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10道題,教師招聘得高分,這些題你全對了麼?(5.24)

每天堅持10道題,教師招聘得高分,這些題你全對了麼?(5.24)

每天堅持10道題,教師招聘得高分,這些題你全對了麼?(5.24)

1.“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強調的品德因素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2.王老師教育學生有方,他很注意培養班集體,並能經常聯繫家長,結合家長的力量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他主要貫徹了( )的德育原則。

A.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 B.疏導

C.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 D.知行統一

3.初二(3)班的許多學生在一次英語考試中成績都不是很理想,情緒低落。班主任為了緩解這種氣氛,帶領學生去溜冰,學生在一次次的跌倒後又一次次地站起來,絲毫沒有沮喪。班主任藉機告訴學生“學會溜冰尚且經歷無數次的摔倒才能成功,更何況複雜的學習呢?於是學生們信心十足的投入到了學習中去。班主任主要運用了( )德育方法

A.榜樣示範法 B.實際鍛鍊法

C.道德修養法 D.品德評價法

4.王老師是學校的模範教師,他上每一堂課之前總會先和同學交流一下,瞭解大家的情況然後再設計教學過程,設計一些啟發學生的點,而在教學過程中也會不斷的啟發學生去思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這體現了王老師遵循了教育過程( )。

A.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

B.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

C.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的規律

D.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5.“5+2=0”的現象,表明應強調貫徹的德育原則是( )。

A.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B.理論聯繫實際

C.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D.正面啟發、積極引導

6.學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四個基本要素構成的,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應該( )。

A.嚴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順序對學生進行教育

B.以情為開端,動之以情,對學生進行教育

C.以行為開端,從培養行為習慣入手,對學生進行教育

D.根據學生實際選擇最易生效的因素為開端對學生進行教育

7.下列情形中,運用的德育方法為品德評價法的是( )。

A.獎勵助人為樂的學生,懲罰違規違紀的學生

B.鼓勵學生向優秀的同學學習

C.帶領學生參加志願活動

D.讓學生通過欣賞藝術品陶冶情趣

8.下列哪些屬於德育方法( )。

A.自我指導教育法 B.榜樣示範法

C.品德評價法 D.其他學科教學

9.德育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判斷題)

10.平行教育原則是德魯克的。(判斷題 )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的意思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說明行動的重要性,強調的品德因素是道德行為。

2.【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的德育原則,題幹中的結合家長的力量,體現了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3.【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教育者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在行為實踐中使學生接受磨鍊和考驗,以培養其優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4.【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的鼓勵指的是教學過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師的教,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的積極性,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5.【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5+2=0”的現象是說多方面教育影響因素的不一致造成教育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學校和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

6.【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一般情況下德育教育知、情、意、行四個因素以知為開端,但是並不是絕對的,需要視具體情況,也就是說德育教育具有多端性。

7.【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品德評價法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的德育方法,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等。

8.【答案】ABC。中公講師解析:其他學科教學是德育的途徑,思想品德課和其他學科教學是德育的基本途徑。

9.【參考答案】中公講師解析: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10.【參考答案】中公講師解析: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平行教育原則是馬卡連科的。德魯克的應該是目標管理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