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2017利润过亿,拟于2018上市计 你看好罗辑思维的发展吗

近日,十字财经从一位接近罗辑思维核心高层人士处获悉,“罗辑思维”公司主体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罗辑思维”)正酝酿2018上市计划,并与多家券商投行进行沟通,该消息从某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处获得确认。该投行人士补充表示,投行方面曾向罗辑思维方面提出过海外上市的方案,但罗辑思维方面已经决定将上市地点放在国内A股。 “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品牌方面的原因。罗辑思维的定位是‘知识服务运营商’,其商业模式也是专注于只是付费,其主要受众在国内,‘知识付费第一股’的概念在A股市场或许还能赢得不错的估值,A股上市也能为其带来更好的品牌效应。”其透露,2017年罗辑思维利润过亿,财务指标而言,并不存在障碍。 此前曾有一份网上流传文件称罗辑思维将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提交A股IPO申请,目标2019年年底前登陆创业板,其营收与利润数据:15年、16年、17年Q1的营收分别为1.59亿、2.89亿、1.51亿;净利润为1860万元、4462万元、3805万元。并称其拟Pre-IPO融资9.6亿元,投资者包括:腾讯、红杉资本、英雄互娱等,估值约70亿元。

罗辑思维2017利润过亿,拟于2018上市计 你看好罗辑思维的发展吗

罗辑思维拟于2018年A股创业板上市

据经济观察网,某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称,《罗辑思维》公司主体正酝酿2018上市计划,决定将上市地点放在A股市场。

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品牌方面的原因。罗辑思维的定位是‘知识服务运营商’,其商业模式也是专注于只是付费,其主要受众在国内,‘知识付费第一股’的概念在A股市场或许还能赢得不错的估值,A股上市也能为其带来更好的品牌效应。

《罗辑思维》 2012年开播至今,长视频脱口秀累计播出了205集,在优酷、喜马拉雅等平台播放超过10亿人次。2015年12月,《罗辑思维》推出付费订阅的内容平台“得到”,开始尝试和探索“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2017年3月开始,《罗辑思维》节目由视频形态改为音频,由周播变成小日播,并全面转移至“得到”App,其它所有音视频平台不再更新。

《罗辑思维》的商业模式是一种互联网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电视栏目的形式束缚,创新性的早于别人,以聊天方式探讨热点话题。不得不承认他的口才能力突出,思维出新,贴合普通人生活,合当代工薪一族的口味。个人商业价值蓬勃活跃的年代,他本身的定位极好,帮助他顺利转型知识付费模式。

罗辑思维是否真的适合上市?

《罗辑思维》不太可能做成特别大众的节目,因为它的观众群体是有限的,如果仅仅是比点击,它明显不可能是最好的互联网视频音频节目。

有网友戏称过这个节目的人群定位:

这个人群的定位,属于“即看不上底层平民热衷的黄色小报,又看不懂服务于精英阶层的《纽约时报》的阶层”。罗辑思维的目标就是给这部分人提供“碎片化的知识”,只不过用“新兴中产阶级”代替了似乎贬义的“小小资产阶级”。

很多商业圈和媒体圈的人,内心深处看不上这种节目,但是对于能够罗振宇的商业模式十分喜欢。自由”“思想独立"这两个关键词是罗辑思维一直强调的,罗辑思维也一直在传递着这样的价值观。价值在于传递信息,并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受众的责任,罗辑思维作为一个互联网媒体,非常懂得利用这一点。

老罗是媒体人而非学者

罗辑思维2017利润过亿,拟于2018上市计 你看好罗辑思维的发展吗

他是媒体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者,他的节目内容结合着热门事件,以社科观点引起大众瞩目。具有传播宣传效果,是为了吸引观众,但大多并不值得推敲。

他这种追求自由独立、快餐式读书的理念迎合了大众的物质文化需求,长期意义上会让人产生过度依赖而缺少了自己思考的能力。

罗辑思维未来发展靠老罗一张嘴

罗辑思维不是知识经济,而是一种粉丝效应。罗辑思维若能上市,未来的发展是坦途还是崎岖都靠罗振宇自己的嘴。是否能将“有种有趣有料”保持下去,是否还能有时间灌输自己保持饱满的知识储备,去时刻迎合得了大众口味,这决定了他的公司未来能走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