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出品

-金士傑與卜學亮-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這部劇,在距離開場前的5分鐘,我才終於在一位“怯場”的人手裡,領到了票,就在後海的保利劇院,在我走向安檢的短短10餘米,就有兩位路人前後與我搭話:

“先生,這票您出不出?”

我曾經略讀過這本書,不管是作為當事人還是旁觀者,當自己能夠明確地看見,生命流逝、逐漸消失,那種惶恐、無助會在心裡蔓延,這應該是一本沉重的書,將這個沉重的故事搬上舞臺,很難去猜想劇院內會是什麼樣的氣氛,這種疑惑變為期待,並且最終得到了驚喜。


-金士傑飾演莫利教授-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 故事中的莫利教授有兩個孩子,疾病使他不得不告別他們,而其扮演者金士傑,同樣也有兩個孩子,在一些訪談節目中,他也表達過,自己60歲才當上父親,這讓他更珍惜和孩子們相處的時光。

-卜學亮飾演學生米奇-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 米奇放棄了音樂夢想,因播報體育新聞而生活富足,這讓他難以分辨自己的內心。米奇的扮演者,卜學亮,作為一位同時具備主持、歌手、演員等身份的藝人,他敬業的工作態度與角色如出一轍,同樣,他也是一位兩個孩子的父親。

-米奇在與莫利談話的間隙回覆工作電話-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米奇分享自己的故事-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米奇與莫利首次重逢擁抱-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舞臺的佈置非常生活化,若是家中同有年邁的長者,便能看出很熟悉的味道;舞臺的搭建,繼續沿用過往的設計,一塊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內容的LED背景牆

-米奇的故事令莫利開懷大笑-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一個巨大的新月在舞臺上劃分出室內室外,通過燈光,這輪新月還在演出的結尾濃墨重彩添上了一筆夢幻;

-莫利與米奇的妻子簡寧通電話-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隨著故事的發展,舞臺上的道具會越來越少,從一張張木質的桌椅板凳、到舒適的布藝沙發、再到那一張盛滿莫利生命最後時光的病床……當然,米奇的專屬椅子,一直都沒有離開過。

  • “這門課沒有課本,也沒有書單,但是講到的題目,可就多咯。像是…愛情啦、工作啦、家庭啦、社區啦、寬恕啦、老年啦、還有……死亡。這門課在星期二,只有一個學生,我就是那個學生…這位就是,莫利·希沃茲教授。”——米奇

-開場時,莫利隨著米奇的鋼琴聲起舞-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開場不到2分鐘,劇場就響起了第一次的笑聲。

15秒之後,第二次。

後來在場歇的時候,遇見了好些個帶著原著《相約星期二》前來的觀眾,不知道他們是否瞭解這部話劇,如果也是第一次觀看,我想他們會不會和我一樣,都對這個改編感受到了驚喜。

-時隔十六年的擁抱-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和原著的氣質有明顯不同,經過導演楊世彭的改編,原本沉重的對白,現在變得充滿活力,那些低調的人生總結,也富有張力。並得益於金士傑和卜學亮兩位資深的對於“幽默”節奏的把控,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

活得快樂比死亡重要,調侃一下死亡,也沒什麼大不了。

-米奇帶莫利吃沙拉-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米奇幫莫利挪動身體-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莫利與米奇的歡笑-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 “米奇啊,我希望你不要開著車來看一眼,又急匆匆開著車走,你要帶上一條毯子,午餐盒,來跟我說說話。”
  • “莫利啊,你是要我在你的墓碑前吃午餐,然後對著空氣說話嗎?”
  • “那不然呢,到那個時候,我也不方便吃午餐了。”

場歇的時候離座逛了一圈,與鄰近的觀眾聊了起來,有不少人是直接奔著金士傑老師而來,而一些有觀看臺灣電視節目的觀眾,對卜學亮也很熟悉,其中也有很多對原著故事不太瞭解的觀眾,但是兩位演員的表現,顯然把這些觀眾深深帶入到了故事當中。

幽默的元素輕易把握住了觀眾的注意力,米奇開始享受生活,神采飛揚的性感;莫利將老未衰、自得其樂的浪漫,彷彿死亡的命題已經被遺忘,觀眾也卸下了心中的防備,這不正是我們對生活的期望嗎?

  • “米奇,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 “當然可以啊。”
  • “你和你的心靈,能夠和平相處嗎?”
  • “哈哈,怎樣,這是一個測驗嗎?”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第一次帶著觀眾,直面故事的原相,莫利發問,米奇嘗試著把這個問題變成一個笑話,但是莫利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莫利認真地再一次發問,對著米奇發問,也對著觀眾發問:

“我再說一遍,你和你的心靈,能和平相處嗎?”

此刻,是我本場觀劇第一次聽見在不遠的某處,傳來了一聲抽泣,此後在一陣又一陣的笑聲空擋,我似乎都能夠感受劇場某處落淚的聲音,在我的心裡,也有。

“愛情啦、工作啦、家庭啦、社區啦、寬恕啦、老年啦、還有……死亡。”

這或許是一個非常非常體貼、溫柔的故事,因為它讓我們笑,卻沒讓我們忘記哭,而在故事的最後最後,直到莫利真的死去,我們感受到的也不是撕心裂肺的悲痛,而是再一次為米奇的話輕輕笑出聲來,圍繞著生和死的話題,最終這個故事留在人們心頭的,是實實在在飽滿的愛和希望。

-莫利想起自己的過去感到悲傷-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莫利和米奇的最後一堂課-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米奇和莫利告別並約定下週再見-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每一天,問問我肩膀上的小鳥,

是今天嗎?

我準備好了嗎?

我是否就是我喜歡做的那種人?”

……

“沒有人能夠單獨生活,人們必須相愛。”

……

“當一個人直到自己將如何死去,他將知道自己要怎麼活。”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讓死亡生出幽默的模樣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在深圳的排片已於2018年5月18、19日在深圳保利劇院演出完畢,錯過了這一次的朋友們若是還想要領略本劇的風采,今年果陀劇院的巡演還有三站:

6月1日,四川錦城藝術宮(成都)

8月30日~9月2日,保利劇院(北京)

11月23日~11月24日,湖北劇院(武漢)

最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運作引進《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劇目的侯玉山先生對劇迷提問的分享,希望以後在深圳我們能夠相約更多優秀的話劇作品!

劇迷提問:故事探討的是生命的話題,在引進這部劇目的過程中,有沒有擔心題材的吸引力?

不同人生經歷的人看過後可能會領悟有所不同,我們對題材沒有顧慮,主要是演員功底完全可以撐起來這部戲。劇情可以觸動內心,而看過後又能引發思考的戲,是我特別關注的。雖然大主旨是說如何面對死亡,但故事更多的是正面的人生指引;

這個舞臺劇的劇本創作的也非常棒,正是劇本吸引了金士傑來出演這個劇目,這也是重要的票房保證。

劇迷提問:這部劇在網上能夠搜索到的相關信息並不豐富,為什麼沒有在宣傳上多做投入呢?

首先因為這個劇目成本偏高,所以演出場次不多,巡演城市也不多;其次這次在深圳是首次商演(2015年來過深圳華潤一次包場了),對於劇場和觀眾來說都算是一次新的嘗試。我們很欣喜在劇迷圈子裡這個劇的傳播度很廣,也很高興深圳的觀眾在短短兩天內呈現出的熱情,那這部劇在上海首演時票房就售罄加演兩場,北京也是。

劇迷提問:這部話劇也有中英劇團版的,也有機會在保利上映嗎?

中英版本的有在廣州香港演出過,深圳沒有,單從觀影效果來說,我本人相信這部會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劇迷提問:臺灣果陀劇場的其他劇目有什麼引進計劃嗎?

果陀還有兩部在國內巡演《淡水小鎮》曹啟泰《接送情》顧寶明,還有一部中小劇場戲《五斗米靠腰》,還有幾部音樂劇目前沒進入內地,能否來深圳還要看機緣。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