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一個錯誤的決定給北洋艦隊帶來了致命的危機

北洋艦隊是清朝末年清廷斥資組建的第一支海軍,這支海軍是由當時的晚清重臣李鴻章一手操辦起來的。鼎盛時期的北洋艦隊的實力如下,主要軍艦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據世界軍事年鑑統計當時的北洋艦隊實力位居世界各國海軍第八位,居亞洲各國海軍第一位。然而數字上的統計畢竟顯得很蒼白,畢竟在甲午中日之戰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輸給了實力遠遠不如自己的日本海軍。

李鴻章一個錯誤的決定給北洋艦隊帶來了致命的危機

關於北洋艦隊的覆滅人們眾說紛紜,但是北洋艦隊內部的不團結卻是這支龐大的海軍被葬送的重要原因之一。北洋艦隊的內部問題事實上早在甲午戰爭爆發的四年前就體現出來了,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北洋艦隊南下至南海執行巡航任務,當時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因公事離艦,而琅威理(英國人,北洋艦隊副提督)、林泰曾、劉步蟾則帶"鎮遠"、"超勇"、"揚威"三艦在香港港口維修。這時定遠艦管帶劉步蟾命令士兵降下提督旗升起總兵旗來表示現在他才是定遠艦的指揮官。

李鴻章一個錯誤的決定給北洋艦隊帶來了致命的危機

劉步蟾此舉激起了琅威理的強烈不滿,應為論官職他是北洋艦隊的副提督,在北洋艦隊裡的地位僅在丁汝昌之下。因此他認為儘管丁汝昌不在艦隊裡了,但是他還在就必須要升起提督旗。劉步蟾擅自降下提督旗可以說是沒有把琅威理放在眼裡,琅威理不滿便與劉步蟾發生了爭執。

表面上看來劉步蟾是因為琅威理英國人的身份而對他加以排斥,這個其實不難理解。畢竟當時英國人的確有想控制北洋艦隊的想法。但這些都是表面的假象,其根本原因卻是李鴻章苦心培養的這幫“海軍人才”對自己的上級並無信心的緣故。

李鴻章一個錯誤的決定給北洋艦隊帶來了致命的危機

我們來看一下北洋艦隊裡的管帶幾乎都是出自同一所學校而且還是同一期間的同學。定遠艦管帶劉步蟾、鎮遠艦管帶林曾泰、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等都是受過十年以上當時最嚴格最現代化訓練的海軍人才。這些人還有一個共同點是都留過洋見的世面廣,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人並不是那麼好管理。而北洋艦隊的提督丁汝昌相對於這些年輕的留洋管帶來說就遜色多了,他早年投身太平軍而後又降清雖然戰功赫赫但他畢竟是陸軍出身對於海軍的瞭解很有可能遠不及手下這幫管帶。從丁汝昌離艦後劉步蟾就敢擅自降下提督旗掛起自己的總兵旗來看,他們這幫人平時對丁汝昌應該多半也是陽奉陰違,至於一個外國來的教練琅威理他們就更不會放在眼裡了。

李鴻章一個錯誤的決定給北洋艦隊帶來了致命的危機

劉步蟾和琅威理髮生爭執之後,李鴻章認為劉步蟾做的並沒有什麼錯。琅威理覺得自己在北洋艦隊裡的威信已失便提出了辭職。客觀的講琅威理雖有英國間諜之嫌,但他任北洋艦隊副提督時對於艦隊的操練還是很盡心的。他離職之後北洋艦隊便鬆懈了下來,而丁汝昌畢竟是個外行對於北洋艦隊的發展也提不出什麼建設性的規劃,只能勉強維持住局面而已。李鴻章偏袒劉步蟾的後果,最終導致了北洋艦隊的訓練長期廢弛。而幾年後隨之而來的甲午中日海戰的慘敗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