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貴人也不知道的 “金貴”故事

金貴鎮原名叫官橋子,又叫保家戶,一九五八年改名為金貴。為啥改名?原因是保家戶東北角有個金貴堡。說起金貴堡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其實在叫金貴堡以前叫做北沙,有座玉皇廟,廟裡塑有玉皇大帝金身。這裡的道長能掐會算,善觀面相。當地人每年六月初六、七月十五都要開廟會,有唱戲的、雜耍的、做小生意的、抽籤求卦的,人來人往很是紅火。

金貴人也不知道的 “金貴”故事

北沙窩有兩戶人家是外來戶,一戶姓王,戶主名叫王白元,另一戶姓陳,戶主名叫陳四水。這兩家沒耕地,以賣貨為生。王白元專賣女人用的針頭線腦、胭脂水粉;陳四水則賣小孩玩的泥猴、泥人、木刀、木槍。這倆貨郎因賣的東西不同,更何況買東西有女人必然有孩子,所以走鄉串戶總是一路同行。

又一次倆人來到廟會上,不大工夫擔子就賣空了,正要回家時,道長笑盈盈地走了過來說道:“二位真是好面相呀!”王白元就說:“道長見笑了。我二人不過是個貨郎,哪來什麼好面相。”道長笑著說:“以後自有應驗。”陳四水說:“道長就別耍笑我們外鄉人了,整天奔忙好面相又能頂啥用。”道長說:“信不信由你。坐下坐下,我給你倆測個字。”

金貴人也不知道的 “金貴”故事

二人坐下後道長先問王白元:“這位兄弟何姓何名呀?”王白元如實回答。道長一聽樂了:“王和白字不是個‘皇’字嗎?你和皇上有緣分啊!”王白元一聽趕緊擺手:“不敢亂說、不敢亂說!”道長又問陳四水:“這位兄弟何姓何名呀?”陳四水答說自己叫陳四水。道長隨手寫道:“陳者臣也,四者巳也,再加上四滴水這不就是個熙字嗎?這位兄弟也和當今聖上有緣啊!”陳四水一聽著實嚇了一跳:“禍從口出、禍從口出。”拉著王白元挑起擔子就走。道長望著二人背影:“大富大貴之人呀!”

光陰荏苒,幾年過去,王白元和陳四水走鄉串戶,賣貨為生。這一年秋天,二人結伴到興慶府辦貨,辦完貨倆人又餓又渴,就找了家飯館每人要碗麵湯,掏出自帶的餅子吃了起來。不一會,又進來了兩個青衣小帽打扮的人,一個像是主人,一個像是隨從。

金貴人也不知道的 “金貴”故事

那個主人看了看四周就就坐在了他倆旁邊問道:“老鄉哪裡人呀?”王白元抬起頭說:“我倆是北沙窩的。”那主人又問:“你們那裡日子怎麼樣啊?”王白元回說:“康熙盛世嘛,有吃有喝好著呢!” 主人又說:“不是說康熙康熙、吃糠拉稀嗎?”陳四水趕緊擺手:“別胡說,我們這裡的百姓都說康熙康熙國家康泰,百姓歡喜。”那人一聽哈哈大笑,對立在一旁的隨從說:“去,要三碗麵,給這兩位老鄉一人一碗。”那隨從應聲去了。不一會,三碗油汪汪的臊子面端了上來,那主人說:“老鄉,趁熱吃吧!”二人忙站起來推辭:“這怎麼好意思呢?”那主人說:“能坐在一起那就是緣分,吃吧、吃吧!”又支使隨從去為兩位老鄉買幾個白麵饃饃。

原來此人乃是當今皇上康熙。康熙親征葛爾丹時水土不服生了一場病,打了個平手就準備班師還朝。他讓大軍先行,自己留在興慶府調養身體。最近,他就在興慶城裡城外隨意走走,一來散心二來體察民情。今日無意來到這家飯館,聽到這二位老鄉說“康熙康熙,國家康泰,百姓歡喜。”不由得心中高興。

金貴人也不知道的 “金貴”故事

康熙和王白元、陳四水吃麵之時,鄰桌也有一個人。這人身材高大,頭戴草帽,一邊吃飯,一邊看著康熙的舉動。他見康熙的隨從被打發了出去,趁康熙埋頭吃飯的機會,掏出匕首就撲了過去。康熙聽見動靜立馬反應過來,見匕首刺來,忙用摺扇擋開,那人又刺,康熙再擋。無奈大病初癒,漸漸有些體力不支。眼看那匕首要刺到胸前時,王白元急中生智從貨郎擔上抓起把鋼針向刺客面門撒去,正好紮在眼中,刺客“哎喲”一聲丟下匕首捂住雙眼。陳四水趁機從貨郎擔上抽出一把竹箭向刺客肚子上刺去

誰知一下就給刺客來了個透心涼,“咚”的一聲就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王、陳二人一看嚇壞了,嘴裡喊著:“殺人了,殺人了。”那個主人倒是不慌不忙地說:“不要慌,坐下坐下,一切有我!”

不一會,那隨從回來,一見此景忙跪下說:“奴才失職。”那主人說:“不怪你,起來吧!

就在這時,寧夏的趙將軍帶人進了飯館,一見那主人忙跪下說“奴才失職驚了聖駕,望皇上降罪!”王白元、陳四水一聽這個主人是皇上,趕忙跪下磕頭,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康熙問趙將軍:“這是怎麼回事?”趙將軍回答說:“此人是葛爾丹的刺客,一共三個。這幾天我們已經盯住他們了。今天您在前面走,我的人一直跟在您後面,誰知那兩個刺客把我的人引開,讓這個刺客趁機下了手。”

金貴人也不知道的 “金貴”故事

康熙說:“今天多虧了這兩位老鄉,要不朕就危險了。朕要好好封賞這二位。”問清楚這二人的名字後,康熙對趙將軍說:“你那裡不是還缺一個副將嗎,就讓這個王白元去。布政使的空缺就讓陳四水去吧。”王白元、陳四水半天聽了個一頭霧水,站在那裡一動都不敢動。趙將軍見他倆的樣子就笑了:“你倆救駕有功,皇上封你們一個是副將,一個是布政使,還不磕頭謝恩!”二人趕忙跪下給康熙謝恩。

過一段時間又逢北沙窩廟會,王白元和陳四水一個騎馬,一個坐轎來趕廟會。道長迎上來道賀,眾位鄉親也拱手相慶。道長對大夥說:“咱這北沙窩一天就出了兩個朝廷三品大員、大富大貴之人,看來咱這北沙窩真是金貴之地、富貴之鄉,我看以後北沙窩就叫金貴堡吧!”眾人聽道長說得有理就齊聲附和。從此,就有了金貴這個地名。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