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平定方臘起義的不是宋江,也不是梁山好漢,而是一個太監

童貫,開封人,北宋權宦,“六賊”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蒐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京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宣和四年,攻遼失敗,乞金兵代取燕京十六州,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是北宋宋徽宗時期權宦,在當時權勢滔天。因為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功勞,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封了王爵的宦官。

歷史上平定方臘起義的不是宋江,也不是梁山好漢,而是一個太監

宋太宗有言:收復幽雲十六州者封王

童貫還鎮壓了江南方臘等多方叛,可謂是功勳赫赫。暫且不論此人心術手段如何,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童貫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開封,隨徽宗南逃,宋欽宗即位,被處死。

歷史上平定方臘起義的不是宋江,也不是梁山好漢,而是一個太監

蔡太師

軍事能力分為打仗和治軍。童貫由於年輕時候和李先上過戰場,自己又熟讀兵書,理論和實踐能力都不差,再加上頭腦聰明懂得變通,不是個紙上談兵之人。但是他治軍奇差,他管理的軍隊就是一幫黑社會,擾民有術打仗無方。這樣的人,虐菜可以,打硬仗不行。當時社會都那樣,以為戰爭離他們很遠,掌管殿帥府的高太尉,組織軍隊的士兵搞生產賣錢,據說蔡太師一頓早點吃掉三千貫。

歷史上平定方臘起義的不是宋江,也不是梁山好漢,而是一個太監

魏宗萬的高太尉真實一絕啊

童貫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差,壓著西夏打,剿滅方臘起義的也是他,不是梁山好漢。北伐失敗,是因為他遇到對手是耶律大石,遼國唯一的雄才偉略的存在,西遼的締造者。當然,童貫運氣不是最差的,耶律大石比他運氣還差。公元1122年11月,耶律大石帶兵扼守金兵攻燕的必經之地居庸關,金兵冒嚴寒進抵居庸關,耶律大石領兵嚴防死守。然而就在遼金交鋒的前夕,突然發生了一場匪夷所思的巨大山崩,飛落而下的岩石將守關遼兵砸得非死即傷,不戰自潰。而關外的金兵卻毫髮無傷…

歷史上平定方臘起義的不是宋江,也不是梁山好漢,而是一個太監

樞密院扛把子

歷史上童貫長的“材高大魁偉,皮骨強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頤下生著鬍鬚,一眼望去,陽剛之氣十足,不像是閹割後的宦官。”總的來說童貫是當時一員帥才。

歷史上平定方臘起義的不是宋江,也不是梁山好漢,而是一個太監

童貫

由於童貫本身身份就是一個宦官,本來就受到文官的鄙視。所以不能否認,在評價他的時候,那些史者會故意的抹黑他。在小說《水滸傳》中,童貫擔任樞密使,掌控朝廷軍事大權,曾統領八十萬大軍去梁山泊鎮壓宋江起義軍的時候,卻中了十面埋伏,被殺得隻身逃回了汴京。北宋歌謠:“打了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