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鮮(民間故事)

老城東街十里有座葫蘆廟,廟裡的住持好行善,每天都命積香廚蒸上三籠屜饅頭,施捨給討飯的叫花子。

這天,一個叫穆順的年輕叫花子聽說葫蘆廟施捨饅頭,就興沖沖地奔到廟前。不料,這和尚蒸的饅頭本就不大,加上穆順實在餓壞了,一個饅頭塞進嘴裡,一仰脖就囫圇吞下去了。穆順伸手又要拿,卻被一個胖和尚一巴掌打開:“幹啥,想吃飽啊?”

穆順歪著腦袋:“你們的饅頭比棗還小,一個還不夠塞牙縫的。”

胖和尚差點兒笑出屁來:“一個討飯的乞丐,名堂還不少。想吃飽,我給你指三條路,一是花錢去酒樓,大魚大肉隨你吃。二是偷把菜刀去搶劫,遇到個有錢的,你就發了,如果被官府抓住,你還能去大獄裡吃斷頭飯。三嘛,你瞧,西街牛家正僱小工,管吃管住還給十兩銀子,牛家一定喜歡你這樣的。”

胖和尚說完,周圍的人鬨堂大笑。穆順氣得臉發紅,心想:老子要是有錢,還當叫花子啊?不過牛家僱小工的事他倒聽說了,於是,他吐了口唾沫說:“我可不敢偷你家菜刀,你還是留給你媳婦當剃刀,給你兒子刮禿瓢用吧!”說完,撒丫子就往牛家跑。其他叫花子大笑起來,有個老乞丐見穆順真要去牛家,趕緊拉住他說:“你不想活了?這牛家可是閻王殿啊!”

穆順不懂,他只聽說這牛家是開釀酒作坊的,他們釀的“百里香”每年都給皇宮進貢,怎麼成閻王殿了呢?

老乞丐嘆口氣,向穆順說起了緣由:原來,這牛家每年到了小寒節,都會貼告示僱小工,這小工到了牛家,剛開始倒是挺好,不用幹活,每天好吃好喝,比當大少爺還悠閒。可不知為什麼,半個月之後,天氣一冷,進牛家的小工,十有八九會突然暴斃,全身上下還找不出一絲傷痕。牛家說小工是暴病,可年年的小工都一樣死法,難道人人有病?有不忿的人報了官,可這牛家有錢有勢,每年還給皇宮進貢御酒,官府也惹不起,只得草草調查一番,敷衍了事。後來有知道內幕的人說,這牛家有塊磨盤大的青石,進了牛家的小工,每天都被逼著赤身睡在青石上。你想,寒冬臘月,身體再強壯的漢子,也抗不住整晚光著身子睡在石頭上啊,而當初暴斃的小工,十有八九就是凍死的。

老乞丐拍著穆順的肩膀說:“小兄弟,咱們寧肯餓死,也不能進牛家啊!”老乞丐本想穆順聽了自己的話,立馬會打退堂鼓,不料這穆順卻哈哈笑起來。他告訴老乞丐,自己從小就怕熱,七八歲就光屁股在雪地裡洗冷水澡,牛家的大青石還能比雪地冷?老乞丐見勸不住他,氣得直跺腳:“年輕人不知死活啊!”

牛家正為僱不到人發愁,一見穆順來,樂得趕緊把他拉進家裡。牛管家告訴穆順,他的工作很輕鬆,啥事不用幹,好酒好菜管飽,還奉送十兩銀子,這比當大爺還快活。穆順一擺手說:“這事我知道,我只是想問問,你們讓我睡的那塊大青石在哪裡,我想看看到底能不能凍死我。”

牛管家的臉一下子變了,吞吞吐吐說不出話。穆順反倒笑了,他告訴牛管家,他這人天生窮命,從小討飯,沒享過一天福,只要牛家真讓他當幾天大爺,過幾天舒服日子,他就是死了也瞑目了。如果那大青石真把他凍死了,是他命短,可是如果凍不死他,牛管家可要說話算數,十兩銀子一文不能少。

原來如此!牛管家樂了,立即掏出十兩銀子塞給他,又擺上酒菜,讓穆順吃飽喝足,然後簽了僱工契。之後的日子,穆順整天小酒喝著,小菜吃著,啥事不幹,逍遙自在。但是等天氣一涼,牛管家就把他帶到了一間小屋,屋正中有張石床,石床青綠色,正是人們傳言中的牛家的大青石。牛管家說,既然穆順早知道要睡青石床,他就不再多說,穆順現在願意也得睡,不願意也得睡。說完,牛管家身後幾個大漢把拳頭攥得咯咯響。

穆順擺手道:“我不耍賴,不就是睡石床嘛,我以前還睡過墳地呢。”說著麻利地脫了衣服,安安穩穩地睡了上去。這石床中間凹,四周高,狀如棺材,等穆順躺下,牛管家就命人在上面蓋上塊大石板,以免穆順受不了涼,半夜爬出來。

做完這一切,牛管家來到後堂,告訴牛老爺,今年僱的小工還算聽話。牛老爺卻說:“今年天氣冷,那人恐怕在石床上熬不過三個晚上。唉,今年的鳳頭雪蓮恐怕又採不到了。”

兩人正說著話,牛老爺的獨子牛大少進來,忍不住問:“咱家每年都僱小工睡那張青石床,到底是為啥啊?”

牛老爺嘿嘿一笑,半晌,才開口:“你就是不問,這個秘密遲早也要告訴你,這可是關係到咱們牛家釀造御酒‘百里香’的機密啊!”

牛老爺說,會釀造百里香的酒坊有的是,為啥單單他們牛家釀的百里香最醇厚,連皇上都喜歡呢?就因為在釀酒方子裡,他偷偷放了一味雪蓮。用雪蓮並不稀奇,稀奇的是,牛家用的雪蓮是採自千里之外的大雪山。這大雪山冰天雪地,極度酷寒,在崖頂有塊大青石,石下生著一窩雪蓮,這雪蓮狀如鳳頭,正是天底下少見的鳳頭雪蓮。當年,牛老爺的父親用這鳳頭雪蓮,釀出了天下獨有的百里香。但是這雪山崖頂寒冷之極,只有春夏才能攀爬,如果冬天上去,鐵人也會被凍爛了。可偏偏那鳳頭雪蓮只有冬天才開花。這一來就難辦了,上去人的季節雪蓮不開花,開花的寒冬人上不去,這該咋辦呢?

後來,牛老爺的父親發現了一個秘密,在雪山崖頂長雪蓮的地方,有一大一小兩塊青石,而這石頭正是有名的子母石。牛老爺的父親就僱人把那塊子石拉回家裡,這子母石極有靈性,母石在崖頂冷,子石就冷,母石熱,子石就熱,即使遠隔千里,依舊靈驗。牛老爺的父親還發現,只要有人在寒冬季節,能在大青石上赤身睡上半個月,還死不了,那說明今年崖頂不算太冷,就能採到鳳頭雪蓮。如果那人死了,說明崖頂酷寒,人上不去,就不用白跑一趟了。

牛大少恍然大悟。牛老爺說:“父親把這個秘密傳給我,現在我傳給你,你現在知道為啥要年年僱小工睡那石床了吧?”

牛大少點點頭,隨即又嘆息道,每年拿人命來試冷熱,未免有點殘忍了。不料,牛老爺卻黑下臉,說:“這叫無毒不丈夫。咱牛家憑藉這一招,才賺下了萬貫家財,這叫一招鮮吃遍天,如果沒有大青石試冷熱,你小子別說錦衣玉食,西北風你也喝不上。”牛老爺隨即說,牛大少也不小了,如果今年僱的小工凍不死,說明可以去採雪蓮,到時牛大少就跟著牛管家去一趟,一來見見世面,二來等自己百年後,牛大少也好接手家業。牛大少心裡不樂意,嘴上卻不敢說。

第二天,牛管家來到放石床的小屋,讓人抬開石板,發現穆順正呼呼大睡呢。牛管家推醒穆順問:“昨晚冷嗎?”穆順打著哈欠說:“還行,就是半夜出了身汗,有點熱。”牛管家心裡冷笑:小子,再睡幾晚上,看你還嘴硬不?誰知一連十幾天過去了,穆順不但沒被凍死,還因為好吃好喝長胖了不少。牛管家大喜,趕緊屁顛著去稟告牛老爺。

由於已經三年沒有采到鳳頭雪蓮了,作坊的存貨已經告罄,牛老爺一聽睡石床的小工沒死,立即跳起來,吩咐牛管家趕緊準備一番,然後讓牛大少跟著他上雪山採雪蓮。牛大少一百個不樂意,牛老爺將他大罵了一頓,僱了兩個轎伕抬著他,才好歹讓牛大少出了門。

一晃個把月過去了,還不見牛大少一行回來,牛老爺有些著急,趕緊派人去打聽。可去的人回來說,今年大雪山上格外寒冷,別說是人,就是神仙也能凍死。牛老爺心說不會呀,睡石床的小工不是沒凍死嗎?這說明今年雪山上不冷啊!

於是牛老爺急匆匆來到放石床的小屋,一摸石床,發現石床不但沒有以前的寒冷徹骨之感,反倒還微微發熱。牛老爺感到很奇怪,圍著石床轉了幾圈,也不明所以。就在這時,一個下人臉色慘白地奔進來,告訴了牛老爺一個噩耗:幾天前,幾個獵戶上雪山打狐狸,發現了幾個凍死的人,其中有兩個轎伕,一個管家,還有個坐轎的大少爺……牛老爺一聽,一下子就暈了過去。

醒來後,牛老爺一下子蹦起來,大叫:“把那個叫穆順的押來,我要問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

下人找了半天,發現穆順早沒了人影。牛老爺又心疼兒子,又惱怒穆順,立即命人把那塊青石床打爛,他如今兒子都沒了,還要塊爛石頭幹啥?不想下人們把青石床打爛後,發現床下竟然有個洞,洞一直彎彎曲曲挖到了牛家屋外的樹林裡,人們正奇怪是誰挖的洞,卻發現洞那邊竟然鑽過來一個人,懷裡還抱著個火炭盆。

牛老爺立即讓人把他拿下,然後問他:“說,洞是誰挖的?”

那人哆哆嗦嗦,說洞是半個月前,一個叫穆順的人僱他挖的,穆順還給了他五兩銀子,讓他每晚在石床下放一個火炭盆。

牛老爺氣得哇哇怪叫:“那穆順不是叫花子嗎?怎麼會有錢僱你挖洞端火盆?”

那人帶著哭腔說:“穆順說有個姓牛的老爺給了他十兩銀子,僱他睡石床,可床太涼了,他有心反悔,又捨不得那十兩銀子,於是他就找到我,銀子對半分,僱我半夜給他端火盆烤石床……”

牛老爺悶哼一聲,又暈了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