤的核心市場就是中國、北美以及日本。所以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日產開始大力的推進電動車車型對國內市場的佈局以求取得先機。這一舉動,也是對日產汽車2018財年銷售計劃的配合。

軒逸、奇駿立大功!日產汽車2017年財報公佈,利潤大跌

日產針對2018財年制定了592.5萬臺的銷量預期,其中日產Serena e-POWER、新一代聆風、英菲尼迪QX50,以及新換代的Altima(天籟)、軒逸˙純電和日產途達都將是重點的核心車型。其中,日產Serena e-POWER、新一代聆風的主要市場是在北美以及日本;雷諾日產的CEO卡洛斯戈恩曾發言:中國的電動車都太便宜,聆風太貴不適合中國市場,日產會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專門的廉價電動車。中車網認為,從這點發言不難看出,日產對於聆風在國內的銷量預期沒做更多期望。

至於說英菲尼迪QX50,以及新一代的日產Altima(天籟),則是兩款兼顧北美與中國市場的重要車型,是英菲尼迪品牌及東風日產未來在國內的旗幟型車型。而軒逸純電動車和日產途達,就是徹底針對國內市場需求發開的新車。

日產汽車對於2018財年的中國市場寄予厚望,但電動車能否帶來其想要的市場收益可還未知。新一代天籟和英菲尼迪QX50的市場表現將會是決定性的。

( 文:新車諜照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