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嘲讽少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少年的回应堪称绝妙

从古至今,中国都不乏神童的存在,神童们以其过人的才智,往往做出令大人们都叹为观止的事情。

战国时期的甘罗十二岁时便奉命出使赵国,帮助秦国得到了十几座城池,回国后就被嬴政拜为了上卿(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大臣嘲讽少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少年的回应堪称绝妙

东汉时期的名士孔融从小也是神童一名,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莫过于他让梨的故事。四岁时,孔融与年长的兄弟们吃梨,孔融将大的梨都让给了哥哥们,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何这样,他答道:“我年纪最小,理应拿最小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连《三字经》中都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但是孔融谦逊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的是一颗狷狂的心。

大臣嘲讽少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少年的回应堪称绝妙

拜访名士

十岁时,孔融随父亲到了京城洛阳,想要拜访当时的一位大名士李赝,李赝在当时的士大夫群体里很有名气,很多人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接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李府的大门,如果不是当世名士或者他的亲戚,一般是见不到李赝的。

这天,孔融来到李府门外,他对看门的人说:“我是你家主人的亲戚,请为我通报一下。”看门的人一听也不敢怠慢,通报后就放孔融进门了。

等进了门,李赝觉得他面生的很,便问道两人有何亲戚关系?孔融答道:“我的祖先是孔子,你姓李,是李耳的后人,当年我的祖先曾向你的祖先请教学问,所以我们两家是世交啊!”当时在场的人不少,对孔融的回答都感到很惊奇。

大臣嘲讽少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少年的回应堪称绝妙

但太中大夫陈韪却不以为然,他开口说了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就是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了未必有出息。

但孔融不甘示弱,听了立刻反唇相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嘲笑陈韪小时候肯定很聪明,所以现在才混的这么差。这话一出,陈韪顿时哑口无言,只有李赝大笑着说道:“凭你这口才,以后必成大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