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富平荆山塬赏油菜花去!那里的菜花黄遍香满天......

清明时节,风吹雨润;桃红柳绿,万物逢春,仿佛一夜之间,关中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披上了一身浓艳的春装,未赏杏花身已没,梨花新起姿婀娜。当然,最令人留恋的莫过于盛开在原野之间的橙黄的油菜花了。

走,到富平荆山塬赏油菜花去!那里的菜花黄遍香满天......

“富平城南有荆塬,古来漆沮绕期间;最是一年春好处,菜花黄遍香满天。”几乎每年的四月初,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尽情的享受这难得的大美春色。穿过一条窄窄的乡间小路,绕过几座雅致的农家院落,一眼便会望见一大片高低起伏、颇有韵律感的油菜花海。醒发的麦子绿油油地铺开在油菜花的间隙,托举起一簇簇、一片片的黄灿灿的油菜花。微风徐来,金蕊轻荡,浓郁的花香浸润了每一位游人的五脏六腑;层层叠叠,延绵不断,田园的壮美折服了每一位观赏者的心之所愿。纵身花径,金花拂面,蜂飞蝶舞,无不让人流连忘返,若置身仙境也。

走,到富平荆山塬赏油菜花去!那里的菜花黄遍香满天......

若是有闲情,直往北山行;山前有金花,蜂蝶自轻盈。是啊!塬有塬的风,山有山的景,车子在一条一条垂柳相迎的公路上穿越,赏过一树树绽放的桃花,来到野草剪径的锦屏山下,几座唐陵交错与山脉之南,宛若雄狮,环视着这里的村庄与田野,陵前的石人石马参差不齐的矗立在高低起伏的山丘之间。诶!这里不也有菜花吗?虽无城南之绵延壮阔,但点缀在一片一片麦田之间,却也趣味盎然。车子停靠在山前的一处油菜田边,一缕缕花香扑面而来,我们不由得走了进去。周边的几座唐陵清晰可见,一陇陇油菜花若隐若现,一片片花椒树繁茂碧翠,麦田俨然是流淌着的水墨,尽情地渲染着大地之春,而点缀其间的油菜花更显绚丽,整个山原像极了一副端庄而又魅力无穷的山水画。嗡嗡嘤嘤的蜜蜂、翩翩起舞的蝴蝶、倏然而起的山鸡,以及远处无关痛痒的几声狗叫,无不让人陶醉在这恬淡的田园风光之中。

走,到富平荆山塬赏油菜花去!那里的菜花黄遍香满天......

常言道:君子乐山,智者乐水。富平的南塬北山,花香四溢,农林相济,尤其是每逢菜花盛开的仲春,无不给人一种大俗大雅之美。赏花之余,顿生敬慕,深深感谢那些不累四季、不辍朝暮的勤劳善良的耕者。我曾经无数次穿行于这满含乡情的原野沟壑,却从无暇顾及那些春风秋雨中的花起花落,更没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慨。只是这回,当我走在一处场院时,才有了深深的触动。

走,到富平荆山塬赏油菜花去!那里的菜花黄遍香满天......

唐陵神道的风貌依旧保存的很原始,只是近来扶起了几尊石人倒显得有些异样。距离不远处有一口破旧的窑洞,窑背上有个不大的平整的场院,先前砸了石马凿成的石碾子依然放置在旁边,只是失去了一些使用的光泽;围着碾子是一簇盛开的油菜花,微风过处,方可看见一些发黑的柴禾,只有一条小狗在那里拼命地叫着。听到狗叫,一位老人从门里慢悠悠地走了出来,我们忙迎上去跟她打招呼。见我们过来,老人也急忙让我们到屋里坐坐。一番打问,原来她家是这里的老住户,儿女们都出门在外,只留她在家里看门。谈及这一带的典故,老人指了指西边不远处,那里原来有做无字碑,生产队时被人做成七十二个石碾子卖了,每个十块钱。“多可惜啊!要是现在得有多值钱啊!”嗯!我们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儿。问及现在的生活,她只是淡淡地说,还算过得去,只是儿孙们经常不在家,只有一条小狗与她为伴。这不,小狗见有人来,可兴奋了!原本用来收油菜的场院还没整修呢!菜花都黄了,孩子们也顾不上回来看看。唉!老人忽然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声,显得整个院子更加寂静。

走,到富平荆山塬赏油菜花去!那里的菜花黄遍香满天......

“菜花黄,儿想娘,一声妈妈哭断肠;菜花黄,唤儿郎,乡音声声手扶墙。”也是啊!油菜花开的时节,亲人的思念也在这窄窄的田埂上延伸开来,朝向难忘的过去,朝向未知的远方。一阵春风吹来,满目都是随风而动的花枝,田垄上的油菜花啊!竟是如此的沁人心脾,早已深深地融入了每一位关中儿女的血脉。

回来的路上,临别时老妈妈弯曲的身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她的眼神、她的叹息,充满了对亲人的深深眷恋,正应了那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