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什么在《鹿鼎记》里把大汉奸吴六奇洗白成反清复明的义士?

乱室英雄不留名

《鹿鼎记》中的吴六奇的原型是历史人物吴六奇。

吴六奇(1607—1665),字鉴伯,号葛如,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人。

早年因为聚集乡勇,称雄乡里,为南明朝廷识拔,被永历帝封为总兵,顺治七年(1650)率部降清,出任广东提督,尚可喜下令进行广州大屠杀时,吴六奇率领本部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后又积极配合清廷在潮汕等地区实行“禁海策“,不但做到“片帆不得下海”,还不满足于黄梧建议的15里禁海区,而是把沿海50里内的潮汕百姓都或者驱赶或者杀戮,潮汕百姓因此死难者不止数万人。

因为大肆屠戮的“忠心耿耿”、“铁面无私”,吴六奇一路升迁,授挂印总兵官左都督、太子少保、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死后赠少师兼太子太师,并赐谥顺恪。

所谓顺恪就是又识时务又尽忠职守,可以翻译成小乖乖。

(吴六奇官服画像)

(《鹿鼎记》影视中的吴六奇剧照)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吴六奇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可能性,金庸关于他这方面的描写纯属虚构。

金庸为什么这样写,和吴六奇与浙江海宁望族查家关系的渊源有关。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大力将军》篇、王士祯的《吴顺恪六奇别传》、蒋士铨《忠雅堂文集》中的《雪中人》篇、钮琇的《觚剩》中的《雪遘》篇都写了吴六奇巧遇查继佐并成为至交的故事。

故事细节有所不同,但大致是落魄的吴六奇得到查继佐的勉励和资助,后来飞黄腾达的吴六奇报恩,帮助查伊璜逃过文字狱劫难。

故事很跌宕起伏,也很有意趣,金庸的铺陈也以此作为基础。

但是《查继佐年谱》里,查继佐自己否认有此事:

葛如,方布衣野走,世传余有一饭之恩,怀之而思报。其实无是也。

《明史案》没有牵连到查继佐,主要原因是查继佐就是举报人。且看这一段记载:

顺治十八年,庄史案将发时,陆子丽京告先生曰:”南浔有庄鑨者作《明史纪略》,参阅姓氏首列东山(按即查继佐),次范子文白(骧),次及某,共十八人。作序者李霜回也。”先生殊骇,所谓大警者定以此矣。拟牒当事,从刀笔家称此书不工。先生曰:“吾三人不工,此书是仇庄,非善。”因投牒督学,手著四六体,中一联:“倘或犯于所忌,间有非所宜言。”并入范、陆名于牒,范、陆不知也。率此一联,生三家三百余口。

这段文字出自查继佐门人沈起所撰《查东山先生年谱》中,既详尽也并无为老师讳,应该是比较真实的。

金庸是我最尊敬的老作家之一,但不得不说,他为吴六奇洗白、为查继佐洗白,丝毫没有根据。

再看《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中的一段记载:

许季觉,浙江海宁人。少尚侠,既折节读书。居亲丧,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杖而后起。含殓、殡葬、虞祔、卒哭、祥禫皆用古礼。葬,躬负土,庐于侧,朝夕哭不辍。季觉故与同县查氏交密,查氏贵,营葬侵许氏墓地。季觉曰:“吾不能以友卖亲。”讼连年不决,亲朋居间,季觉终不让。查氏诬季觉通海,逮狱,有为辨者,狱稍解,避地山阴。查氏复诬以他事,再逮狱。季觉度不免,狱中碎瓷盎吞之,死。

这位海宁查氏不知道具体是查氏家族中的谁,但是在新朝得到富贵之后,图谋侵夺朋友家族的墓地,打官司没有结果就两次诬陷朋友,最终将朋友害死。

恶霸加阴险小人的嘴脸如画,除了武功不如南霸天凤天南,其他基本上都赶上了。

(金庸先生年轻时期照片)

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对自己的血脉根源有尊重和温情,是好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历史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就该是如何,除了因为客观条件限制无法穷尽真实,任何粉饰、扭曲、颠倒黑白、避重就轻,其实都是亵渎。

谈古论金,掰开揉碎历史的人性和技术流呈现给您


谈古论金

金庸先生写的《鹿鼎记》,里面有个铁丐吴六奇,一身铮铮铁骨,反清复明,但却惨死死在朝廷鹰犬吴三桂蒙蔽的武林高手手上。看了这段,忍不住大笑三声:吴六奇切实很铁——很铁的铁杆儿汉奸;吴六奇确实与天地会有关,因为天地会是郑成功部下创建的,而吴六奇是靠打郑成功起家的;吴六奇确实曾经受人查伊璜恩惠,但那个查伊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不是文字狱的受害者,而是告密的小人,只不过恶有恶报,也被牵连进去陪了绑。

吴六奇原本家里有点钱,学问也不错,可是这家伙不务正业,好喝酒,好赌钱,结果败光了家业,沦落到乞讨偷窃为生,直到流窜到浙江海宁,遇到了当地的土豪劣绅查伊璜(好听一点的说法叫名门望族),查伊璜给了他点钱,打发他到军队去了。参军后的吴六奇靠着镇压起义军起家,后来成了南明永历小朝廷的总兵。

作为一镇总兵,按说已经基本上是武将的最高官衔了,可是尚可喜带路,八旗兵一到,这个铁丐一点也不铁了,双膝一软就投降了。投降满清以后的吴六奇掉过头来打南明,先是当向导攻克了许多南明军镇,灭了南明之后,又开始跟郑成功死磕,第一仗就被郑成功打了个落花流水。

那是在投降满清之后,吴六奇遇到了郑成功,吴六奇本来是约好和他一起投降的另一个总兵苏利一起围攻郑成功的,可是苏利还有点良心,没来。吴六奇根本就不是郑成功的对手,被打得连丢揭阳、澄海、普宁三城。

郑成功走了,吴六奇来精神了,马上反扑,还联合另一个大汉奸靖南王耿继茂(耿精忠的儿子、继任者)杀了郑成功部下三千多人,还捉住并杀害了郑成功部将苏新、黄亮,包括他在揭阳战斗中射死的黄廷,可以说是双手沾满了反清义士的鲜血。

这个吴六奇虽然靠屠杀反清复明战士和无辜百姓(史料记载:在潮汕等地区实行“禁海策“、“片帆不得下海”,大肆屠戮潮汕海民,死难者数万人不止,因此得到顺治皇帝的破格赏赐,授挂印总兵官左都督、太子少保、晋少傅兼太子太傅。),但是按照满清卸磨杀驴的一贯做法,和缓和矛盾的手段,汉奸吴六奇进了乾隆指派编写的《贰臣传》。

这样一个刽子手,居然因为跟查伊璜有交情,居然就变成了“反清义士”。还当上了“天地会洪顺堂红旗香主”,郑成功泉下有知,一定会爬出来跟作家算账的。

说起来很多人在小说的影响下,以为查伊璜一直是个很有良心的文人,虽然投降了满清,但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写了一些反清复明的文章,结果被卷入文字狱,最后“壮烈牺牲”。

但是事实很残酷,那个叫查伊璜送了老命的文字狱,本来就是查伊璜举报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庄廷鑨写了本明史,把查伊璜也列进了编校人员名单。查伊璜知道后,马上向当地教育部门举报,这才形成了清代三大文字狱之首的“明史案”,这个查伊璜比当知县而负有纠察职责的吴之荣举报的还早呢。但是按照“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文字狱办案方针,这个查伊璜既然出现在编校名单里,自然也要抓起来杀掉。

这时候做了大官的汉奸吴六奇开始四下活动,终于救出了告密者查伊璜。查伊璜根本就没被杀,更别提什么壮烈了。

那么查伊璜吴六奇在小说里怎么就成了反清义士了呢?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常识就明白了:《鹿鼎记》作者笔名叫金庸,金庸的原名叫查良镛,查良镛是浙江省海宁人……


半壶老酒半支烟

因为金庸是正儿八经的满人啊,心系大清。

很多人对我的观点表示不服,还有人居然敢质问我看没看过金庸,来来来,哥哥今天就给你们补充一点。

首先金先生是不是满人?我说的不严谨,应该说是旗人。

金先生本名查良庸,祖上查继佐,是他亲口承认的。查继佐何许人?鹿鼎记里面有涉及明史案,历史上庄家正是被这位查先生背后捅了一刀,这不恶心,恶心的是查先生捅完庄家,沾着明史上百条性命的血,编了本《罪惟录》,这本书也是明朝史书,查家藏在墙里一直熬到辛亥,大清朝完了,才拿出来,鼓吹自己祖上也是心怀大明的。

而在《鹿鼎记》里面,查先生成了正面人物受害者,一切黑锅推到了吴之荣身上。查继佐反倒摇身一变成了反清义士。呵呵。

金先生笔下,满清皇帝都是好的,坏的是大臣,明朝的就相反了。

鹿鼎记里的皇太极,那叫一个英明神武,借他的嘴巴直接把一群无耻的汉奸洗白成民族英雄:

“你们汉人骂你们是汉奸,日后你们好好为朕办事,也就是为天下百姓办事,总得狠狠的挣一口气,让千千万万百姓瞧瞧,到底是你们这些人为汉人做了好事呢,还是崇祯手下那些只知升官发财、搜刮百姓的真汉奸做了好事。”

到了《鹿鼎记》,顺治和康熙更是爱民如子英明神武的“鸟生鱼汤”。

说到这,金庸书里的汉人官员几乎没有正面形象,射雕的段天德、笑傲江湖里的军官,等,有没有好官?有,袁崇焕嘛,被昏悖的崇祯砍了,一群手下也直接不干了,宁愿出来闯江湖也不给皇帝卖命了。再看异族的,完颜阿骨打,豪迈。拖雷,讲义气。忽必烈,厉害。而汉族的正面形象的,尤其在鹿鼎记里,无一不是汉奸。施琅,吴六奇。堂堂天地会在金先生笔下就是一群跳梁小丑。号称中原第一大帮的丐帮,最后居然要一个姓耶律的来当帮主。他们忘记方面乔帮主的深仇大恨了?宋蒙襄阳大战十几年,居然是靠着郭靖带着一群江湖人守下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倚天屠龙记》里更是个奸诈小人。

把金先生小说按照时间轴排列下来,可以得出结论:汉人一代不如一代。

其实这些都不算事。小说嘛,只要脸皮厚,随便写。大抵是金先生觉得时机到了,准备洗白一下自己历史学家的身份,出了本史上最扯淡的史论:《袁崇焕评传》。

在这本书里,金先生认为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专制最残暴的时期。我简直要吐了。明代残暴比得上多次搞屠城的野猪皮?明代专制比的上写首诗就杀人全家的野猪皮?明代黑暗比的上奴隶制合法的野猪皮?

“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 数和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的正数,后者是相当高的负数。对于满洲人入主中国一事,近代的评价与前人也颇有改变。”

这是汉人说的话?汉人说这话不怕祖坟炸?汪精卫对醇亲王不杀之恩感恩戴德,也不敢腆着脸说满清板载啊。

在本书里,金先生秉承了小说家一贯瞎扯的本能,把野猪皮努尔哈赤说成四百年不遇之世界级军事天才。萨尔浒之战,几万清兵对峙几百名俄罗斯地痞一年多束手无策,被他说成打败了俄罗斯帝国,乘着台湾内讧收回台湾被他说成间接打败了荷兰人,简直就是歪曲历史,胡编乱造。

另外,金先生早年在《明报》上也是常年发表文章鼓吹满清入关,甚至不惜掀起论战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请大家多看书再来和我吵。谢谢。

独照金先生和施琅像的合影。满足和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游戏怎么玩yxzmw

金庸写的是武侠小说,并不是历史演义。对于一部历史著作来说,必须严谨地推敲书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务求完全遵照史实;但是对于一部小说而言,其中的情节经常可能和历史存在一些出入。小说是允许虚构的,有时某些写法可能是为了适应情节的需要而定,这其实不必过于苛求。看历史著作的人是为了研究历史,书中自然不得有误;但是看小说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娱乐,读者只要能从中得到乐趣,又何必计较太多呢?


馨碧月

因为他先祖,查嗣庭,江西监考出题的时候。写了个“维民所止”。维和止各加一两笔就是雍正,雍正怀疑他有所指,两字没有头,映射雍正砍头,也指雍正得位不正。那就肯定被弄死了。记得好像金庸的先祖是这位查嗣庭得堂弟还是堂哥,这一支就得以保留。

所以,金庸涉及清朝的小说,无一不是反清复明。只要和清朝作对的,一般都是英雄好汉。这也算是为祖先报仇!


Seattleseahawk

金庸是笔名,他姓查浙江查氏,祖上曾经做过满清政府的官。金庸本名查良镛,属于东林党的后代洗白祖先?有什么好奇怪的。再说了,人家写的是小说。而且还属于玄幻类的武侠小说,又不是史书。谁让你们把小说当成历史书来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