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的又一個“小目標”玩起了區塊鏈!

又一個商業巨鱷進軍區塊鏈領域。昨日,萬達集團旗下萬達網絡科技集團與新西蘭區塊鏈公司Centrality NZ開展戰略技術合作。這是王健林兩年前宣佈進軍區塊鏈業務後,首次與區塊鏈公司合作。

王健林的又一個“小目標”玩起了區塊鏈!

抓住發展機遇

Centrality NZ官網宣佈,公司將與萬達一起創建一個連接消費者、零售商和其他各方面的生態系統。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除了新西蘭的總部,在奧克蘭、倫敦等地均設有辦事處。萬達網科方面表示,合作的第一階段主要是技術合作,在技術集成後雙方期望合作打造生態系統。萬達網科明確表示,此次合作不涉及任何ICO(即首次代幣發行),而是雙方在區塊鏈技術、社區和人才的合作,以及後期的商業應用落地合作。

強強聯合,野心勃勃

資料顯示,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於2016年10月13日成立,是從萬達金融集團獨立分拆出來,旗下包括飛凡信息公司、快錢支付公司、徵信公司、網絡數據中心、海鼎公司、網絡信貸公司等。

背靠萬達這座大山,雖然成立的時間非常短,但是萬達網絡的行動非常積極。

  • 10月18日,萬達網絡科技集團作為中國區塊鏈代表企業現身“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成立大會暨首屆開發者大會”,發佈合作撰寫的“中國區塊鏈白皮書”,並牽頭論壇開源推進工作組。會上,萬達網絡科技集團首席數據官和首席架構師蔡棟講述了集團的開源戰略,未來集團將加大和業界知名高科技公司合作的力度,同時保持對區塊鏈技術的開放、共享策略。

  • 11月中旬,萬達網絡科技集團還參與區塊鏈和分佈式賬本技術應用參考架構設計與編寫,與國際標準聯動完善國內技術規範。今後,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將更積極展開國密算法的引入、硬件加密加速卡定製開發,繼續打造安全、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應用開放平臺。

看萬達這姿態,根本不是小打小鬧,儼然是對區塊鏈的未來非常看好。

這也難怪,因為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一個公開透明的可信賴的帳務系統,它能安全的存儲交易數據,並且無需任何中心化機構的審核。核心就是在你不能證明你是值得信任的時候,用技術幫助你自證其信。

就拿萬達網絡旗下的快錢來說,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15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支付寶抗了半壁江山,財付通緊隨其後,快錢僅佔6.9%的份額(當然,快錢更擅長為B端企業提供較為完善第三方支付行業解決方案)。

王健林的又一個“小目標”玩起了區塊鏈!

圖:2015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

都說支付寶顛覆了銀行,那麼如果未來有個東西能夠顛覆支付寶,那又會是誰?現在看來,區塊鏈似乎是一把利器。無論支付寶怎樣顛覆,它仍然是一箇中心化的機構,就會效率低下,就會不安全,而在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中,這些問題全都能解決。

雖然Project Hercules大力神項目的初衷是為企業級用戶提供數據解決方案,但是別忘了,萬達網絡旗下除了快錢,還有徵信公司、還有網絡信貸公司,都亟需一種技術來解決信任問題。

與其說Project Hercules大力神是一個具體項目,不如說是萬達對區塊鏈技術的佈局和探索,以便在未來將該技術應用於萬達金融的方方面面,那時,金融體系將被重構。

而萬達這次選擇的合作方,則是“大數據”公司Cloudera——在Hadoop生態領域,Cloudera是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企業,也是當前大數據領域最強有力的解決方案服務商之一。

萬達之所以選擇Cloudera,除了業界對Cloudera專業程度與領先地位的認可,還有一點很重要:區塊鏈是一項底層技術,並非萬金油,需要搭配其他技術來保證業務系統的正常運行,舉個例子來說,當數據量跑起來Hadoop等技術必然會融入其中,而不是針對區塊鏈再去研究開發一種新的數據處理技術。

大數據和區塊鏈?

王健林的又一個“小目標”玩起了區塊鏈!

在搞清以上這些問題之後,你可能又會產生新的疑問:為何是“大數據+區塊鏈”?

我們之前在講區塊鏈的時候好像最愛提比特幣,當然,你在比特幣話題中討論區塊鏈的時候,區塊鏈好像與大數據就沒什麼聯繫了。但是在比特幣之外呢?金融交易,商業合同,股票交易,這些都可能會涉及到大數據的問題。

其實也很簡單,區塊鏈本身是一種分佈式賬本技術,賬本上記錄的可以是數字,那能不能是其它交易信息,當然也可以!換言之,它是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

怎樣分析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是面對海量數據時需要解決的一個老大難,用區塊鏈保證數據的可靠安全,就能進一步發揮大數據的價值。

比如,在區塊鏈推進基因測序的案例中:區塊鏈測序可以利用私鑰限制訪問權限,從而規避法律對個人獲取基因數據的限制問題,並且利用分佈式計算資源,低成本完成測序服務。區塊鏈的安全性讓測序成為工業化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全球規模的測序,從而推進數據的海量增長。

再比如,數據統一存儲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在不訪問原始數據情況下進行數據分析,既可以對數據的私密性進行保護,又可以安全地提供給全球科研機構、醫生共享,作為全人類的基礎健康數據庫,對未來解決突發疾病、疑難疾病帶來極大的便利。

從以上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當人們因為區塊鏈技術而開始互相信任的時候,

通過區塊鏈技術,利用去中心化又能保障彼此之間信用的特點,不同的線下商業地產才有可能彼此數據對接分享,進而產生交換,形成商業價值。這是區塊鏈在商業地產領域當下能夠應用的方向。

區塊鏈展示出在其他領域的潛力

越來越多的巨頭上“鏈”,似乎都怕錯過“區塊鏈”的風口。許多大咖曾描繪過宏偉藍圖,支付清算、數字票據、權益證明、徵信、政務服務、醫療等等,並堅信在未來將出現許多的區塊鏈新獨角獸企業。

而作為國內首創把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引入鑽石的鑽盈,區塊鏈的蓬勃發展將會再次幫助鑽石行業到達另一巔峰,讓我們拭目以待。

王健林的又一個“小目標”玩起了區塊鏈!

瞭解鑽石+區塊鏈查看往期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