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建,吃的是奶,挤出的是屁

读杜子建论自媒体的书,我不得不频繁地起立、脱帽致敬。因为我总能在杜大师的书里碰见很多老熟人,但唯独碰不见杜子建自己。

杜子建,吃的是奶,挤出的是屁

吃的是奶,挤出的是......

闻浩自诩还是个爱读书的人。每次读到一本书,感觉就是在和作者做一次心灵对话。遇到志趣相同的,感觉如同老友对坐,烹一壶香茗彻夜长谈。遇到观点相左的,亦如同画地为界,各守一方,唇枪舌剑的思想交锋。均是人生一快。

但几年前读杜子建大师关于自媒体的书,我却找不到了这种读书的乐趣。我感觉不是在和一个人对话,而是在和一群人对话。而这一群人还不是来自一个阵营的,他们也在你一言我一语地互掐。而最让人费解的是作为地盘主人的杜子建既不做和事佬,也不做裁判员,他只是不停地告诉围观的人:“这些观点都是我的,都是我的。”

杜子建,吃的是奶,挤出的是屁

其实出书借鉴别人的内容也无可厚非,但你好赖注明文献出处啊。但杜大师不是,人家不管是不是“有主的干粮”拿过来就装到自己的篮子里。然后就冠以“杜子建的干粮”的名义出售。你出售也行,但你的东西明明就是个拼盘,你却要当独家招牌菜来卖。这不免就有点太小人了。不过多读了几遍后我也就理解杜大师的良苦用心了。不是不想注明出处,是没法标注。如果一五一十都标注出来,一本书也有只剩下标注了。

杜子建,吃的是奶,挤出的是屁

杜子建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搬运工。人家成体系的知识,你想搬过来据为己有,又怕别人看出来,于是拆零碎了再搬运,问题是运到你家后,你却组装不起来了。于是索性不组装了,直接打上杜氏招牌卖打包的零件。好在,自媒体时代,大家都是碎片化的阅读。

于是杜大师就带着这些零碎当起了自媒体营销导师,把这些零碎兜售给自己的粉丝兼弟子。弟子们拿到的零碎也真不少,因为这些零碎怎么说也是集百家之大成的。但是这些零件应该安在哪里,弟子们一定困惑,因为杜导师自己也不知道。

导师带弟子是需要有结果的。一切当导师不敢谈成果的都是耍流氓。但杜大师从论坛到微博到快手一路走过来,他唯一展示的成果居然是“天猫双十一是我老杜的创意”。后来被阿里抽了两个嘴巴,不敢再说了。

老杜唯一不敢自称的是学者,这算他有自知之明。所谓学者,首先要有淡迫名利的态度,要有严谨的学术精神,要倾尽毕生精力钻研某一个领域,把这个体系内的东西研究到极致。杜子建绝对不会在任何一个领域过多停留,他总能发现有鸟的林子,然后带着圈套和罗网进去圈一票。等到这片林子的鸟都熟悉他的套路了,他早就收起吃饭的家什去找下一片有鸟的林子了。

杜子建,吃的是奶,挤出的是屁

相信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杜大师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欣喜欲狂,因为闻浩等于给杜大师卖书出了力。你就算想骂他,你也要先买一本看了才能骂到点子上。为了卖钱,脸这个东西在杜大师眼里也是屁。

这世间,原本是有廉耻两个字的,骂的人多了,也就忘了这两个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