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潘金莲离婚

让潘金莲离婚​让潘金莲离婚

文/苏伟光

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婚姻,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婚姻;因为潘金莲是被张大户赠送给武大郎的。

武大郎没想到自己长成这个样子,竟然还能讨得潘金莲这么漂亮的女人做老婆。

潘金莲却是绝望的。

她有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对幸福婚姻的美好幻想;但是她怎么也没料到,走进自己真正的婚姻生活中的竟是武大郎这个三寸丁谷树皮。

因为那时,潘金莲没有选择“离婚”的权利,就与西门庆发生了“婚外情”。

在这段“婚外情”里,潘金莲终于找到了做女人的感觉。

问题是,那个时代离婚的主动权不在潘金莲,而在武大郎。

只有武大郎可以休掉潘金莲。

潘金莲要想离开武大郎,要“求得一纸休书”才行。这个,武大郎肯定不会同意。

既然光明正大走不了,那就只有去偷情了,只能将恋情置于地下。

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

武大郎虽穷又矮,配不上潘金莲,但戴“绿帽子”,他是万万接受不了的。

因此,武大郎前去捉奸。这一捉,矛盾马上公开化明朗化了。

潘金莲何尝不是一个受害者呢。

但,那时就那样,婚姻虽不幸福,甚至是痛苦,却没有任何解脱的办法。不像现在,对于失败的婚姻,到法院一纸诉状就解决了。

潘金莲是潘裁缝的女儿,排行第六,称为潘六姐。潘六姐从小缠得一双小脚儿,长约三寸,好比三寸金莲,因此得名潘金莲。

潘金莲9岁死了父亲,家里失去经济来源,母亲将她卖在大户王招宣府里,服侍年老的王招宣。

潘金莲在王招宣府上,学习弹唱,又学读书写字。

她有潘裁缝的遗传,心灵手巧,机变伶俐,到十二三岁,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裁衣织布,缝针绣花,知书识字。她头梳一个缠髻儿,穿一件紧身衣衫,人见人爱。

潘金莲15岁,王招宣死了,按照潘妈妈与王招宣的买卖协议,潘金莲不在属于王家。潘妈妈又将潘金莲,三十两银子转卖给张大户。

张大户有万贯家财,百间房屋,年龄却在六十花甲之上。而且张大户还有不育症,膝下无子女。

张大户的老婆余氏,是个母老虎,河东狮吼,不让张大户有其他女人。

张大户每天在老婆面前长吁短叹,余氏才同意他买两个贴身丫鬟。

两个丫鬟一个是潘金莲,另一个是白玉莲,白玉莲生得白净小巧,也是个美人胚子。潘金莲学琵琶,白玉莲学筝,两人同房歇卧。

张大户一来害怕老婆,二来两个小姑娘住在一起,没机会下手。

后来白玉莲得病死了,就剩潘金莲一个。

潘金莲18岁,出落的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张大户给她金银首饰装饰打扮,更是国色天香,妙不可言。

一天,张大户趁老婆不在家,就把潘金莲糟蹋了。

此后张大户一有机会,就找潘金莲。

张大户老婆知道了张大户的奸情,便将潘金莲百般苦打,还要将潘金莲扫地出门。

张大户哪舍得潘金莲,

结果,张大户将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

张大户老婆见潘金莲嫁人了,以为张大户与潘金莲断了干系,便不再追究。

谁知张大户仍然与潘金莲私通。

张大户之所以把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是有原因的:武大郎不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因而,性能力差;武大郎听话,张大户有恩于武大郎,武大郎自然听他的话;武大郎穷,住在张大户提供的房子中,不会带着潘金莲走人;武大郎丑,潘金莲爱上他的可能性越小,张大户长期霸占潘金莲的可能性就越大,

于是,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张大户还给武大郎银子,让他早出晚归去卖炊饼,方便自己与潘金莲秀恩爱。

潘金莲必须接受这段指定的婚姻,她没有其他选择。

一天,潘金莲在二楼叉帘子,手里的叉竿没拿牢,失手滑落,正好打在楼下一个路人的头巾上。

那行人刚要发怒,抬头看到潘金莲后,"一双眼却只在这妇人身上,临动身,也回了七八遍头"。这个人叫西门庆,长得一表人才,很讨潘金莲喜欢。

潘金莲在王婆家见到了风度翩翩,打扮一新的西门庆。

王婆趁机大夸西门庆:“这位官人,便是本县财主,知县相公也和他来往,叫做西门大官人。家有万万贯钱财,在县门前开生药铺。家中钱过百斗,米烂成仓,黄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放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大象口中牙。他家大娘子,也是我说的媒,是吴千户家小姐。"

中午,王婆出去置办酒食,要请两人吃饭。

王婆道:“大官人不来,老身也不敢去宅上相请。我这送终衣服,是大官人出的钱,这位娘子是出力的,难得你俩有缘聚在我家里,待老身买些酒食来,请二位吃个饭,也是老身的一点心意。”

王婆出去了。

西门庆一双眼只盯着潘金莲。

潘金莲一双眼也偷视西门庆。

西门庆和潘金莲已生爱慕之情。

对于潘金莲这样追求美满婚姻的女人,确信找到了一段如意姻缘。

两个有意的男女很快就搂抱在一起。

此后,潘金莲和西门庆都在王婆家厮混,恩情似漆,不能分离。

不到半个月,潘金莲的奸情传得街坊邻舍都知道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人。

很快,武大也从卖梨的郓哥那里知道了老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奸情。

在郓哥的帮助下,武大郎前去捉奸。

屋里的潘金莲和西门庆躲避不及。

西门庆钻入床底下躲藏。潘金莲上去堵住房门。

武大推不开房门,叫道:“你们做的好事!”

潘金莲不满地骂西门庆:"平时满是甜言蜜语,急上场时就没用了,见到纸老虎也被吓倒了。"

西门庆在床底下听了,羞愧地钻出来说:"不是我没本事,一时间没这智量。"

西门庆夺门而出,武大不提防被他飞起一脚踢中心窝,扑地往后倒下。

西门庆逃跑了。

王婆扶起武大,见他已经口吐鲜血,面皮蜡黄了。

潘金莲和武大的感情就这么彻底破裂了。

武大伤得很重,躺在床上不能活动。

西门庆和潘金莲第二天依然在王婆家厮混。

两个人都指望武大早死,好做长久夫妻。

可怜武大一连五日卧床不起,饭吃不上,水喝不上,天天叫潘金莲又不见答应。

武大每天只见潘金莲浓妆艳抹多出去,回来便是一身的酒气。

武大气得发昏。

一天,武大叫潘金莲过来,道:“你做的猪狗事,我亲手捉着你们的奸,你不帮我就算了,竟然挑拨奸夫踢了我心口。我至今卧床不起,你饭不给我吃一口,水不给我喂一口,每天还去与那奸夫快活。我死了无妨,我兄弟武二,你知道他的性格,他回来,怎肯放过你?你要伺候我身子慢慢好起来,武二回来时,我就一句不提起。你若不管我死活,等他归来,我便把你和那奸夫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他,看武二剥不了你的皮?”

潘金莲听了武大这番话,一句话也没说,却走到王婆家来,把武大说的话,又对西门庆讲了一遍。

武大的警告惊醒了潘金莲和西门庆。

怎样对付景阳冈上打死老虎的武都头呢?

王婆给西门庆和潘金莲出了主意:“如今武大病得重,趁机好下手。大官人从你家生药铺里取些砒霜,交给大娘子谎称是治心疼的药,给武大服下,把他毒死,一把火把他的尸体得烧得只剩骨头。武二回来,就说武大患了传染病死去,烧了尸体。武二又能怎样?等待夫孝满日,大官人娶到家去。这不是长远夫妻吗?”

一个杀人团伙就此组成。

潘金莲假装回心转意,抹着眼泪对武大说:“怪我一时没主意,让西门庆骗了,现在我非常后悔,今讨了一服治心疼的药,太医让你半夜里吃了,盖两床被子,发些汗,明日就可以下床行走了。”

武大道:“知道错了就好,你救活我,过去的事一笔勾销。武二来家,也不提起。今日半夜拿药来我吃。”

潘金莲道:“你放心睡,半夜里我过来扶持你吃药。”

三更天,潘金莲先把砒霜倒在碗内,又舀了开水冲在碗内,用头上银簪儿搅匀了。

潘金莲左手扶起武大,右手端了药便灌入武大口内。

武大喝了一口,说道:“娘子,这药好难吃!”

那妇人道:“不听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

武大再喝第二口时,被潘金莲就势一灌,碗内的药全部灌下武大的肚子里去了。

潘金莲慌忙放倒武大睡在枕头上。

一会儿,武大说道:“娘子,吃下这药去,肚里倒疼起来。疼呀,疼呀!”

潘金莲便取过两床被子来,没头没脸盖在武大头上。

武大叫道:“我出不得气!”

潘金莲道:“太医说,叫你发些汗,好的快。”

说着,潘金莲跳上床来,骑在武大身上,用手紧紧的按住被角。

武大哎了两声,挣扎了一阵,身体便一动不动了。

一桩谋杀案就此发生。

潘金莲从一个没有婚姻自由的受害者变成杀人犯。

潘金莲没有想到,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需要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

潘金莲吓得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还是在隔壁王婆的帮助下,两人破坏了杀人现场。

潘金莲拉着西门庆说道:"武大今日已死,我只有靠着你做主。"

追求与西门庆的“真爱”,是潘金莲心甘情愿犯下杀夫罪的动机。

武松出差回来了,弄清了哥哥武大之死的真相,便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

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妇女,潘金莲的婚姻是个悲剧。

潘金莲渴望幸福的婚姻,却离美满的结局越来越远,直至最后背上了千古骂名。

我忽然想到:假如那时也有《婚姻法》,假如那时潘金莲可以选择与武大离婚,那又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不管有什么故事发生,但这场婚姻闹剧,肯定不是一出几条人命的大悲剧。

那时,若能离婚,潘金莲杀死武大郎的决心和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

潘金莲杀夫案或许将重写。潘金莲与武大郎离婚,与西门庆结婚,过上了“性福”的生活。

但在那个讲究理学的朝代,妇女是没有人身自由的,而且要遵守 “三从四德 ” 。

所以,潘金莲压抑、绝望。这种压抑、绝望一旦通过某种途径而释放,其结果是可怕的。所以,我们看潘金莲在杀武大时毫不手软,就是这个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