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十三关

雄奇险峻,各领风骚,这次行者带大家走一走名闻天下的万里长城,看一看这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巨大工程上的一十三道城关。

第一关:山海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地创建山海关,扼守华北东北咽喉,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行者的故乡山海关,天下第一,舍我其谁!

第二关:黄崖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津门十景之一,位于天津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北齐时建,明代重修。海拔高度300米,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也被称作小雁门关。

第三关:居庸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形势险要,为北京西北的门户。

第四关:紫荆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西40公里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径、子庄关之称,属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宋、金时名金坡关,后因山上多紫荆树易名紫荆关。

第五关:倒马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倒马关最初战国时置,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

第六关:平型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这里又因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的八路军的全力攻击,经过一天激战,歼灭日军1000多人,壮我军威。

第七关:偏头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位于偏关县黄河边,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明朝时,偏头关既是晋北门户,也是晋北与内蒙古互市的通商口。每逢战争的烽烟消失之后,边禁开放,关城及其周围的一些堡寨就成为蒙汉人民互市的区域。

第八关:雁门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雁门关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于山西北部的代县城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上。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外三关”。

第九关:娘子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娘子关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西口,山西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名娘子关。南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实,青石筑砌。城门上"宿将楼"巍然屹立,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门洞上额书"京畿藩屏"四字,彰显厚重。

第十关:杀虎口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位于山西朔州右玉县西北35公里处,古称参合口,唐朝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遂改名为“杀虎口”。

第十一关:嘉峪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清代林则徐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时有诗赞道:“长城饮马寒霄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却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第十二关:阳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到丝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阳关。丝绸之路开辟时,商队从长安出发,到敦煌进行补给后,再从两个关口出发,阳关就是其中一个。“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限感慨,尽在阳关。

第十三关:玉门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又称小方盘城,耸立在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登关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