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聚德外賣烤鴨關張,老字號們的電商還有出路嗎?

leona518

社長覺得全聚德有它自己的問題,可整個老字號可不願意背鍋呀。

全聚德2016年推出外賣平臺本來就不合時宜,當時餓了麼和美團幾年征戰幾乎兩分天下,你再自建一個能比得過嗎?而且外賣的價格和堂食一樣貴,到現在美團上的半隻全聚德烤鴨標價在130元左右,全只250元左右,相對30-40元主力消費價格,誰會經常點這麼貴的?全聚德的很多消費者是外地遊客,堂食居多,外賣覆蓋當地人,頻繁用餐者,二者群體就有衝突。退一萬步說,你想做外賣,起碼弄幾個適合外賣市場的菜品嗎?沒有,還是和堂食一樣的半隻或整隻。

也許你會說,烤鴨本來就不適合外賣啊,熱食更好吃。不妨開開腦洞,同行大董鴨推出了烤鴨漢堡,22元一隻,搭配飲料的套餐也只有30多元,很適合點外賣的年輕人。金百萬推出一項新服務,消費者下單購買烤鴨材料和醬料,並贈送智能鍋,外賣到家放到鍋裡熱幾分鐘就行了,保持原味解決了消費者吃飯問題,也能拓寬商家的業績天花板。

總之社長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做好產品,不少消費者說全聚德的口味也一般,不好吃還貴。打開各大電商平臺,稻香村、功德林、老城隍廟特產、榮欣堂等老字號的銷量並不少啊,電商只是個線上渠道,突破時間地域限制,但最核心還是打磨好產品,推出適合現代人飲食口味的,傳承老工藝的同時更要創新。

關注我,第一時間知道為什麼丁磊養豬還養雞、劉強東是村長。

AI財經社

什麼叫老字號的電商還有出路嗎?

首先要搞清楚不是所有食品都適合外賣,烤鴨這個東西,你花了100多塊錢買了半隻,就是混合甜麵醬,黃瓜條,蔥絲,幾張餅,而且還吃不飽。花了200多買了一隻也是如此,,,,,,飯量好的也就半飽。

要想吃烤鴨,晚上下班或者休息一家人或者約上三五個朋友一起去烤鴨店享受烤鴨多好,還有那麼好的服務,腦袋有包包的才點外賣烤鴨!

150塊錢買半隻烤鴨吃個半飽,還不好吃,口味還單調單一,我和同事一起定份大盤雞,加上配送費70塊錢左右,一份分三盒,一人一盒,吃飽了,70塊錢我們三個人AA制,一人才23塊錢,而且裡面有雞塊,土豆,皮帶面,尖椒,洋蔥。半隻烤鴨吃半飽花了6個人的飯錢,加上餘下的10塊錢一個10塊錢的煙出來了。一隻烤鴨就吃掉了12個人一餐的伙食費,作為工薪階層來說這不是在開國際玩笑,又是什麼呢?

再說了電烤爐的烤鴨一隻30塊錢左右,我買一隻怎麼啃都行,何必花那麼多錢呢?

定外賣的基本都是工薪階層,一頓飯就讓造了半天的工資,那還活不活了?過不過了?

再說回來,去全聚德,大董烤鴨,這類高端消費的餐廳,除了有錢人以外,工薪階層都是家庭聚會,或者朋友請客,生日,請客戶吃飯,為了顯得有氣氛,顯得尊重,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了?

明明30塊錢一份滷煮,有湯,有肉,有餅,可以吃的飽飽的,吃的實實在在的,幹嘛花半天工資吃個半飽?還半溫不熱的,有的還涼了,膩不拉幾的,誰腦袋是不是有坑?

有錢人的家庭聚會在家叫外賣,很多都是餐廳直接配送,現場操作,那也是少之又少吧?

金百萬的外賣做的很牛吧,但是他的外賣烤鴨少之又少,他們店裡面菜譜很多菜價比大街普通餐館的菜價還要便宜!這不是我胡謅八扯,這是事實!

所以說全聚德的外賣烤鴨關張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陝西憨厚娃

我認識一大廚,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那菜出鍋5分鐘味道都會變差,等外賣送到你家還能吃? 我認為這句話太適用於烤鴨了,放下全聚德三個字,烤鴨這東西在飯店吃的時候放涼了都不好吃,何況你買回家再加熱吃呢,那能好吃的了麼?不是所有菜都適合外賣。 再加上全聚德三個字,那麼就給這個難吃的外賣烤鴨加上一層金外衣,就會更貴一些。 綜上所述,這個烤鴨的失敗是因為又難吃又貴。所以不是老字號電商失敗,而是產品定義錯誤。


飛翔的熊貓86632852


全聚德電商停業說明了電商不是適合所有的老字號商品。要想被線上消費群體認可光靠品牌文化是不夠的。還應該有適合線上消費的產品。現在有些老字號企業做電商不只是為了增加銷售額。更多的是為了將品牌傳播到線上,傳播給更多的年輕消費群體。單從全聚德關停電商外賣不能說明老字號商品在線上沒出路。決大多數的老字號商品還是很受歡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