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曹劌那麼厲害,為什麼魯國還那麼弱小?

夏有涼風61

這跟魯國的治理方法有關。當時齊魯兩國,都是受周天子倚重的國家,分封的地段都很好,魯國尤其好。魯國分到的地方,原先是秦國人的,有一定的基礎設施,為此周人特意把秦人趕到了陝西、甘肅一代。魯國的第一任國君是赫赫有名的周公,但他一直在周天子的朝廷當總理,沒有親自去自己的國家即位,而是讓自己的兒子伯禽代替自己。魯國因為周公的赫赫功勳,還被朝廷賜予了天子禮樂。

但後來它為什麼比鄰居齊國差那麼多呢?《史記》記載,伯禽到魯國上任,三年後才到中央述職,父親周公問他:“你來得這麼晚,為什麼?”伯禽說:“別提了,當地人風俗不好,我為了教誨他們,忙得腳不沾地,尤其是父母死了,兒女要行三年之喪,這一條推行不易,我一直親自抓這事,所以來晚了。”周公就嘆氣:“你知道齊國國君什麼時候來述職的嗎?即位五個月後就來了。我問他為什麼來得這麼快?他說,齊地的風俗,不大講究禮節,我也不強行要求。我只是順從他們的風俗,所以基本清靜無為,沒事可抓。兒子,我看你們魯國啊,將來要被齊國遠遠拋在後面,沒準要北面稱臣。你知道嗎?處理政事,過於繁瑣,規章制度過多,老百姓就不喜歡。平易近民,老百姓才會歸附。”

這個說法是不是真實,還可以討論。但是魯國在治理水平上不如齊國,則是肯定的。加上齊國靠海,有煮鹽打漁的利益,國力逐漸遠超魯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換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齊國聽從老百姓意願,搞市場經濟,所以國力蒸蒸日上;魯國條條框框多,搞計劃經濟,慢慢的就搞死了。魯國的曹劌,就是在齊國大兵壓境下的一場無可奈何的自救,國力遠不如人,暫時對付一下侵略是可以的,但不能長久。


梁惠王

曹劌的厲害,是在特定時期而言。

曹劌是曹叔之後,因為是庶出,不得不自謀出路,在魯國當了一位普通士人。


魯國是典型的西周封建制諸侯國,受西周傳統文化影響極深。在西周,與封建制息息相關的另一項制度,就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思想是“親親尚恩”,實質上就是任人唯親的一項制度。這項制度,主要目的是確保政權不會落入外族、外姓之手。因此,照常理而言,曹劌雖然是姬姓,但卻不是魯國之族,應該難得有出頭之日。

然而,受益於西周建立的一項制度,使得曹劌陡然間冒了出來。這項制度就是鄉遂制度:鄉遂制度下的“鄉人”,也被稱為“國人”或“士人”。“士人”雖然也屬於西周社會等級的底層,但是相對於“遂人”或“庶人”,又多了“詢國危”、“詢立君”、“詢國遷”等等政治權利。當然,“鄉人”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必須在國家有軍事行動時必須參戰。

然而,鄉遂制度建立了兩三百年之後,普通“士人”的政治權利大多流於形式——作為普通人,能參與國家大政方針決策的機會本來就少,能對國家大政產生影響的可能性就更是微乎其微了。所以,普通人大多對這項制度失去了信心。在曹劌準備出山時,其“鄉人”勸阻他:“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就是這個道理。

可正是因為有鄉遂制度的存在,所以在魯國面臨齊國入侵之時,曹劌才能主動請戰,並坐在朝堂之上與魯莊公交談,問他“何以戰”,並一一點評。這是“鄉人”固有的“詢國危”政治權利。


從曹劌在長勺之戰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來看,他所熟悉的戰爭仍然是傳統西周諸侯國之間的經典戰役模式:堂堂正正地兩軍對壘,不使詐、不設伏。在這種戰役模式下,他的“一鼓作氣、二鼓則衰,三鼓而竭”作戰理論無疑更佔據優勢,所以他才能在長勺之戰中一舉成名,被魯莊公提拔成為“肉食者”。

從根本上來說,曹劌是位傳統的軍事人才,還不是軍政雙全的全面型人才。軍事戰略雖然有其獨到之處,但他對政治、制度等等方面都無法引領魯國在軍事和政治方面進行大的變革,當然也就不可能把魯國由弱小轉變為強大了。在與魯莊公的對話中,魯莊公分別說了三個“可以戰”的理由,曹劌只認可最後一項:“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可見,在他心目的好國君只要勤於政事、儘量公平就達標了——可見他政治眼光之低,完全沒有意思到春秋時代列國競爭的大環境下,不進則退的歷史洪流。

然而,齊國在長勺敗戰之後,在管仲的主導下,已經悄悄地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變革,使得齊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武器、士卒、將官等等多方面的軍事素質都大大提升,已經完全不是曹劌經典作戰理論所能克服。

所以,到後來曹劌只能建議魯莊公在柯地之盟時,採取下三濫的劫持齊桓公方式來讓魯國擺脫困境了。


即便曹劌本人有治國能力,他能否在魯國大展其才也難說。

《左傳·莊公二十三年》還記載了曹劌鮮為人知的另一件事:“二十三年夏,公如齊觀社,非禮也。曹劌諫曰:‘不可。夫禮,所以整民也。……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嗣何觀?’”魯莊公為討好齊國,在齊國舉行傳統祭祀儀式之時前往觀禮。這類祭祀儀式上,多女巫“淫樂”之舞,所以《穀梁傳》就此批評魯莊公:“觀,無事之辭也,以是為屍(視)女也。”魯莊公為他國祭祀之禮而專門前往,確實是有些小題大做了。曹劌為此勸阻魯莊公前往齊國,雖然未能成功,但卻體現出他重禮知義的另一面。

從這件事看,曹劌在魯國的地位顯然遠不如管仲,魯莊公並沒有完全放手讓他管理政事。事實上,魯國的宗法制根深蒂固,也不可能讓一外族人主導魯國政事。


因此,曹劌之所以沒能帶領魯國走向強大,首先是他自身能力不足,不是像管仲那樣的治國之才;其次,是魯國的宗法制傳統也使得像曹劌這樣的外族人才難以發揮作用。


欲雲談史論今

曹劌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個軍事理論家,《曹劌論戰》中“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戰術思想,成功指導弱小的魯國戰勝強大的齊國可見其戰術思想比較優秀。

據有記載可循的史料中曹劌一共出現了兩次,就是《左傳》中的莊公十年“曹劌論戰”;莊公二十三年諫莊公如齊觀社,結果莊公沒有聽從。(注:社,一種祭祀儀式)由此可見曹劌因莊公十年戰勝齊國有功,封賞了較高的官職,但並未進入魯國的核心領導崗位,所以後來勸諫莊公,結果莊公並沒有聽其意見。所以曹劌有沒有治國的能力還不能確定,但是莊公的治國理政的能力可見一斑。相比於同時期的鄰國齊國齊桓公能重用刺殺他的管仲,魯國還那麼弱小就不奇怪了。


徜徉文海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在曹劌看來,魯國的上層是一幫短視之徒。且魯國國力在當時就很弱小。孔子曰:慶父不死魯難不已。魯莊公後面的魯國內政也是極混亂的。伍子胥再強,也沒能阻擋吳國的滅亡,孔子生在魯國,也不能讓魯國壯大,一二個人的厲害是沒有用的。這叫獨木難支。


1成亮1

第一,魯國雖然有曹劌等名臣,但是因為國土面積較小,又緊鄰強大的齊國,難以對外擴張強大,又時常遭到齊國的壓制和削弱,魯國實力較小。



第二,魯國因長幼之亂(廢長立幼,殺嫡立庶),三桓之亂,國力不斷內耗,使本就不強盛的魯國雪上加霜。

第三,一個國家的盛衰,是由國家、國民以及統治者等多方面影響的,僅有曹劌一人,並不能使魯國改變弱小的地位。


津城沐雨

《曹劌論戰》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充分的體現了曹劌以民為本,比較全面的軍事思想。打敗了齊國,得到了魯莊公的表揚,的確說明曹劌比較厲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曹劌是著名的軍事理論家,並不是戰場經驗十分豐富的將軍。

春秋時期,魯國的弱小,並不是因為他不作為,當時的魯國已經是積弱之國,魯莊公及其構築的聯盟,沒有齊國和晉國厲害,在地理位置和優勢方面又比不上秦和楚。唯獨可以引以為豪的是有根深蒂固的禮樂傳統,然而在春秋時代,社會動盪不安,禮壞樂崩。禮樂傳統也無法阻止國家之間的爭鬥,也阻止不了楚國滅了魯國。


趣史雜談

曹劌是春秋時期魯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之所以說他是軍事理論家,是因為曹劌是以學術見長,作戰理論均由兵法書籍中通過閱讀理解總結而出的一些作戰策略。曹劌一生並無過多的實際作戰經驗,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長勺之戰”了。

在“長勺之戰”中,曹劌論戰,聽聞齊國大軍壓境,魯國上下頓時驚恐萬分,魯國公更是不知所措,曹劌主動請戰。面對齊國大軍,,曹劌提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戰策略,從而大敗齊國大軍。



儘管曹劌有著出眾的軍事才能,但是魯國並沒有成為真正的強國。一個強國的標識則必須要有以下幾個特徵:一位英明神武的君王,一眾忠誠愛國的文臣武將,還要有謀略過人的智者和神勇的軍事將領,以及一支強大的軍隊。

所以說,單憑一個曹劌並不能憑一己之力讓魯國強大起來,這需要舉國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強國夢”。


上歷史課的小學生

當時的魯國,在諸侯之中,並不強大,應該屬於小國,而魯國的近鄰--齊國,卻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齊魯之間,關係並不親密,常常戰事不斷。當時,魯國為自身的安危計,國君比較開明,常常傾聽民意,曹劌當時是貧民,後來在齊國攻打魯國的時候經人推薦被魯莊任命指揮戰鬥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或許就是指揮長勺之戰的勝利。其中“一鼓作氣”的典故就來自於他。個人覺得他算不上厲害,再說再厲害國家不強大,君主不開明一個人的力量還是有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