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省、市媒體走進北川:感受脫貧“妙招”

“村規民約是個寶,共同擬定來遵守……”作為該村歷史上第一個“嫁進來的村主任”任興燕讀著牆上的村約開始了介紹,“我是從平武嫁過來的,以前是怕回來,現在是巴不得留下來。讓村民們養成好習慣,提振精氣神,才有動力脫貧,過上真正的好日子。”

永明村的變化,得益於北川脫貧攻堅的“妙招”之一:大力推行的美麗鄉村建設。而在距離永明村不遠的高安村,則把“絕招”用在特色產業發展上。

“我們這裡家家都開起了農家樂,你來就嘗得到地道巴適的農家飯。”高安村負責人陳建明說,現在,全村共流轉土地1416畝,有蠶桑基地、蓮藕種植基地、藕蝦共生種養基地、桃園基地、紅脆李基地,特色產業多了,村民的選擇也多了。

剛從桃園基地務工回來的朱華興,是趕上村裡“增收致富班車”的一員。“以前在外打散工,幹泥巴匠活,一年也只掙得到2萬元錢。現在回來把土地流轉出去掙一份錢,到家門口的基地打工掙一份錢,開農家樂還可以掙一份錢,增收途徑可多了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