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必知——双黄连囗服液的制作方法及运用机理!!

但平时常用的双黄连口服液,你又知道多少?!

下面,刘老师,详细给大家讲解下双黄连口服液在畜禽中的运用及其制作方法,有条件的养殖朋友,不妨一试。

双黄连为纯中药制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精制而成,兽医临床上现有剂型主要为口服液、可溶性粉及注射液三种形式。

养殖人必知——双黄连囗服液的制作方法及运用机理!!

以双黄连囗服液为例:

双黄连囗服液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久置可有微量沉淀,味微苦。

制作方法如下:

金银花375g, 黄岑375g ,连翘750g ,以上3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 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 ℃测),冷至40℃时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 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苓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氧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滤过,滤液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养殖人必知——双黄连囗服液的制作方法及运用机理!!

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抗菌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有清热解毒,轻宣透邪,疏风解表的作用,临床表现为外感所致的发热,咳嗽,咽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二,抗病毒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为广谱抗病毒制剂。

临床应用证实:本品对畜禽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A1和A3)病毒、副流感(I和Ⅲ)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EV)、腺病毒3型(AdV2)、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等均有较强抑制和杀灭作用。尤其对RSV作用最强,100mg/ml浓度可完全抑制RSV在细胞内的复制。

用于病毒性脑炎,心肌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秋冬季腹泻)、胃炎慢性结肠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优于病毒唑同时干扰病毒复制,调节机体免疫。

经科学实验,选10日龄spf鸡胚对不同浓度的双黄连口服液进行人工感染新城疫强毒抑杀试验,经100,150,200倍稀释后,对鸡胚分别达到100%,100%,90%的保护率。

因而显示,双黄连口服液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三,解热抗炎

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黄芩具有清肺热,抗病毒,解肌表之热的功效。

经高温病家兔实验注射后,30分钟后体温有明显下降。

四,免疫调节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多功能免疫增强剂,可促进动物体内溶血素的形成,增强抗感染能力,并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五,协同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与抗生素配伍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特别对于混合及继发感染病例,与抗生素配伍,效果显著。

养殖人必知——双黄连囗服液的制作方法及运用机理!!

因而,在临床上运用很广

一,猪病上

二,禽病上

三,犬病上

综上所述,双黄连口服液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毒,适用范围广及针对性效果显著的特点。

特别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具有一些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所无法比拟的独特疗效。

因而,越是常用的,我们越得知根知底。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养殖也是如此,也只有了解深入,透彻,才能准确运用,不至于造成病情延误及增加药物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