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面對智能汽車,安波福到底拿出了怎樣的解決方案。

砂糖兔

傳統汽車製造商都在談轉型,而有一家零部件企業轉型地更徹底,去年底德爾福直接將動力總成業務部門拆分出去,剩下的公司更名為安波福(Aptiv),專注於自動駕駛和智能互聯領域,開發更安全、更環保、更互聯的解決方案。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在本屆北京車展期間,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是重點,我們也藉此機會與安波福的幾位高管聊了聊汽車產業的革命以及安波福在這場變革中的作用。

智能汽車需要什麼樣的架構?

我們天天在談智能汽車,它可以自動駕駛,可以與我們直接交流,但是智能汽車與傳統汽車的區別究竟有多大呢?現在的汽車也有軟件,也有互聯性,但是和完全智能化的汽車相比,汽車內產生的數據交互就不是一個量級了。

現在我們眨眼的功夫,汽車已經完成了1.5萬份數據的交換,但是到了2020年,這個數字會飆升到10萬份。目前汽車的浮點運算能力每秒不足萬億次,還不如一臺iPhone 7。但是當一輛車可以自動駕駛,它需要的浮點運算能力超過了每秒200萬億次,相當於500多臺iPhone 7的運算能力總和。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普通車輛和L4級自動駕駛車輛架構複雜性相差甚遠

面對如此複雜的系統,就不能再用傳統汽車的架構去生產一輛智能汽車了。它的運算速度要足夠快,容量還要足夠大,但是體積卻要更小巧,而且最重要的是,承載了這麼多數據信息的一個智能硬件,必須保證它的安全性,一方面如果一個功能出現了故障它要啟動應急預案保證車輛安全運行,另一方面還要避免數據的洩露和被篡改。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而這些,就是安波福在致力於解決的問題,用安波福公司亞太區總裁楊曉明的話說,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做智能汽車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以滿足汽車電氣化、主動安全、自動化以及互聯性方面的各項需求。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而安波福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是目前唯一一家可以同時提供“大腦”和“神經系統”及其集成的公司,這也就讓它成為了傳統汽車製造商與技術公司、芯片供應商、應用開發商之間的橋樑。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中國對ADAS需求增長速度極快

安波福主動安全與用戶體驗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總裁王展透露了一組數據,中國對ADAS(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需求增長速度相當快,2017年比2016年增長了43%,而未來5年的年增長預計在26%左右。“這是好事兒,我們在感到興奮的同時也意識到會有很多新的競爭者出現,機會和挑戰並存。”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王展還引用了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的一組數據,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對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接受度非常高,超過半數的中國消費者表示對各種駕駛輔助系統(輔助停車、防撞、自適應巡航控制、車道保持、夜視、車道偏離報警、前部碰撞警示和盲點檢測等)很熟悉。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這說明中國消費者對新事物接受度更強,也願意為此多花一些錢來享受更安全更智能的服務。因此安波福也會不斷加強在中國的本土研發和生產能力。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未來幾年,我們在上海、蘇州的研發中心將新增300多名工程師。我們也正在擴建蘇州工廠,蘇州工廠主要生產主動安全、用戶體驗方面的電子系統,擴建後產能將再增加30%。”

擴充電動化本土研發製造能力

除了智能化,電動化也是安波福發力的重點。安波福電氣分配系統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總裁朗智文表示,根據IHS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新能源車年產量將達到244萬輛,到2025年會再翻一番,所以安波福非常重視電動汽車方面的業務。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在中國,我們致力於開發符合本地市場特點的電動產品和技術。我們為中國市場提供的電氣產品包括高壓線束總成,連接器,充電產品,交流和直流充電插座等。生產方面,以前我們只在上海工廠生產高壓電氣產品,現在正在把產能擴充到在中國其它電氣分配系統生產基地。”

安波福:中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接受度最高

在信號與電力解決方案方面,安波福正在擴充中國本土製造的能力,荊州的新工廠於2017年10月開始投入生產,今年嘉興另一座新工廠也在建設中,預計今年秋季開始運營。“這些項目都將確保我們有充分的實力優勢,為中國客戶提供強有力的本地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