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对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而言,参加全国两会的经历更加坚定了自己办学治校的初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深圳大学将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二期建设,提高学校各项实力,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挤进世界大学前500名的行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李清泉对此感同身受,他说,深圳大学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将发展作为学校建设的第一要务,坚持优秀师资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坚持体制改革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动力。近年来,该校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稳步提升:科研经费年增长40%,突破10亿元;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新增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国际PCT专利申请公开量连续两年蝉联国内高校第一……

“改革创新是深圳大学永恒的基因。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抢占先机,走在前列。”李清泉表示,今后深圳大学还会把引进高水平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和深入改革创新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抓手,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早在全国两会前,李清泉就准备了“建立粤港澳湾区联合大学”的建议,并与香港、澳门的教育界同仁讨论研究。在他看来,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级湾区,必须要有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体系。

他建议,建立一所“虚实结合”的粤港澳湾区联合大学,作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平台与枢纽,打破三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体制壁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为粤港澳乃至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对话

培养高素质

创新创业人才

南方日报:如何带领深圳大学发展,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李清泉:我们将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结构,在新一轮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真正实现强特色、补短板、创一流的教育目标,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在于创新驱动发展,这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深圳大学的办学思路从最初以本科教学、培养高素质建设者为主,逐步转变为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并重、教学科研并重,立足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统筹:骆骁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