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生”標準

新學生"的標準是基於對教育目的和期望的判斷。如果說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有什麼樣的學生。有什麼樣的學生就會有什麼樣的社會,那麼,"新學生"就代表著"新人類",他們的"族群"和數量決定著未來世界的性質和品質。

新學生的標準如下:

1.具有終極使命感,是"地球村"裡的公民。

2.敢於擔當,對國家和人類負責,對社會和家人負責,對自己和自然負責。

3.身心健康、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4.善於學習,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5.有自信、有毅力、有意志。

6.會反思、敢質疑、善溝通。

7.具有探究精神和科學素養。

8.有契約精神。

9.是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10.具備一定的基本技能,如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解讀: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人,當我們把好學生定義為成績優秀、循規蹈矩、遵守紀律、老實聽話時,教育就離"人"越來越遠了。如果回到人本價值觀上思考,首先,學生是一個獨立於一切目的之外的人,工具教育顯然是"反人性"的;其次,傳統的以控制為子段的教育,顯然是對個性的摧殘;再其次,學生是"個體",他需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學校作為一個"群體"概念,則又需要學生具有團隊協作的精神與擔當。

新學生首先應身心健康,其次要敢於擔當,再其次是要具備一定的學習、實踐、創新、合作等基本能力。新學生標準的提出,是基於教育現實背景下的新任務、新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