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之後世間再無戚家軍,似血殘陽下是漢家男兒的錚錚鐵骨

天啟元年3月,自起兵以來無往不利的努爾哈赤將手裡的長劍指向了東北重鎮瀋陽,面對了壓境的八旗部隊,瀋陽主將賀世賢立刻加急文書向遼東經略袁應泰求救。面對來自瀋陽的求救信,袁應泰當即命令由石柱白桿兵組成的川軍和戚家軍為代表的浙兵,合兩軍近萬人(川軍七千人,戚家軍三千人),在總兵童仲揆、陳策帶領下連夜奔赴瀋陽救援,同時命令總兵朱萬良率領三萬遼東軍隨後救援。

為了能夠與瀋陽的守軍對八旗軍形成夾擊之勢,川浙聯軍馬不停蹄的趕往瀋陽。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八旗軍的戰鬥力,或者說他們高估了瀋陽守軍的戰鬥力。當他們趕到渾河邊上,瀋陽城已經遙遙在望的時候,瀋陽淪陷的消息才傳了過來,而這個時候距離努爾哈赤圍攻瀋陽才僅僅一天。

此戰之後世間再無戚家軍,似血殘陽下是漢家男兒的錚錚鐵骨

面對這樣的情況陳策已經做好還師的準備了,畢竟自己要救援的對象已經沒有了。這個時候遊擊周敦吉等諸將一致請戰,“我輩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為!”

或許是被諸將士的熱血感染,總兵童仲揆、陳策決定在這渾河之邊與八旗軍來一場對決,雖然這場對決很可能會輸。但是對於一直被八旗壓著打的遼東諸軍來說,實在是需要這樣一場振奮人心的戰鬥,要讓滿洲八旗知道,大明也是有鐵血男兒的。

對於戚家軍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清楚,對於這種高機動性的團隊作戰,戚家軍是由自己一套車陣的。雖然這個車陣的威力很強大,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前期的準備工作需要很久。為了能給戚家軍佈置車陣的時間,以遊擊周敦吉及秦邦屏為統領,率領著石柱白桿兵在渾河橋北安營紮寨,抵擋來自努爾哈赤的第一波攻擊。而總兵童仲揆、陳策及副將戚金(戚繼光的侄子)則在橋南佈置車陣,迎接來自八旗軍最猛烈的衝擊。

此戰之後世間再無戚家軍,似血殘陽下是漢家男兒的錚錚鐵骨

當川軍到達渾河北岸的時候,他們迎來了正白旗的衝擊。努爾哈赤這個人是非常謹慎的,面對遠道而來的川軍,他並沒有輕敵,而是一上來就使用了自己的王牌之一的正白旗,準備一鼓作氣將川軍給消滅掉。

但是努爾哈赤終究是失算了,雖然他已經很謹慎的派出了正白旗,但是面對悍不畏死的白桿兵,正白旗不僅沒有取得勝利,反而被白桿兵給打趴下了。沒辦法看到這樣的情況,努爾哈赤只能將自己掌管的最精銳的正黃旗派上去支援。但就算是面對著數倍於己的八旗兵,川軍依舊是悍不畏死,根據《全邊略記》和《山中聞見錄》的記載剛剛攻下瀋陽的八旗軍"死於槍弩者數千人"。

此戰之後世間再無戚家軍,似血殘陽下是漢家男兒的錚錚鐵骨

清朝史料《滿文老檔》中記載:"明之步兵,皆系精銳兵,驍勇善戰,戰之不退,我參將一人、遊擊二人被擒。"而谷應泰的《明史記事本末》中也有相關記載:"諸將奮勇迎 擊,敗白標兵(即白旗),又敗黃標兵(即黃旗),擊斬落馬者二三千 人,擒後金一參將、二遊擊”。

雖然川軍是如此的頑強,如此的悍勇,但是他們最終還是覆滅了。他們抗下了八旗軍的正面衝擊,卻沒抗住曾經同袍們的炮火。當川軍正在將八旗軍死死拖住的時候,瀋陽城內的李永芳以重金利誘原瀋陽守軍中的炮手,對頑強作戰的川軍進行炮轟“發炮無不立碎者”。

面對著來自昔日同袍的炮火,白桿兵再也堅持不住了周敦吉、秦邦屏及參將吳文傑、守備雷安民等皆力戰而死。只有周世祿從西北逸出,鄧起龍、袁見龍奪橋西奔,帶領少數軍隊俱走入浙營,繼續堅持作戰,自此川軍在渾河北岸的作戰以失敗而告終。

此戰之後世間再無戚家軍,似血殘陽下是漢家男兒的錚錚鐵骨

而此時,南岸的戚家軍早已將車陣擺好,刀已擦亮,炮已填好,只待與清軍決一死戰。

面對著這群全副武裝的戰士,努爾哈赤再三告誡士兵們不能輕敵,當然這些八旗兵也不敢輕敵,因為他們已經深深領會到這這群明人的頑強意志和強悍的戰鬥力。就這樣新的戰鬥打響了,八旗軍對著這群站在戰車後面的人發動了衝鋒。

面對著快速衝擊的八旗軍,戚家軍首先給他們送了一份大禮包,一份有佛郎機組成的槍林彈雨,狠狠的教訓了八旗軍一頓。彈藥終究是由用盡的時候,在經過幾輪的槍林彈雨後,火藥沒了,接下來就將是慘烈的肉搏戰了。

此戰之後世間再無戚家軍,似血殘陽下是漢家男兒的錚錚鐵骨

這個時候車陣的威力就體現出來了,它不僅保護了戚家軍的後背,同時極大的限制了八旗騎兵們的速度。當八旗軍迫於無奈減速的時候,早已在後面準備好的狼銑兵用手中的獨門兵器鐵狼銑將八旗兵一個個勾下戰馬,隨之而來的就是刀兵的腰刀伺候,僅僅經過兩輪的衝鋒就斬敵三千。

當川浙兩軍在殊死戰鬥的時候,他們的援軍終於來了,以朱萬良為總兵的三萬遼東軍到達了白塔鋪,而這裡離渾河僅有二十里地。如果這個時候的朱萬良帶兵衝上去的話,我想戚家軍和白桿兵應該還是能活下來的,但是他們並沒有。

此戰之後世間再無戚家軍,似血殘陽下是漢家男兒的錚錚鐵骨

這些遼東軍在受到努爾哈赤小部隊的偵察兵的阻撓之後就停止不前了,甚至面對皇太極的部隊的時候直接不戰而逃了,不僅將自己的同袍給扔下不管,就連自己都被皇太極的部隊傷亡三千多。

面對著八旗軍的圍攻,童仲揆不是沒想過向袁應泰求救,但是卻被袁應泰以敵軍勢力太猛為由拒絕了。知道求救無緣的童仲揆知道今天這戰失敗是在所難免了,特別是在年近七旬的老家陳策戰死後,他的心開始動搖了,他想到了逃跑。

看到主帥準備逃跑,戚金一把將童仲揆的馬給拉住了,並對著童仲揆大聲喝道“大丈夫報國就在今日。”或許是被戚金喚醒了童仲揆內心的熱血,也可能是知道逃跑無望。童仲揆轉身就和戚金一起投身戰場,身先士卒。

此戰之後世間再無戚家軍,似血殘陽下是漢家男兒的錚錚鐵骨

太陽漸漸開始落山了,這場持續了一天的血戰也迎來了最後的時刻。終究是因為寡不敵眾,沒有增援,面對了三四倍於自己的八旗軍,雖然川浙兩軍頑強的抵抗,但是人畢竟是血肉做的,不是鐵做的。在高強度的戰鬥下,粒米未進的川浙聯軍一個個戰死沙場,賴以支撐的戚家軍車陣也已經開始破裂。

當渾河日落到來的時候,僅有數十將士圍在一起,在夕陽的餘暉之下,為了榮譽進行著最後的抵抗。正如《亮劍》中的騎兵連,雖然戰至最後一人,依舊高呼“騎兵連進攻”。夕陽下的戚家軍有沒有高呼“戚家軍進攻”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們戰到了最後一刻。

戰到了讓八旗軍膽寒,讓這個最擅長近身作戰的勁旅只敢遠遠的包圍著這最後的數十人。他們不敢衝鋒了,他們知道一旦衝鋒迎接他們的將是死亡。面對著這不屈了英雄,八旗軍選擇了弓箭,萬箭齊發,戚家軍迎來了自己的黃昏,正如這渾河的黃昏,似血。

此戰之後世間再無戚家軍,似血殘陽下是漢家男兒的錚錚鐵骨

渾河之戰中僅有極少的官兵活了下來,這些活下來的戰士們並沒有選擇回後方,而是在十天之後的遼陽之戰中繼續中,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戚家軍最後的軍旗。自此一戰後下海橫掃倭寇、征戰蒙古、入韓抗擊日軍,延續數代未嘗一敗的戚家軍,就此徹底消失在世人眼中。

根據記載,此戰中川浙聯軍面對三萬多的八旗軍,共計殲敵四千餘人,有名有姓的高級將領九人正白旗和正黃旗死傷慘重,此戰真正是打出了我漢家男兒的血性,也讓清軍徹底記住了這麼一群人。

值得一說的是,之前見死不救不戰而逃的總兵朱萬良也在遼陽戰役中被清軍所殺,不得不說真是報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