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字虽然一样,但重点却不一样。“养”病,是指调养、休养生息,以使得身体得到休息,从而使得疾病向愈;养“病”却指的是自身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作息习惯,使得疾病的种子在我们的身体里孕育发芽、逐渐壮大,最终变成疾病的过程。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习以为常的习惯,看似不起眼,事实上却是养“病”的根源,是健康的杀手。下面就列举出的几种养“病”的坏习惯,大家自己排查一下。

1.贪食生冷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关系到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寿命长短。阳气不足则人体的生理活动缺乏动力,各脏腑功能减弱,进而产生疾病。一些生冷的食物可视为外来的寒邪,易于损伤自身的阳气。如冷饮、冰激凌、冬季置于室外的水果等,凡低于体温的饮食皆属此类;如苦瓜、葡萄、西瓜、性质大寒的药物、碳酸饮料、苏打水等性质寒凉的亦属此类。

2.久服泻药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久服泻药大多有两种情况,一是长期便秘,二是为了减肥。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再说减肥,为了减肥吃泻药是最傻的,不但损伤阳气、耗伤气血,还损伤脾胃肠正常的节律和功能,从而导致疾病。

3.猛坐猛立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平卧的时候猛然坐起或是平卧、下蹲时猛然站起,人体的血压会突然波动,给心脑血管造成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气血不足的人来说,突然体位的改变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眼前发黑、头晕,甚至晕厥。睡醒时由于人体长时间处于平卧的状态,身体机能适应了平卧时的压力,若立即起床,对身体的损伤更大,甚至诱发中风、高血压等疾病。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尤其中老年人,本就气血亏虚,脏腑组织功能退化,更要注重这个问题。睡醒最好在床上躺五分钟,让四肢活动活动,接着再起床,这样能让身体适应体位的改变,帮助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4.跷二郎腿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跷二郎腿这个动作虽然做起来舒服,但会导致腿部局部压力增大、气血不畅,使得血管受损,还会为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机会。同时,跷二郎腿的姿势还会牵拉身体肌肉、筋腱、骨骼长时间处于扭曲的状态,过度牵拉或是过度压迫,久而久之会造成肌肉、筋腱的疲劳,骨骼的变性等,最常见的就是导致脊椎侧弯、腰椎间盘突出。

5.不当运动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不当运动包括运动不足和运动过度。

运动量不足会导致人体代谢减缓、消耗减低,从而诱发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疾病。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而运动过度,我们之前在“五劳七伤”的专题中讲过,过劳即损,过量的运动使得人体过度的消耗,会引起虚弱或是局部的损伤,也不可取。

关于如何运动的问题我们在既往的话题中提及较多,这里简单总结:人们应至少保持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推荐定频、定时、定量的有氧运动。白天人体处于活跃状态,适宜运动,晚上趋于安静,不建议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做好整理运动。

你是在“养”病还是在养“病”?中医有话说!

简述上述五点,有躺枪的没有?我相信有,也相信不在少数。保护我们的健康,要从细节做起。排查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或许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还您健康体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