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上周我们走进了仙桃三伏潭镇的麦秆画艺人邓友谱的工作室,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精工细制作的匠心所凝聚出的文化之魂,仅仅是一张麦秆画纸就已足够煞费苦心。这周,让我们继续跟随邓老师一起,看看那鲜亮的麦秆与刀芒、烙铁之间的“秘密花园”。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邓氏麦杆画制作工具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骏马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唐太宗十骥图》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邓氏麦杆画成品图

经过重重关卡考验的麦秆,变身成一张张油亮光嫩的卡纸,随着光线折射出如木质般温润的色泽。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麦秆卡纸

邓友谱自幼受家庭的熏陶,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他曾先后拜竟陵书画名家叶泽沛先生和郑州工艺美术学院龚振洲教授为师,研习书法、绘画,为麦秆画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美学基础。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星星眼,老师可以教我写字吗?想当会写毛笔字的小仙女!

靠着这样的文化积淀,邓老师手持麦秆卡纸,不过思虑片刻,寥寥几笔,一只栩栩如生的大虾便跃然于上。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师傅手持麦秆卡纸过稿

有了底稿的基础,接下来的工序就变得有迹可循。邓老师运刀作笔,稳稳持着一道锋芒在麦草上规律而整齐的运动,随着刻刀的蜿蜒,麦草贴片上逐渐出现了深浅不一的轮廓线。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刻刀蜿蜒,麦草贴片上逐渐现出轮廓

过稿:将精心创作的画作底稿复制到麦草贴片上,行话称为过稿。

来自于沃野的麦秆,身着鲜亮黄装,如何让这丰收的颜色显出层次感,就是麦秆画里最难的部分。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麦秆画创作的灵魂——烙烫

烙烫,是麦秆画创作的灵魂,专门制作麦秆画的烙铁,温度最高可达600-700℃。麦秆表皮在接触烙铁的瞬间被碳化,产生浓淡相宜,如墨染的效果。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烙烫

烙烫——烙铁碳化麦秆表皮,产生浓淡相宜的颜色。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特制烙铁

传世六代的邓氏麦秆画,在烙烫工艺上总结出了数十种技法。人物细微的面部表情、衣袂飘逸的灵动线条、建筑精细的雕刻形态、山水粗犷的色块铺张……全部掌握在作者纯熟的手感技法和高超的审美判断中。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出神入化的烙烫技法

邓老师告诉我们,这烙铁在麦秆上停留时间、摩擦次数的不同,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镂空、反衬、叠彩、镶丝、透雕、翻板、撒点、剔刻、堆砌、热熨、冷烫……经过烙烫工序中种种神奇的技法,趋于平面的底稿逐渐跃然纸上,呈现出伶俐生动、妙趣横生、极富立体感的独特意境。

邓氏麦杆画成品赏析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闹天宫》

邓氏麦杆画:精工细制作的匠心之魂

《梨园》

世代相继、乐以为家。

邓氏麦秆画,承载着家族数百年的尊荣走到了今天。在四处充溢着“快速”、“经济”、“产业化”等语汇的今天,它却仍旧镇定自若地,守望着那份来自田野的质朴和来自心间的精巧,耐心地、一笔一划地,描画着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