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家莊的人才引進措施,看環京限購政策放鬆的三大階段演變!

4月4日,石家莊市委市政府發佈了《關於實施現代產業人才集聚工程的若干措施》。

在這個引進人才措施中,重點內容其實就兩條:

第一,對於石家莊市內符合現代產業發展需求的優秀青年人才和全日制大專及以上高等院校畢業生可辦理石家莊戶口,公安部門即報即批、當日辦結。

以上兩種人才落戶後,在石家莊購房不再限購。

第二,對於石家莊現代產業企業新引進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全日制學士學位畢業生,在市域內購買首套自用商品住房的,不受住房限購政策限制,同時給予5萬元的購房補貼。

目前全國一流大學大概有42所,一流學科的高校有137所,幾乎囊括了中國大部分的一線本科高校。

第二條措施本質上就是工作在石家莊的本科畢業生在石家莊購房,不僅不限購,同時還可以獲得購房補貼5萬元。

綜上所述,石家莊這個所謂的引進人才措施政策完全可以這麼理解:只要是在石家莊現代產業中的企業員工,幾乎都可以列入不限購的名單!

專科及以上畢業生可以直接落戶,本科畢業生還可獲得一次性購房補貼5萬元!

環京限購政策變相取消的第一階段,自石家莊開始,正式啟動!

【1】

搶人大戰,源於中國人口增長出現拐點

誰贏得適齡人口,誰就贏得未來

根據國家衛生委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僅有1700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63萬人,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下降了0.52‰,只有12.43‰。

從石家莊的人才引進措施,看環京限購政策放鬆的三大階段演變!

這一數據比日本的出生率還低,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了5.32‰的驚人低生育水平。

更為驚人的是,中國20-50歲的適齡勞動人口在2012年也開始出現拐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相當長時期裡第一次出現了絕對下降,比上年減少345萬人。

2013年再次下降了230萬人!

截至2016年底,16至60歲的勞動人口數量,已較2011年減少約3,325萬!

預計在到了2030年,中國20-50歲的適齡勞動人口將從目前的7.5億人,下降到不到6個億!

要知道,20-50歲的適齡人口正是中國購房的主力人群!這部分群體的不斷下降,預示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了“總體下降,區域分化,人口不斷集中”的發展階段。

哪個城市贏得適齡人口,哪個城市才有未來!

正式基於這樣的殘酷現實,自從去年以來,各個城市不斷推出所謂的“人才”新政,搶的不僅僅是人才,更是適齡勞動人口!只有將中青年勞動人口留在城市裡,這座城市才能有希望!

【2】

環京限購政策取消的三大階段演變

從引進人才開始,到京津冀協同,最後全面取消限購

而對於河北區域的環京地區,引進人才同樣很關鍵!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河北地區的15-60歲的適齡人口比例僅有66%,遠比京津地區的75%要低得多!甚至比山東、湖北、福建等地區還要低。

從石家莊的人才引進措施,看環京限購政策放鬆的三大階段演變!

由此可見,對於河北來說,絕不會對其他城市的搶人計劃坐視不見。

至此,大山老師判斷,環京地區限購政策的放鬆,可能會有三大階段的演變過程:

第一階段:人才引進計劃,重點解決產業落地問題

對於環京地區來說,第一階段的重點,是要解決產業落地問題。一個方面是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產業人口。另外一個方面,也要承接來自於全國各地的產業人口。

而要解決落地企業員工的購房住房問題,就必須要對限購政策做適當的調整。人才引進計劃是最好的手段!

因此人才引進計劃,歸根結底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產業進來,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口進來,持續城市發展的活力。

第二階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解決一體化問題。

在引進產業問題解決之後,環京地區隨後要重點解決京津冀一體化的問題。

其中就包括納稅及社保的京津冀協同認定問題,尤其是河北單方面對北京、天津的納稅及社保進行同城認定,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疏解北京人口的一個重大舉措。

環京地區作為人口承接的核心區域,在產業落地之後,會逐步實施納稅及社保的同城認定措施,重點推進京津冀的一體化發展。

第三階段:限購政策的全面放開,全面實施城市群人口引進計劃

環京地區的限購政策要想全面放開,就必須要建立在產業佈局基本結束、京津冀協同發展基本成熟這兩個基本前提上。

環京產業佈局不完成,放開限購只會提高產業佈局的成本,相當於環京地區產業轉型全面失敗,重新回到以房地產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老路上。

而環京地區還要肩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任,是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及人口疏解的核心區域來發展的,因此必須要完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任務之後,才有可能全面放開限購。

我個人判斷,要想完成整個三個階段政策調整,至少需要3-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