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最後避世不出山,面對國破,他心裡是怎麼想的?

元池喜

金庸的武俠小說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郭靖的大俠是儒家之俠,為國為民,拯救天下,郭靖為公。楊過的俠是道家的俠瀟灑自由,自然無為,楊過為私。



兩者與其說是不同的俠,實際上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先秦諸子裡儒家和道家有著激烈的爭鋒,孟子說,楊朱無君,墨子無父,無君無父,是為禽獸。

孟子指責的是楊朱,也就是批評道家思想,在這裡也可以說是指責楊過的避世不出,楊朱同樣是避世不出。

道家有道家的理由,楊過有楊過的想法。

1 天下大亂,已經無可救藥了!儒家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迂腐可笑,無濟於事。郭靖守襄陽一時,面對宋朝的江河日下,襄陽的被攻破是遲早的,郭靖的死守襄陽沒有任何意義。



2 善惡,對與錯是相對的!歷史有歷史的進程,很難用是非善惡來形容,蒙古人攻打宋朝,濫殺無辜固然是錯的,但是宋朝的腐敗,宋朝的自甘墮落,宋朝對人們的壓榨與迫害也非常嚴重,一個政權的衰亡有著歷史的必然。

3 個人的價值被忽略了。道家認為,儒家人把自己奉獻給了國家和人們,個人的人性和個人色彩被忽略了,道家人生價值觀是個人自由灑脫,追求自然人生,注重個人感情和個人人生感受。



所以,楊過不同與郭靖,楊過有楊過的思想和價值觀。郭靖和楊過都是大家所喜歡的人物,兩個人的思想和價值觀在某些方面截然不同,就像中國的儒家和道家一樣,雖然觀點有所不同,在中國文化長河裡,都大放異彩!


我是一個小書蟲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誰當皇帝不是剝削老百姓?,澶淵之盟後宋朝上交歲幣給遼國絹銀合計三十萬匹兩,仁宗時增加到五十萬匹兩,每年定期繳納。不是搜刮老百姓的,難道是皇帝的工資?

2.對老百姓來說,能不打仗就行。宋金戰爭連綿不絕100多年,死的多數都是老百姓家的孩子。現在網上動不動就嚷著打仗的有一個算一個,全TM王八蛋。合著死的不是你的家人。

3.

楊過遠比郭靖聰明。或許他看明白了這兩點吧。

再說了,按照顧炎武的說法,ZF算個JB。


飛鷹走馬大誰何

神鵰俠楊過的性格亦正亦邪,楊過出生的時候父母雙亡,在外面流浪了很久才讓郭靖找到,找到之前,受了很多人的欺負和白眼,遇到楊過之前碰到的是瘋瘋癲癲的西毒歐陽鋒。在郭靖家又受郭芙和武家兄弟的捉弄欺負,到了重陽宮又受全真教那班道士欺負。可以說楊過在童年時期很坎坷,顛簸流離,苦悶無助的。


後來還讓郭芙變成獨臂俠,想想在此期間的楊過所經歷的一切,看著他一天頑皮胡鬧,其實是有苦無處訴。只有在認識了小龍女以後,才感覺到人世間還有溫暖!但是,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青年時期的楊過也沒有迷失,能分清是非。即使小龍女由於郭芙的原因 ,誤中了“情花毒”,最後和小龍女一別十六年,在此期間,楊過沒有找郭芙報復,也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和大雕在江湖為人排憂解難,行俠仗義,被人人稱頌地區“神鵰俠”。最後,在郭襄生日那天,打退蒙古大軍前鋒,燒了蒙古大軍糧草,使蒙古大軍這次進攻無功而返。



後來在絕情崖找到小龍女之後,十六年的生死兩茫茫,十六年的顛簸流浪如今再度生死重逢,任誰都會疲倦,厭倦武林的生活,可是,當知道郭襄被俘,楊過毅然決然的趕去相救郭襄,並一舉打死蒙古大汗忽必烈,大敗蒙古大軍,使蒙古十多年,沒有再進攻搖搖欲墜風雨飄搖的南宋王朝。



後來,楊過和小龍女退隱在終南山古墓。終南山古墓是王重陽抗金失敗後建的,就是與外侮不共戴天。這裡是優良的愛過傳統根據地來的,從後來倚天屠龍記楊過後人還出場平息江湖紛爭來看,楊過是一定還一直關心國事,最後襄城被破,郭靖黃蓉戰死,也是歷史潮流,已不是個人能力可以力挽狂瀾的了。但是,楊過是一定一直利用個人影響力,聯絡各路英雄抗擊元軍,明教的陽教主據說都是楊過的後人。

感謝閱讀,歡迎評論!


用戶5988245543

我覺得楊過應該是避世不出罷了,他是神鵰主角,所以寫的比較牛逼,其實這人對國家大義什麼的沒那麼在乎,做事也比較散漫,不喜歡教條主義,小龍女更是對國傢什麼的沒概念,所以我曾寫過二人的歸宿,根據郭襄找不到古墓緊閉無人,所以我覺得他是在華山之巔,就是風清揚令狐沖練獨孤九劍的地方

兩人在這裡終日廝守,


閒暇時刻練武,因為兩人都用劍,所以創出了九劍破天下武功,為了報答獨孤求敗之恩所以取名獨孤九劍!


倒騎毛驢走天涯

如何把一個雞蛋立在桌面?小說裡俠之大者郭靖為國為民全家上陣,用個人影響力號召了江湖俠士硬扛死守了幾十年,最後除了出家的小女兒郭襄,家人全都殉在襄陽。扶了那麼久,始終是立不住的。雞蛋不破不立,這是哥倫布告訴我們的,國家制度和治理方式出了問題,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僅僅依靠個人能力去延續腐朽的國柞,如果一個人中了箭傷不能忍痛拔去箭頭醫治內部,而僅僅剪去露在外面的箭桿包紮,終究擋不住裡面的發炎潰膿,且最終一定會虛弱而亡。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楊過早年到過忽必烈的王帳,知道元兵之強非宋兵能比。刺殺一國君無益於改變天下大勢。況且忽必烈也算雄才大略、非常仰慕漢人文化,不是兇殘嗜殺的性格,殺了他還會有別人代之,俠士刺客無法左右天下大勢。所以楊過只能避世自保卻無力迴天。


天下至中

這個金庸的內心變化有關,金庸早期的武俠小說大多都是以忠孝仁義,家國天下為主線,正如《射鵰》中的郭靜“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此時的金庸也是血氣方剛,一腔熱血。

隨著年齡增長,對世事的參悟越來越透徹,又回想起年輕時候錯過的愛情和姑娘,感嘆人生苦短,國家的命運又怎是一兩個人可以扭轉的?不如珍惜當下,做好自己。

楊過的性格恰恰反應了金庸先生內心的變化,他可以為了心愛之人赴湯蹈火,同生共死,也可以為了她背叛全世界,因為在他眼裡只有他姑姑,武林大會與小龍女重逢那一段就足以說明。與小龍女相比,什麼俠義,家國,門派,武學,名譽,財富都不重要了。去他孃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想要的只有他姑姑。


名字只能使用英文數字

看過天龍八部嗎?喬幫主離開金朝時,逃跑死傷多數,千人之眾只剩下幾百,武功在軍隊面前難以有很強大的展示。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關鍵在於宋朝皇帝昏聵無能(一說宋朝皇帝權利不大,百姓呼籲和平,拒絕打仗,資產階級萌芽?各種小作坊形式體現?)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楊過個人能力有限,但是,楊過應該是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百姓,以至於影響後人,從他的後人關鍵時刻點撥張無忌 以天下蒼生為重,送屠龍寶刀可以看出。


Geya

楊過對萬千世界的紛擾盛衰素來只有平湖之窗,所在意是內心適意,來去自如;經過與龍女的離散分合終歸圓滿之後,更對心外萬象之間的枯榮與冷暖視若浮雲,除了對郭伯伯靖蓉夫妻有所牽記,其餘的人已經成為昨日星辰,星流雲散之後,再難引入內心之穹深處……

宋室江山昏聵,江河日下之時,且由他去……

從此,雕欄曲處,與龍兒看落日晚霞、憑歌寄意;晨曦暮色,仗君子淑女,雙雙玉女心經,修煉不絕;繡榻香閨,演龍鳳戲水,譜琴瑟合鳴,春光盛開,歡喜無限……

楊過:大快稱心、此生足矣……


春光盛開如許——

他的想法就是:關我屁事


紫光閣替補廚子

其實楊過這傢伙和黃老邪差不多,聰明,睿智,豁達,但亦正亦邪以喜,做事全憑好惡,他只是看不慣元軍對百姓的暴虐在郭靖的感召下才能發揮積極作用.他其實對國破沒什麼感覺。理論上他是金國人,國早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