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与笛箫为伴,隐匿于城市角落

他一生与笛箫为伴,隐匿于城市角落

他叫郭大强,出生于笛箫世家。被称为“南萧大王”,他的祖辈三代都是做笛箫的。

洞箫的制作工艺

作箫笛的第一步是要竹烤竿。通过纤维的收缩。把它的水分收干。因为这样的话竹子就比较稳定。扳直,把它拉直才能去做。扳直完了还要量内径的尺寸,看它的大小适合做什么调号,好像我们人一样,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他的音色其实都是从竹子的厚薄,还有他的行为变化而定的。分类完了,就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画线。然后去计算从吹孔到径音孔的距离。划了线以后,开始钻孔,钻孔是有规定的距离,钻好以后就要用烙铁对着箫孔来烫,就把里面的纤维封闭了,它出来的音色就比较亮透一点。

他一生与笛箫为伴,隐匿于城市角落

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就是调音部分,很多人觉得调音很简单,因为很多人用仪器把哆来咪发嗦啦西调好的,其实我并不觉得这么的简单,因为他不可能分析这个音调亮不亮。但是人用耳朵听是不一样的,耳朵是感觉到它的高中低,平不平等,这个音程对不对?这个音色能不能给我到需要的那种感觉,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调音师应该用他的音乐修为来判别这个音准不准,这个音圆不圆润。

他一生与笛箫为伴,隐匿于城市角落

以箫会友

有一次,我经过白云仙馆,看见几个人在里边玩玩笛箫。虽然吹的不是太好,但是他们很开心,那我也希望更多的朋友一起去了解我们的箫文化,我就跟他们说,我来教你们吧,那么就慢慢的成了很多人。有很多人就是说,箫要达到多少分贝才是一个好箫,拿到多少多少八度才是一个好箫,在我看来其实我们需要两个八度多一点就够了,再往上走,就会觉得也是噪音,音色也不美。音乐讲究旋律的美,而不是一个单音的表现,大而不燥,有共鸣但不张扬,音色圆润而不偏,这才是中华正音。现在我不仅是笛箫传播制作者,这门手艺,在我看来已经成为了表达人生的一种介质,现在的我更想通过笛箫去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礼乐,以及里面蕴含的哲学思想,让中国的音乐走向世界舞台。

他一生与笛箫为伴,隐匿于城市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