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網絡沉迷痛在“防不勝防”

中小学生网络沉迷痛在“防不胜防”

點擊上方“四川消費網”關注我們!

對於很多家長、老師來說,孩子沉迷於網絡是他們的心頭之痛,而且已成為一個社會共性問題。多年來,為了防止中小學生網絡沉迷,各方力量不斷嘗試多種方法,但始終沒有把沉迷的孩子從虛擬世界中拉回現實。近日,教育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做好預防中小學生網絡沉迷的教育引導工作,號召各方力量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小學生網絡沉迷問題之嚴重,解決問題之迫切。

互聯網娛樂,孩子被捕獲了

遼寧省瀋陽市鐵西區一個7歲孩子,每天抱著手機玩遊戲不撒手,說什麼也不上學,說急了,就要跳樓,弄得家長沒辦法;劉先生有個10歲的女兒,因用母親和姥姥的手機觀看網絡遊戲直播,一天之內就打賞了1.3萬元。像這樣的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極端事件早已屢見不鮮,網絡已經讓有些孩子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近日,凡有中小學生的家庭都會收到一份教育部下發的《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提醒家長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職責,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網絡素養,掌握孩子網絡沉迷的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如此興師動眾,可見中小學生網絡沉迷已經到了不管不行的程度。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近日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學生群體規模最大,佔比為25.4%,約為1.96億;10-19歲佔比為19.6%,約為1.51億。

針對上述緊急通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使用了“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這兩個詞。該負責人表示:“隨著互聯網和手機終端的發展,成癮性網絡遊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問題不斷出現,造成一些中小學生沉迷遊戲、行為失範、價值觀混亂等等,甚至出現人身傷亡、違法犯罪等惡性事件。為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地要充分認識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耿申研究員表示,以前臺式計算機網遊成癮問題如今已在手機上延續,隨之而來的是“機不離身”現象。他指出,使用固定終端時的沉迷狀態會比較容易被發現,但使用移動終端時的沉迷狀態卻變得十分隱蔽。也正是這種隱蔽,讓學校和家長失去了對孩子使用網絡的掌控能力。同時,中小學生長期沉浸在網絡中,勢必會對其身心健康、學業成就、道德發展、人際交往和家庭關係等產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網遊自帶防沉迷系統,輕鬆被攻破

在網遊世界裡有個詞叫“氪金”,意思是通過花錢充值,在遊戲中購買裝備、人物等,可以變得“更快、更高、更強”。福建省建甌市一名8歲男孩,用爺爺的手機玩遊戲買裝備,短短1個月就花掉了4萬多元。孩子沉迷於遊戲,不僅耽誤學習,還令孩子認知錯亂。因此,廣大家長將矛頭直指網遊,“抵制”“嚴管”呼聲也隨之而起。

中小学生网络沉迷痛在“防不胜防”
中小学生网络沉迷痛在“防不胜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痛在“防不胜防”

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介紹,在網絡遊戲中設置防沉迷系統,關鍵在於實時身份識別技術。當前網絡遊戲中的身份審查通常是要求玩家實名註冊或提供身份證,但這一環節存在漏洞或缺陷,容易出現註冊者和每次登錄主體身份不一致的問題。如果遊戲運營商提供的身份識別技術不能夠真正識別身份,註冊者僅需提供一個身份證複印件或者身份證號碼就能註冊,那麼就無法有效避免盜用身份問題。網絡遊戲在運營過程中必須應用嚴格的實時動態身份識別技術,通過遠程圖像識別技術,從註冊到每一次登錄都要進行身份識別,然後限制在線時長和時間點,這才是健康、合理且具備可操作性的防沉迷系統,才能夠真正起到預防玩家網絡沉迷的作用。

第三方防沉迷軟件,仍然有漏洞

親子教育專家裴瑾瑩說,手機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過限制使用手機而讓孩子遠離遊戲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關鍵是要發掘孩子的天賦,培養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樂趣,這樣才能根治網癮。

中消報(四川)新媒體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作者/李燕京

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四川消費網(www.315sc.org)

投訴諮詢QQ:12652315

投訴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小学生网络沉迷痛在“防不胜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