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经济里的“王菊现象”!

娱乐经济里的“王菊现象”!

如果不知道王菊是谁,就成了“菊外人”。最近突然成为娱乐圈爆款的王菊,因为“黑、土、壮”的形象和不加掩饰的野心与直率,在《创造101》这个偶像养成网综节目里,成为又一个“全民偶像”。

娱乐经济里的“王菊现象”!

资料图

如果不知道王菊是谁,就成了“菊外人”。最近突然成为娱乐圈爆款的王菊,因为“黑、土、壮”的形象和不加掩饰的野心与直率,在《创造101》这个偶像养成网综节目里,成为又一个“全民偶像”。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王菊在粉丝“陶渊明”们的心中自然成了后者,从全网黑的处境中逆袭,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超出了娱乐经济里女团选拔选手的逻辑理论。

比王菊好看的小姐姐有,比她能唱能跳的小姐姐也有,比她性格讨喜的人还有,比她能说会道的人更有,为什么她们却没能红?

菊势发展到今天,再也不是一个参赛练习生、一个女团团员,一款网综那么简单了。大腰粗腿的欧美范儿,美黑的人生选择,玩得起敢自嘲的性格特点,这些都集中在王菊一个人身上。社会学讲究大众心理和观念的流变:对传统审美范式的反叛,性少数群体对自我发现的渴求,女权意识的觉醒,网络语态下的跟风快感……

娱乐经济里的“王菊现象”!

资料图

人人都渴望红却不是人人都能红。娱乐圈最怕的是命,这也是娱乐经济最致命的“病”。德艺双馨、卧薪尝胆说明不了什么,实力好像不是市场最终选择的筹码。这样的道理开始在娱乐经济里成为新的“共识”。流量小鲜肉们不会演戏还霸占好资源有目共睹,可是碰上了粉丝消费力崛起和鲜肉审美的鼎盛时代,卖美颜、卖人设还是有效的。

畸形的娱乐经济顶层有殿堂级的Angelababy和杨幂,大肆入场的资本眼中,人气能带来的购买力消费力最重要。至于所谓的实力二字,常常在这个规则体系中最先被边缘化。

王菊出现在《创造101》,精确地踩中了大众需求的每一个点。她不会成为下一个Angelababy和杨幂,但她足够揭露娱乐经济不可思议的天方夜谭,并让这一现象更加戏剧化,市场秩序还不够理性和规范,那些坐收渔利的人则在暗自狂喜。

资本爱听故事,市场喜欢起哄。王菊带起了流量,品牌方、节目运营方联手选定故事主线。

娱乐经济里的“王菊现象”!

资料图

广告主在乎的只是结果,王菊现象从小众走向泛化,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金钱。据接近腾讯视频的人士透露,《创造101》仅广告招商一项至少进账4亿-5亿元。

在现代消费主义崇拜的经典生活场景中,王菊只能成为娱乐经济的现象icon,而无法成为终极boss。那些虚伪的“菊内人”,一边高呼王菊偶像,一边绞尽脑汁的美白瘦身。因为人们更相信,从机场街拍到戛纳红毯,娱乐经济最宠爱的永远是小蛮腰和大长腿。

现在被pick的王菊能火多久?pick王菊,或许只是想@一下平凡的自己,可那些口口声声说爱王菊,其实心里最想成为的还是刘亦菲吧。

————————

转自:文化产业导刊

金元浦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文化部动漫类教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博导

“元浦说文”由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创办。目标在于速递文化信息、传播深度思考、汇集文化创意产业的业界和学术精英,搭建产学研的合作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