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導讀】這是地道泡寫的第821篇文章。


目前新會茶枝柑按種植方法分為“圈枝柑”和“駁枝柑”,無論是圈枝柑還是駁枝柑,都是新會柑的一種繁殖技術,是通過不同的繁殖技術種出來的新會柑。那麼在收藏陳皮的時候,我們到底是選哪種呢?下面讓我們詳細瞭解,如何區分“圈枝陳皮”和“駁枝陳皮”。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圈枝柑”與“駁枝柑”都有同一個名字“茶枝柑”,在同等條件下,我們首先來看看柑果的差異:

圈枝柑的果體比偏小,飽滿結實,油包顆粒立體感強,柑的底部有非常明顯的平圈紋路,清晰可見,皮薄,但香氣很高。傳統觀點認為,圈枝柑口感及藥用價值上普遍高於駁枝柑。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左邊的是駁枝,右邊的是圈枝

駁枝柑作為新會柑鮮果市場的主流,果體大,果皮相對於圈枝柑稍厚,香氣悠揚,在柑油、黃酮類物質含量、口感、藥用價值上稍低於圈枝柑,但在柑香表現及藥理價值上依然遠遠高於其他地區的柑桔類產品。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左邊的是駁枝,右邊的是圈枝

同一年份同一時間的皮光看很難分辨出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左邊是圈枝大紅,右邊是駁枝大紅

圈枝二紅的柑皮剝下後,如下圖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一年圈枝二紅

再看看圈枝二紅的內囊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一年圈枝二紅

上圖這種是2017年的圈枝二紅。那麼2016年的大紅圈枝是什麼樣的呢?如下圖,左邊是2016年的圈枝大紅,右邊是2017年的圈枝二紅。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左右是2016年圈枝大紅,右邊是2017年圈枝二紅

再看看內囊,如下圖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看下圖這個2016圈枝大紅,若是用手指刮表皮油包,多刮兩下,首先你會聞到甜香,繼而是姜香,最後是花香。你不會聞到一絲檸檬味。而駁枝柑皮,你除了聞到柑香,還會聞到檸檬味。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對於新皮而言,圈枝的味道較為清甜,沒有粗氣,而駁枝的會夾雜一些酸氣。

因為圈枝柑管理難度較大,產量投入大,產出少,種植成本高居不下,因此它的價格更高,收藏價值也比駁枝高。而且圈枝皮比駁枝皮也更易保存。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從技術上來說,圈枝柑是純種,從品質上來說,圈枝柑優於駁枝柑。但是從整體來說,其實圈枝柑和駁枝柑都是茶枝柑,只是種植的方法不同。新會柑是大自然的饋贈,種植技術的變化是生產技術的進步,每一顆果子的背後,都飽含著果農辛勤付出的汗水,我們都應抱著感恩的心去珍惜。

地道泡:如何看待和區分圈枝皮和駁枝皮

所以,無論是圈枝柑還是駁枝柑,只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預算來採購就可以了,只要用心陳化,他們都不會令我們失望的。


如果您對新會陳皮感興趣或者想了解,歡迎跟地道泡一起互動。(文/4437501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