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更應該懂得分寸

人,更應該懂得分寸

人,更應該懂得分寸

即使一個很好的題材,說時也要適可而止,不可拖得太長,否則會令人疲倦,若不能引發對方發言,或必須仍由你支撐局面,就要另找新鮮題材,如此才能把對方的興趣維持下去。

分寸感,是對自己與對方情感的一個準確的掂量,能說什麼話,能說到什麼程度,如何讓對方感覺舒適,其實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中國人一直很講究一個“度”,常說的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所以說萬事須講“度”,率性而為不可取,急於求成事不成,心慌難擇路,欲速則不達,過分之事,雖有利而不為,分內之事,雖無利而為之,是為“度”。

無論一個人地位多高,多有權勢,如果言行舉止沒有分寸,依然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說話小心些,為人謹慎些總是無害的。一個毫無城府、喋喋不休的人,會因顯得淺薄俗氣、缺乏涵養而不受歡迎。俗話說得好:上帝之所以給人一個嘴巴、兩隻耳朵,就是要人多聽少說。

一個人對分寸的拿捏程度,顯示了他的教養程度。

不要試圖窺探別人的隱私;不能故意渲染和張揚對方的錯誤;說話留有餘地;不能強人所難;說話不能不看時機。

謙虛的分寸不把握好,就變成了虛偽;智慧的分寸不把握好,就變成了心機……

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絕對是一個善於把握分寸的人,舉止合乎身份,言語合乎場合。

人,更應該懂得分寸。一些人之所以能夠一路順風順水,不僅僅在於他們的聰明、勤奮,也在於他們對人性的洞察,他們懂得什麼叫恰如其分,什麼叫不偏不倚,什麼叫見好就收,一句話,他們能夠把握分寸。

他們往往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順風順水,更易獲得成功。

因為他們準確的分寸感能讓他們獲得更好的人際關係,做人做事有權衡,懂取捨,自然能在人生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運籌帷幄。

我們說話是要講究一些技巧的,不要總是把直爽當成口無遮攔的藉口,不要總是說:“我這人就是性子直,你別介意啊!”性子直也不能成為當中揭人短處的理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