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單位轉企業,對於職工有什麼影響?

泛白的牛仔藍

事業單位轉為企業,對單位職工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對於這個問題,筆者就自己的理解談談看法:

一是失去事業編制。在事業單位改革中,事業單位被改為企業之後,其工作人員將不再具備事業編制,而隨之劃為企業編制,有些可能仍為國企,有些就直接轉為個企等。



二是失去財政支撐。事業單位轉為企業之後,同級財政一般不會再為妻,提供財政支持,企業也就只能依靠自己的經營狀況來決定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等。



三是失去轉化機會。原為事業單位的時候,一些普通管理崗位的人晉升到一定級別,是可以隨單位的改變,轉化為公務員或者參公的,但改為企業之後,機會存在,但基本是不大可能實現。


東愛雨公考

201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1〕5號),提出要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並要求到2020年,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公益服務體系。 那麼,事業單位改製為企業,對於職工而言,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呢?

一、身份的轉換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2014),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簽訂聘用合同,有關人事管理應遵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執行。

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企業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關係適應於《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進行調節。

二、工資福利體系的變化

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組織,其對工資福利體系的建立具有較大的自主權,只要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結合自己的經營發展情況制定即可。

因此,事業單位轉企以後,員工的工資福利受企業經營情況較大。如果企業經營發展情況好,員工的工資福利可能比在事業單位拿得多。

三、社會保險、退休待遇的變化

在實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事業單位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金根據工齡,按照退休前工資一定比例發放。總體而言,退休待遇還是比較可觀的。

事業單位轉企以後,職工需要參加五項社會保險,單位和職工個人的成本都增加。同時,退休金按照工齡以及個人繳納社會保險、退休地歷年社平工資等情況,由社保發放。

四、工作機制、方式的變化

轉為企業以後,市場化強度增大,機制更加靈活,競爭也更加激烈。因此,單位的經營管理模式相應會發生變化,考核的模式也會相應調整。對於員工而言,就需要轉變角色,轉變工作方式了。

最後,《關於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1〕28號)也提出,要.做好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人事勞動政策銜接工作。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轉為企業的,應當依法與在職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做好聘用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轉換工作。做好轉企改制單位職工社會保險關係建立或接續工作,辦理檔案接轉手續。保證轉制前已經離退休人員的原國家規定的離退休費待遇標準不變,支付方式和待遇調整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轉制前參加工作、轉制後退休的人員,其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執行。

總體而言,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有些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是大勢所趨。作為大勢中的個人,就得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了。


九制陳皮

事業單位改製為企業,是指公益二類部分事業單位和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製為企業之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不再列入財政供養範圍。

1、正式職工。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職能劃轉到哪個單位,事業編制就劃轉到哪個單位,人員也隨編制一塊遷轉。因為事業單位承擔的是公共服務職能,劃轉的單位也基本上是事業單位,個人待遇、工資結構都不會發生大的改變。

2、退休職工。改制過程中,如果職工工齡在30年以上(有些地方放寬到25年),根據地方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可以申請提前退休,直接交由社保部門管理,其個人待遇和正式退休基本不會差太多,都會根據實際情況,提半級或者一級、兩級工資的優惠政策。這一條,各地政策不一,國家沒有統一的規定,主要依據是地方政府出臺的文件。

3、合同工、臨時工、人事代理。這類人員,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予相應的賠償,地方政府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比如工作年限超過若干年等因素,給予補償和貨幣安置。這是大的原則。當然,如果需要,尤其是一些技術人員、熟練工,會繼續由新單位續聘。工作年限達到要求條件的老職工,也會由社保部門負責接納管理,不會簡單推向社會。

4、過渡期的規定。機構改革,一般都有個過渡期,如果改革過程中,出現混編混崗、人員超編、領導職數超配等情況,這在機構改革過程中非常常見,一般都會有一到三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在不在編,工資待遇、晉升等問題都不會影響,主要靠組織、人事部門進行消化,通過調整崗位、調整增加編制等方式,或者是依靠自然減員騰出編制,妥善進行安排。


真寧腔調

未來事業單位改革,衝擊最大的無疑是承擔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它們絕大部分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根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將逐步轉為企業。而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絕大部分將繼續保持現狀,繼續承擔行政功能和公益服務角色。

那麼,事業單位轉為企業後,對職工會有什麼影響?

小公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影響:

身份不再是國家公職人員

事業單位轉企,部分人員將被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其餘的將會被剝離事業編,脫離體制正式推向市場,按照勞動法要求,簽訂聘用合同。人員與單位的關係變為勞務關係,不再享受以前的公職待遇。

工資待遇與效益直接掛鉤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在轉企前,與普通企業差不多,員工待遇其實都是按企業化模式管理,不同的是,相關福利會參照事業單位執行,員工的基本收入會有一定保障,吃不飽但至少也餓不死。而一旦轉企後,則將完全按照市場化操作,企業將有更大的定薪自主權,員工待遇與企業效益直接掛鉤。企業效益好,員工自然拿得多,效益不好,就拿得少,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基本的保障。

退休養老金會出現浮動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國家行政事業單位現在都和企業一樣併入社會養老體系,退休領取養老金,但其金額普遍會比企業高。事業單位轉企後,根據國家政策要求,職工退休基本上將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進行統籌管理。保證轉制前已經離退休人員的原國家規定的離退休費待遇標準不變,支付方式和待遇調整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轉制前參加工作、轉制後退休的人員,其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執行。而轉制後進企的,退休後則按企業標準領取養老金,在養老待遇上較之轉制前會有浮動,對職工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最重要的是心態變化

轉企前,基本沒有失業之憂,無非是待遇好壞拆別而已。轉企後,沒有體制身份的庇護,就不能像以前那樣工作肆無忌憚了。體制機制、福利待遇、工作環境的變化,毫無疑問將給員工身心上帶來比較大的衝擊。企業好的,或許影響不大,甚至還能得利,企業不好的,也許就隨著這波改革大潮被推向再就業的風口,能否及時調整,適應市場,就看個人造化了。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事業編單位轉企業對於職工有什麼影響?

就目前的退休體制來說,事業編轉成企業退休養老金的變化影響非常之大。

這邊單位計算養老金的退休辦法,仍然按照中人的辦法進行計算,計算方式如下:

事業機關單位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資+崗位津貼)×X%+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補貼。   其中X%的規定是:   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   年限滿30-35年的,按85%計發   年限滿20-30年的,按80%i計發   年限滿10-20年的,按70%計發   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計發

企業退休目前的計算方式如下。

在崗時,事業工勤,單位人員和企業在職人員工資差不多,但是退休後退休養老金目前卻相差很大,相差1500-2000元左右。所以事業編制改成企業後退休養老金差距就大了。

當然如果2014年10月1日參加工作的,自己繳納社保,退休時養老保險企業和事業編並軌,那退休養老金就差別不大。


二妮子

看到這個問題一下子吸引住我了,為什麼呢?因為最近我剛好協助單位在辦理一個類似的事情,單位的一個下屬單位根據市場形式要轉為企業了,準確的說要賣給企業了。我不用那些官方的規定來說這個事,就用事實來回答。



事業編單位轉為企業後,你身份肯定要變了,就像我們單位這個二級機構,以後就歸企業管理了,工資由企業發放。原來的人,可以選擇分流也可以選擇留下。但企業是私人的,選擇留下就意味這放棄事業編,但企業也會給你交五險一金,退休後也發退休金。這個政策出來後,這個單位的人都在考慮自己的去留!

這些人考慮的主要是這幾個方面,一是轉企業後工作會不會更累;二是能不能適應企業的管理,企業在管理上肯定會更嚴;三是工資待遇會不會提高,當時我們單位制定的政策是在原工資的基礎上,逐年逐步提高。基本上,主要就是考慮這幾個問題。



對職工的影響:相比事業編單位管理模式,企業管理上肯定會更嚴!企業不會養閒人,不出力的人可能面臨下崗的可能!事業編工作穩定,時間長很容易失去進取心,面對企業的大壓力肯定會是個大挑戰!

工資待遇上會比之前的好。事業編單位是死工資,幹多幹少一個樣。企業則講究多勞多得,乾的多得的多。企業工資上漲幅度也比較大。當然工資也和企業的效益掛鉤。


休閒吧

對職工影響可大了!事業單位轉成企業,變化是非常大的。我們不說那些文件上的東西,只說說直接帶來的變化。


事業單位,大家都知道,有管理崗,技術崗,工勤崗三類,具體裡面怎麼分級不談了。國有企業,也分崗,但只有管理崗,員工崗。管理崗和員工崗裡面也分級。

事業單位工勤崗,技術崗可以通過考試轉管理崗,雖然競爭激烈。國企內部員工崗升(注意,是升,不是轉)管理崗那可是太難太難了。

事業單位轉成企業後,對職工最大的影響就是失去了編制。有編制的人是享受國家財政撥款的,轉成企業後,職工將不再有編制。當然,國企一些高管是有行政編制,但對大多數職工來說,編制肯定是沒了。


轉成企業後,工資將實行績效考核制度,以部門或班組為單位,工資將按崗位來定。國企內部管理崗與員工崗工資差距非常大,績效考核也分屬不同。管理崗領導是一種考核,員工是另一種考核。

轉成企業後,職工當年所有的保險,公積金將按照去年收入的狀況來定。企業每年每個人的收入都有差別,不會像事業單位那麼穩定。


不一樣的思考

你好,作為單位管人事多年的老人,我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在這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將逐步轉為企業。那麼,這部分事業單位轉為企業後,對於職工有什麼影響呢?首先是編制的有無問題。原來的事業單位是有財政編制的,轉入企業後,就不再有編制了。沒有編制就意味著失去了財政撥款這個“鐵飯碗",就意味著退休之後的養老是單位退休金還是社會養老金。由於地區跟地區的不同,其養老金跟退休金的對比上也是不同的。一般企業改制後都會根據你的工作年限來替你補繳N年的養老保險的,後面的就要靠你們轉企的單位來給你繳了。另外,當員工從事業單位轉制到企業單位時,轉制單位應當在解除與你的聘用(勞動)合同時給你支付經濟補償金。有些事業單位根據轉企的單位情況,可能會將你的工作年限折算成企業股份,這樣你就成了企業的股東了。


葉公來幫忙

事業編單位轉企業,對職工最大的影響就是編制取消了,也就是社會人;彼此之間變得更加靈活自由啦,不再受編制束縛。這樣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關鍵就看你自己怎麼去理解它吧!隨著時代發展進步,事業單位改革也將會跟隨,好好努力吧!


廣東中公事業單位

確實,按照我們國家對機關事業單位的分類,事業單位中有一批進行經營性質的單位要轉為企業了。



轉為企業不好嗎?我們的中石化、中石油以及中國電網等一些單位,他們的福利待遇還是很不錯的,不再使用國家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個人的收入反而更加靈活變高了。

大家有沒有記得,80-90年代我們的企業是個什麼情況,企業工資高福利高,大家都願意去企業,都不願在機關事業單位。其實現在,又是這樣一個新的開端。正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但是大家有本能上對脫離機關事業單位序列,有一種畏懼,這是一部分人關於打破鐵飯碗的畏懼。

根據我們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制管理,本身自收自支事業編就很難轉化為全額撥款事業編。

對於職工的影響,幾乎是不太可能有的。唯一的風險就可能是我們未來企業經營不善,發不下工資倒閉。其實現在看轉為企業的事業單位都是經營很好的,享有國家的一些特殊照顧的優勢,其實我們的大型國有企業目前還沒有倒閉的先例。

至於退休的養老金方面,是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的。2014年10月,我們國家實行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事業單位開始跟企業一樣交保險,最終實現社會化養老金髮放。

我們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過渡性辦法的方式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在改革以前,事業單位不需要交養老保險。現在開始交納後,退休待遇計算模式已經跟企業的完全一樣了。

而且企業如果發的工資高,繳費基數高的話,到最後養老金會更高一些。

因此,總的來說,事業單位改企業,對於職工是利大於弊的。只不過沒有了那所謂的事業編制身份,一些人不適應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