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樞紐是身心合一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樞紐是身心合一

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也是陽明心學在實踐中運用的力量源泉

然而,為什麼在陽明先生那個時代,甚至在今天,都有很多人“知”與“行”無法“合一”?為什麼有時候讀了很多、說了很多、看了很多,工夫卻難以長進?陽明先生對“知行合一”究竟給出了什麼樣的解決方案?這個問題值得討論。

從哲學範疇來說,任何哲學都是在探索關於人認知世界、與世界互動的規律。而認知世界、與世界互動的過程,就是“知”與“行”的過程;知與行的過程,也就是運用身心的過程。所以,知行合一的樞紐,是身心合一。現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01 | 儒釋道皆重視身心合一

中國文化對概念常常傾向於多元化、多角度的綜合描述,而不是簡單化、歸約化地下定義。但是為了討論方便,我們還是可以給出一個“定義”。所謂身心合一,總體來說是身心處於良好的協調狀態,並且人對身心的狀態與活動具有清晰的覺知

陽明心學是傳承儒學大統,融匯儒釋道法兵等各家精華而成。無論是從心學的內涵,還是從陽明先生自身的經歷,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點。因此,陽明心學的方法論,自然會不同程度地反映、融合上述體系的優秀內容。

中國儒家很注重對人的教育。儒家教學體系中,包含了“禮、樂、射、御、書、數”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教學模塊,絕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而是非常注重身心的協調發展。

此外,儒家兩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有這樣一段對話:

顏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謂也?”

曰:“回忘仁義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

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這段對話出自《莊子》,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學生顏回關於“坐忘”的討論。這可以說是儒家早期關於“靜坐”、“身心合一”等修行方法初見於重要文獻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樞紐是身心合一

陽明先生像

王陽明的“五溺”時期曾經出入佛老。因為身體病弱,他練習道家的導引養身;佛家的禪宗對王陽明影響較深,在《傳習錄》中,他還用《金剛經》的“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來類比,講解“良知”與“心體”。在此後講學當中,他也明確以“一體的三間屋子”描述儒釋道皆可為聖學所用的理念。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儒釋道的靜坐、導引、坐禪等“身心合一”的修行方法,在陽明心學的方法論會有一定程度的吸收或運用,是自然而然的情況

02 | 身心合一是入門教學法

從龍場悟道後,在廬陵任知縣的時期,陽明給弟子的書信提到靜坐的方法。他在《與辰中諸生》寫道:“前在寺中所云靜坐事,非欲坐禪入定。蓋因吾輩平日為事物紛拿,未知為己,欲以此補小學收放心一段工夫耳”。(《王文成公全書》卷四)

陽明還說:“悔昔在貴陽舉知行合一之教,紛紛異同,罔知所入。茲來乃與諸生靜坐僧寺,使自悟性體,顧恍恍若有可即者。”(《陽明先生年譜》)

在滁州講學時期,陽明把靜坐作為一種教學法正式確立。他發現很多弟子停留在概念的口舌之爭,“諸生多務知解,口耳異同,無益於得”(《傳習錄》下卷),於是就把“靜坐”作為一種常規的教法確定下來。剛開始,弟子們並沒有感受到靜坐的好處。隨著時間推移,常常有人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學問工夫,有了明顯的長進,算是真正進入了心學的大門。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樞紐是身心合一

王陽明與諸生

對此陽明在《傳習錄》中有這樣的註解:“初學時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姑且教之靜坐,息思慮。”

陽明在教弟子靜坐的同時,自己身體力行,在滁州時期的詩文中,“悟後六經無一字,靜餘孤月湛虛明”就是非常生動的寫照。

在後來的南京講學時期,陽明更加強調省察克治,再到後來,強調“念念致良知”,但是,這並不等於陽明否認靜坐的重要性。“靜坐”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方法,就像我們在學習高等數學微積分過後,不可能因為學習了微積分就否定加減乘除的意義。

陽明還明確地界定,自己倡導的靜坐法,與佛家的禪定是不同的。同時他提出“動處工夫”、“事上磨練”等,既試圖糾正諸生好靜厭動的偏弊病。由此可見,明陽明的“身心合一”工夫不僅僅表現在靜坐,而是一種包含了靜坐以及“動處工夫”的修行方法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樞紐是身心合一

位於滁州的南都太僕寺,陽明任南都太僕寺少卿時在滁州督馬政

03 | 身心合一決定認知有效性

陽明先生在龍場悟道時期領悟了“心即理”,由於古代文字精煉而且字面意思可以有多種理解,對於“心即理”的解讀,在學界尚有互補的不同觀點

如果結合先生晚年的“王門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來理解,“心即理”的內涵可以理解為“心即(就是)理”,但似乎解讀為“心即(到)是理”更為妥當,“心即(到)是理”這種解讀,更完整地體現了“心物一體”,與陽明先生“理在心中,但未嘗離物”的主張相互印證,也符合“四句教”對心、意、物的描述,能夠比較全面、完整地體現陽明心學揭示的人與世界認知、互動的關係。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樞紐是身心合一

貴州龍場 陽明文化園內的“心即理”石碑

沿著這個邏輯分析,“心即理”,“即”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按照“眼耳鼻口舌身意”的說法,那麼“眼耳鼻口舌身”都屬於“身”的內涵,而“意”是“心體”的“用”。如果沒有“身”,或“身心不合一”,那麼“心”也是無法認識世界的,“即”的過程可能被阻斷或干擾。可以說,身心合一決定“心即理”的認知結果,決定認知的有效性

陽明先生與友人論學有一個著名的公案。友人與先生同遊南鎮時,指著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這個描述當中,“你來看此花”由心而發,由身(眼)而“即”,這種覺知就是“即”的過程。

這裡再舉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人在感冒的時候,吃飯會沒有胃口,再好的美味佳餚,吃起來味同嚼蠟,可能是一種負擔,甚至遭罪的體驗。而感冒康復的時候,一個最重要的標誌就是胃口忽然好了很多,這個例子說明,“眼耳鼻口舌身”這個“身”的紊亂,直接阻斷、擾亂了“心即理”的路徑和過程。

另外一種情況,如果一個人極為專注地沉迷手機或網絡遊戲,這個時候吃飯,可能也完全覺察不到水的味道是甜的,蔬菜有一種來自田野和陽光的清香,米飯也有米飯的美味。這個例子說明,“心”與“身”不合一,導致“心即理”的結果產生了偏差。

04 | 身心合一影響行動有效性

陽明先生在《傳習錄》中說:“身之主宰即是心。”而且多次把心體比作明鏡,普通人的心體猶如鏡子蒙上塵垢、鏽蝕,需要“刮磨”,以持續的修為達到“纖塵不染”的境界。按照這個觀點,心體若正,則主宰有力,心體若矇蔽,則主宰失當,則出現身心不合一的分離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樞紐是身心合一

在儒家的經典《大學》以及陽明先生所著《問中》,向內的“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以及由內而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樞紐就在於“身”與“心”的協同。由此可見,身心合一決定行動的結果(有效性)。

舉個例子。當我們去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卻覺得身體哪裡有點不對勁,比如腸胃不適、緊張焦慮、煩躁失眠,這時候有可能是你的“心”或“良知”在提醒你,這件事情有一些問題,這也許是你進一步處理好這些事情的契機。

當然,身體上的一些反應,也可能是你的私慾矇蔽,比如過於強烈的功利心,導致患得患失,在身體上產生反映;或者自己知道這件事情做得不靠譜,有悖於良知,進而產生一種負疚感,在身體上產生不適的反應,如果是這種情況,正好符合先生“省察克治”的標準,也正是去除私慾的機會。這裡,就是“修身做事”、“致良知”下功夫的地方。

還有一些研究認為,人的心臟自帶電磁場,可以到達十英尺範圍(大約相當於三米遠)的地方。也就是說,如果你接近一個人,即使你還沒有開口說話,甚至還沒有眼神的交流,他就有可能感知到你的“場”。如果你雖然臉上帶著笑容,作出友好的動作,但是內心並沒有真正的認同、尊重、仁愛等等,你們的交流注定會是失敗的。

此時對自己身心的覺知就非常重要,這種覺知和身心合一的能力,並不是靠概念上的爭論能獲得的,而是需要修行、感悟體認和實證。這也正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的關鍵著力處。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樞紐是身心合一

江西陽明書院傳心堂

【小結】

陽明心學是知行合一之學,

身心合一是知行合一的樞紐,這不僅符合心學的基本理念與邏輯關係,而且在陽明先生的教學法中,在滁州講學時期就已經以“靜坐”、“動處工夫”作為入門方法確立

在學習心學的過程中,如果忽略、脫離了自己的身心的主體,只是在概念上進行討論,甚至一味誇誇其談,就背離了先生本意。正如先生所說“諸生多務知解,口耳異同,無益於得”。

在學習的過程中,在修身做事的過程中,把握“身心合一”這個樞紐,才能把工夫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